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八个基本方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7505753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6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作文审题八个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材料作文审题八个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材料作文审题八个基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材料作文审题八个基本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材料作文审题八个基本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审题八个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审题八个基本方法(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高考作文,学案1 材料作文审题八法,-4-,1.了解审题的重要性和高考作文对审题的要求。 2.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的八个基本方法。,-5-,(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 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2、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6-,文显其品动人心 浙江考生 喜欢一卷诗书在手,或品读“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慵懒与情思,一抹浅淡的远山黛,画出女子的婉丽;或感受太史公笔下暗流涌动的政权争夺,尔虞我诈,险象环生;或带着一颗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体味异域风情。正如古人所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错的,在文章中确实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潇洒坦荡,或自由不拘。,-7-,大凡在文学界受人敬仰的,读者都能找到与文章匹配的词语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来这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它并不是仅从一篇文章中体现,而是渗透在作家一生的写作历程中。初识袁中郎是在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

3、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潇然山水的才子,想来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学家,他自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其实,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在那些赞美自然风光的游记中,每一篇都是他对这种生活本色的探寻,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内心,我们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我们的心才会产生共鸣。,-8-,文学贵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问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我们总认为的在人格与文章之间的等号却在这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文章会成为人心的面具,也许我们需要用一双聪慧的眼、一颗睿智的心去辨别。,-9-,文章是抒发人性的

4、途径,而有时这条道路会被外界因素阻隔,让我们看不真实,文章本身也沦为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部女神成为中国现代诗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当革命的烈火蔓延整个中国大地时,他的诗便成为了配合革命形势的产物。也许在郭老的骨子里是崇尚自由的浪漫主义,但当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锁时,所有艺术的美感就消失殆尽了。曾经写出女神这样唯美诗篇的人,湮没在革命的浪潮中,我们只能扼腕叹息了。,-10-,但不管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有一样是不能否认的:文显其品动人心。因为他们能将自己的真当作汤底,用生活的阅历作为菜料,以真情实感为辅料,烹饪出一锅令人回味的佳肴。 【品悟】,-11-,【品悟提示】 这是一篇审题精准的议论文佳作。作

5、者从材料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和材料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入手,以文显其品动人心为题,鲜明地表达了文品应该与人品相一致,这样文章才能感动人心的观点。可谓审题准确。文章以袁中郎和郭沫若为例,分析、思考和探究“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的关系,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文如其人的重要性。作者具有相当的文化积累和足够的阅读积累。文章首尾语言生动形象,比喻运用恰当。作者具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具有辩证性、周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品质,在思维品质上胜人一筹。,-12-,1.材料作文的特点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看,材料作文一统天下。材料作文的最大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因而,材料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把握题目要求,明确材料内

6、涵。 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按数量分,有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按内容分,有事例型材料、寓意型材料和名言型材料。 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对题目中的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的推敲、揣摩、辨析,从总体上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材料的内涵,明确写作范围和重点。,-13-,2.高考作文对审题的要求 在高考作文分等分项评分细则中,“审题”具体分为四个等级: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不鲜明;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

7、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14-,材料作文因材料不同,审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常见的审题方法有如下八种: 1.主旨领悟法。即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作为文章的主旨。这种审题法针对的是一则材料,多是生活实例类素材。,-15-,2.寓意揭示法。即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深入挖掘材料蕴含的寓意,从而确立文章的主旨。这种审题法主要是针对寓言、漫画类材料。,-16-,3.文眼把握法。即把握关键词句,关键词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可将其作为立意的突破口。这种审题法主要适用于有关键句的描述类材料。,-17-

8、,4.追根溯源法。即通过事实去寻求原因,抓住了原因,就抓住了材料的灵魂。这种审题法是针对因果关系明显的实例类材料或故事类材料。,-18-,5.倾向揣摩法。即把握住情感倾向,有助于确定立意角度。这种方法多是针对单则名言类材料或议论类材料,作者有着相对明显的感情倾向。,-19-,6.互补叠加法。即将多则性质相同或看法各异的材料进行互补、叠加思考,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种审题法主要是针对多则理论性材料或多则观点倾向不同的故事性材料。,-20-,7.异中求同法。即揣摩看似缺乏联系的材料,寻求相同点,以此作为立意的角度。这种审题法主要是针对两则有着对立或相互矛盾观点的材料。,-21-,8.发散思维法。即采

