2018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68660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练习: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检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改革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B.改革主要在经济领域进行C.这次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2.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改革家”的是(C)A.允许多种经济并存B.大力兴建公共工程C.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D.主张“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3.导学号

2、90564093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B)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4.20世纪80年代中期,面对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戈尔巴乔夫着手进行了改革,改革之初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A)A.经济方面B.政治方面C.文化方面D.政权问题5.导学号90564094下列有关赫鲁晓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都针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改革B.都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进行改革C.改革导致各种矛盾日益突出D.改革使苏联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6.“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

3、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在抨击苏联的(D)A.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化C.工业化运动D.戈尔巴乔夫改革7.1991年12月底,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政权结束。结束苏联政权的最后一位苏共中央总书记是(B)A.斯大林B.戈尔巴乔夫C.叶利钦D.赫鲁晓夫8.“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被分裂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A.苏联解体B.南斯拉夫分裂C.东欧剧变D.捷克斯洛伐克分裂9.导学号90564095警示片苏

4、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 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发生在(D)A.新经济政策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10.导学号90564096有学者评论苏联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他评说的是(D)A.列宁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俄国1861年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11.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八一九事件”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

5、题最可能是(A)A.苏联的解体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C.赫鲁晓夫下台D.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12.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着(A)A.苏联解体B.东欧剧变C.十月革命胜利D.德国统一13.(2017江苏无锡)“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A)A.苏联B.英国C.美国D.法国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东欧国家跟随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主要原因是(C)A.经济基础薄弱B.苏联的干预C.没有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6、D.西方国家的敌视15.导学号90564097“科技领先”“战火洗礼”“惨遭肢解”“涂炭世界”“秘密瓜分”“重新统一”描绘了当今社会某一国家的发展缩影。你知道它是哪一国家吗(B)A.英国B.德国C.法国D.日本16.导学号90564098下列有关匈牙利改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改革前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B.改革发生在匈牙利事件之前C.改革健全了民主与法制,稳定了政治局势D.改革调整了国民经济农、轻、重的比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7.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与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D)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D.社会主义国

7、家的改革18.导学号90564099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如果以柏林墙为题,写一篇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题肯定不能包括(C)A.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B.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C.欧洲联盟又将增加新成员D.大国关系对时局的影响19.导学号90564100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的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8、失误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20.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动荡,出现了雪崩式的政治变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C)A.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B.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C.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D.改革成效不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2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1所示为“匈牙利事件”中斯大林雕像被推倒在布达佩斯的街头,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4分)参考答案匈牙利人民希望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对国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2)图2中的主人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参考答

9、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使国家权力分散,最终导致苏联解体。(3)图3所示为推倒柏林墙,它反映的是东欧剧变中哪两个国家的合并?假如你是其中一国的公民,你对此事有何感想?(6分)参考答案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感想:德国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4)你能够从图1、图2所反映的事件中分析出图3所反映的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吗?(4分)参考答案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东欧国家出现经济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等。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

10、道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国家也更改了名称,去掉了其中的“人民”“社会主义”等字样。(1)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有哪些影响。(6分)参考答案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依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2)“东欧各国风云突变”是指哪一事件?(4分)参考答案东欧剧

11、变。(3)这一事件后,欧洲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化,哪个国家一分为五?哪一大国也宣告解体?(6分)参考答案南斯拉夫一分为五。苏联宣告解体。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年份192119231925粮食产量(亿普特)23.1334.5544.24(1)促进苏俄(联)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具有怎样的显著特点?(6分)参考答案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材料二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去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损害。毛泽东论十大关

12、系(2)材料二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哪一突出问题?(4分)参考答案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或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88年5月,邓小平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指出:“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4期材料二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

13、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答世界知识记者问时的发言请回答:(1)20世纪80年代,面对经济困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以匈牙利改革措施为例说明改革的成效和失误。(8分)参考答案匈牙利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措施有: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经济上,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在工业方面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影响: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但因70年代大量借外债,到80年代,又面临新的经济困难,其根源是没有摆脱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2)中国和东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曾经存在过什么问题?中国和东欧是如何对待这一问题的?后来又分别导致了怎样的结果?(8分)参考答案问题:照搬苏联模式。对待: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相继失误,未能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国摆脱了苏联模式束缚,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结果:东欧丧失社会主义政权;中国社会主义蓬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