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65806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欧洲手工业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等地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两条途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二、能力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2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6611863年)中的一段话,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3通过对中欧资本主义萌芽不同特点的比

2、较,培养学生横向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欧洲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些都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经济基础。2通过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评价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难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两条途径。课时安排课时。课前准备老师:自制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学生:先阅读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目录,了解世界近代史上发生

3、的一些大事,从而理解世界近代史的概念和主要线索。再预习第一章引言和第一节课文内容,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工作。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这一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导地位);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资本主义是如何在欧洲兴起,世界近代历史的帷幕是如何拉开的呢?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4、显示)。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了解本章内容的背景和基本线索。引言第一段介绍了背景,包括两点内容:第一,概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特点;第二,从世界整体来看,新旧大陆基本隔绝,亚、欧、非之间的交往和接触范围较小,而且时断时续。引言第二段概述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历史变革,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等。这些重大事件是在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下发生的,又反过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引言最后对比了东西方世界。同一时期的亚洲大国,因种种原因逐渐落后于欧洲。【讲授新课】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

5、的出现(显示)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显示)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显示)引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显示一些改进技术后的生产工具的图片,提问:欧洲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显示)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4、15世纪欧洲手工业生产技术取得进步,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是纺织业、采矿业和冶金业等部门。纺织业中出现手摇纺车和脚踏自动纺车;采矿业中使用畜力或水力推动的抽水机、绞车等;冶金业中出现较高大的熔炉和利用水力或风力的风箱鼓风冶铁。中国古代的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对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的一段话。提

6、问: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显示)学生阅读课文和材料后回答,教师总结:火药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促进了采矿业、金属制造业和武器制造业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欧洲文化的传播,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罗盘针为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证和动力,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总之,中国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2社会分工的扩大(显示)提问:生产技术的进步给欧洲手工业部门带来什么影响?(显示)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教师归纳讲解: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工匠的专业化要求提高

7、,手工业行业间的分工日益细密,出现了许多新的手工行业。同时,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家庭手工业脱离农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3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显示)中世纪晚期欧洲农业有了长足发展,技术得以改进。提问:欧洲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显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讲解:采用多田轮作的精耕细作,农业与畜牧业结合。超越农业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其他一些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显示)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显示)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不断扩大,手工业和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大量农业、手工业产品投

8、放市场,欧洲逐渐形成一些各具特色的手工业中心和一些以各自特产而闻名的农业区。在社会分工扩大的基础上,欧洲城市和城镇日益增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显示欧洲经济图。提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显示)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内容,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显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条件图示: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教师说明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基础,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必要条件。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显示)提问: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和地点各是什么?(显示)学生阅读课文,迅速回答

9、,时间:14、15世纪;地点: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两条途径(显示)这是本课难点。资本主义产生过程比较复杂,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提问:资本主义萌芽是通过哪两条途径产生的?(显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教师归纳讲解:一、手工业者分化,从手工业生产领域发展出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中,手工业者在商品生产竞争中不断分化,少数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富裕作坊主增加帮工、学徒,使他们沦为雇佣工人,而自己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成为专靠剥削工人为生的资本家,大批学徒、帮工和部分破产的作坊主则沦为雇佣工人。二、商业资本打入生产领域,从而转化为生产资本

10、的道路。商人阶级的出现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人凭借对市场行情的掌握,提供原料和收购产品给家庭手工业中的小生产者,自己成为包买主资本家,小生产者则逐渐失去自己的独立性,沦为领取计件工资的雇佣工人。后来包买主资本家又把分散的小生产者集中在一起,建立了集中生产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体现了完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两条途径形成的资本具有共同的特征: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基础上产生的,代表着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雇佣劳动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特点是雇佣劳动。所谓雇佣劳动,是指生产者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而提供剩余价值的劳动。应注意: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与一

11、般商品经济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明确工场手工业概念: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是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显示)提问: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出现的?有何作用?(显示)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后,教师用显示出事先设计好的图示:关于作用,学生直接根据课本可答出:动摇了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庄园经济;松弛了农奴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和各级封建主之间的附庸关系。5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显示)提问: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显示)学生可根据教材归纳出:在社会和

12、经济方面,人们从土地和封建人身附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工商业城镇,投入市场;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力争冲破宗教神学的禁锢,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使他们走向世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使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西欧封建社会渐趋瓦解,世界历史初露近代的曙光,人类面临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教师应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源,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反过来又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不久,明朝中后期,

13、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欧洲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都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二者之间有何不同特点呢?显示思考题:“比较封建社会晚期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特点。”(本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素质、教学时间安排在课内或课外解决)教师可向学生提示解题的思路,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归纳:产生时间不同:中国是明朝中后期,约15世纪后期,西欧是14、15世纪。中国略晚。分布地区不同。中国仅出现在江南一些地区的城市和少数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而西欧则出现在许多国家许多城市,并深入农村。商业资本所起作用不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手工业作坊内部产生,商业资本所起作用较小。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14、有两条途径,商业资本起了巨大作用。发展环境不同。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西欧则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和重商主义推行而发展很快。结果影响不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本课小结】4、15世纪,随着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意大利等地一些城市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也开始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使欧洲的封建社会渐趋瓦解,欧洲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它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如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15、资产阶级革命等。这些事件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人类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始向近代迈进。最后用显示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布置作业】问答题:概括西欧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两条道路及其共同特征。2研究性课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结合这一史料回答:为什么中国四大发明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推动了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教学过程说明】本课属干阅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但课文内容十分重要。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促进了封建社会逐渐瓦解,人类开始向近代迈进,并与后面许多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要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作为阅读课,主要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模式,设置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独自或通过讨论方式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答题过程中适时给予后发、点拨,必要的时候详细讲解,并制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直观的效果,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