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州市王寨乡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最后一课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57045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汝州市王寨乡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最后一课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省汝州市王寨乡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最后一课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南省汝州市王寨乡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最后一课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南省汝州市王寨乡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最后一课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汝州市王寨乡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最后一课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汝州市王寨乡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最后一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最后一课第二课时本课时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分析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 感悟其思想感情。2、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3、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过程和方法通过自学课文、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检测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最后一课这篇课文,在这篇课文中向我们讲了两个主要人物?(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导入新课对,这两个人物形象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讲授新课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一、自学质疑:1、围绕目标1、2、3质疑,并把相应的疑问写在黑板上。预设问题:(1)在每一个阶

2、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2)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2、老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筛选、归类,比北方、3、小组为单位,选择质疑对象,准备释疑。二、互动释疑1、小组讨论在自学环节中出现的有价值问题。2、小组展示自学情况:学生答疑,老师点拨。(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

3、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可看出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不是一个坏孩子:不爱学习,天真贪玩;有较强的意志力;恨敌人;有较强的自尊心。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来源:gkstk.Com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 日 上 课最 后 一 课气 氛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安安静静,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学 生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老 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

4、静一点,静一点”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来源:gkstk.Com平时“我”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平时老师穿戴一般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后 排板 凳一向空着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个个看来都很忧愁。说说明:最后一课引起学生、老师以及镇上人们的强烈震动和他们对最后一课的无限珍惜。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14段:“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懊悔。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5、明确:充满讽刺意味,对敌人的憎恨。“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2)、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a、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b、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c、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有关。d、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

6、化的波澜起伏,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主人公)(3)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习题二) 外貌描写:习题二、1(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

7、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 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 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 “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

8、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的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

9、”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4)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10、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小结: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位好老师,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志士。(受人尊敬、自我反省、恪尽职守、热爱祖国)三、反馈延伸总结课文 :1)、归纳中心思想文章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2)、.写作特点:a、用第一人称的写法。b、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来表现人物性格。c、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转变,暗示时代背景。d、成功使用细节描写:

11、(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叫细节),本文如小黑丝帽,郝叟的书和大眼镜,操练军号声,金龟子,(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提示主题)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幼稚、怕提问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课堂练习完成习题三课堂小结本文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文章通过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言行的描写,刻画了人物的典型形象,在他们身上表现了任命同仇敌忾,抗击敌人的决心,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课后作业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