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2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57049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2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2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2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2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2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2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课时间参加人员七年级语文组地点主备人课题最后一课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语言、服饰、表情、行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事情的写法。2质疑探究,品味小说重要词句。 3比较阅读延伸提高。过程与方法:1在第一课时初读基础上来深入品读,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难点即考点分析1重点品读有关韩麦尔先生的语段,为什么今天穿上了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领结,戴着绣边的小黑丝帽? 2划出关于韩麦尔先生深情的语言,悲愤的心情、神态、无畏的动作描写的句子并细品味。 课时安排2(2)教具使用教 学 环 节 安 排 备 注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1、

2、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2、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指导朗读: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

3、,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

4、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5、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3、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

6、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4、 解题: 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

7、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5、 拓展阅读: (1) 导入: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2)

8、四世同堂简介: 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3)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 最后一课 四世同堂片段作家 都德(法国) 老舍(中国) 背景 普法战争 抗日战争 事件 阿尔萨斯沦陷后最后一堂法语课 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的第一堂课 中心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人物 师生(学生眼中看老师) 师生(老师眼中看学生) 人称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写作手法 烘托 烘托 (烘托:通过环境描写、

9、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件的一种写作手法。) 二、探究品味小说语言和细节描写 1如何理解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写出了动荡时代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人心惶惶,预示了将要发生一件大事。 2“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比喻什么?有什么深刻含义? 3韩麦尔为什么发给学生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的新字帖? 4作品中两次出现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鸽子咕咕叫等细节都有庄严的意义,要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去品析。 三、延伸与提高 1同样是表现爱国情感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与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在内容上的表现有什么不同?都德最后一课以热爱祖国语言来表现爱国情感,郑振铎的最后一

10、课通过随时准备反抗敌人的侵略来表现爱国情感的。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再比较发现两文的不同点。如,人称不同,一个从孩子视角观察描写;一个从大学教师的视角描写 最后一课题目相同但“课”的时间长短不一,概念不同。一个是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拼读课四节课的集合,从早晨到中午“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共半天时间。 而郑振铎的“课”一堂课不到,因为“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立即停课”。 四、总结全文并表情朗读。 作业布置1.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2.书写课后生字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课内精读:(9分)最后一课节选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

11、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6、这段文字开头写钟声和号声有何作用?(1分)答:17、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2分)答:18、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2分)答:19、课文中“忽然”一词在这里说明了什么?(1分)答:20、课文中“我我”两个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读?(1分)答:21、怎样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和写出的“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2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