9、用发散思维方法围绕松散的材料多角度立意。这种审题法主要是针对人物众多、观点不同、没有明显倾向、头绪繁多的材料。,-22-,材料1单则实例类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审题。 二十多岁的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云飞,到山村做了一名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的使用方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的反对下,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恬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

10、写写你的审题】,-23-,【材料1分析】这是单则实例类材料,这类材料的内涵是故事的结局和讲述故事的目的,“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是审题的重点,可抓住李云飞这样做的目的,采用“主旨领悟法”或“追根溯源法”审题。,-24-,审题参考激发内心的渴望;点燃心中信念的灯;选择高楼就是选择远见,选择发展;只有看到“高楼”,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把握现在,引领未来。,-25-,材料2多则名言类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审题。 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

11、的梦想都可实现! 以上三句都是曼德拉的名言,读了以后你有哪些思考与感悟?请联系自身实际和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写写你的审题】,-26-,【材料2分析】这是多则名言类材料,这类材料要分析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共同点,而不能顾此失彼,仅执一端。因此可采用“互补叠加法”或“异中求同法”。,-27-,审题参考第一句讲明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第二句阐述每个生命都有可能遭遇失败、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能否超越自己,“再度升起”;第三句揭示人生的真谛在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三则材料综合起来,实际上谈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人生实践和人生理想。一个人活在世上,

12、没有梦想,就不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要实现梦想,必须具有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唯有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28-,材料3漫画类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审题。 【写写你的审题】,-29-,【材料3分析】所给材料是一幅漫画,这类作文的隐含点在画意上。要注意观察画面内容和画外的文字提示,并把这些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寓意所在,找出写作方向。可采用“寓意揭示法”。 审题参考漫画画的是一群伐木者在伐光了森林的树桩上,坐听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儿的歌唱。漫画的寓意是:只有到了临近灭绝之时,才知道原来存在的事物的美好宝贵。据此可知,这则材料的含意是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资源;不要等事物成为过去再珍视。,

13、-30-,材料4寓言类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审题。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写写你的审题】,-31-,【材料4分析】 这则材料可多角度审题。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乌龟的角度:生命最可贵,最重要的是活着。寓言的整体寓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精彩地活过”与“懒洋洋地活着”应选择哪一个。,-32-,材料

14、5多则实例类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审题。 1.1915年,大洋洲北面有一原始部落民族。一批欧洲传教士见当地人在使用磨制石斧,便大量赠送短柄钢斧,帮助他们提高效益,结果只增加了当地人的睡眠时间。 2.日本兵库县有个小山村。一天,村里的长者把村人召集到一起说:“都什么年代了,咱们还过着与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要改变这种状况,办法不是没有。大都市里的人长期过现代生活,肯定会腻味的。咱不妨走回头路,干脆过原始人的生活,利用落后的特长,出卖这落后,定能赚不少钱。” 这妙计博得全村人喝彩,大家说干就干,有的在树上筑巢,有的用兽皮缝衣,有的用石器打磨工具一时间舆论大哗,旅游者、考察者慕名而来,小山村暴

15、富起来。 【写写你的审题】,-33-,【材料5分析】 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第一则材料中的原始部落的人观念不更新,安于现状,自甘落后,即使引进先进技术也枉然;第二则材料中日本小山村的人有强烈的变革意识,即使没有外界帮助也会由弱变强,由贫困变富裕。由此可采用“互补叠加法”得出正确立意:改变观念是关键,解放思想是根本。,-34-,1,2,3,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审题。 面向阳光,你获得的是明朗、温暖与舒适,但你的脊背却是阴冷的,同时你的眼睛会被灼伤,会流泪。 背向阳光,你的脊背爬满阳光,但你看到的却是被照现的黑暗与不堪。 你更愿意面向阳光还是背向阳光?对此你有什么体验或思考?,-35

16、-,1,2,3,【提示】材料共有两句话,“面向阳光”和“背向阳光”。这两句话从结构上看是并列关系,从内容上看是对比关系,且每句中均有转折连词,自身又构成对比关系。综合起来看,无论是“面向阳光”还是“背向阳光”,均有好与不好两个方面。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更愿意”要求考生必须做出选择,不能两者平均用力,不分彼此,更不能观点骑墙。“体验”暗示可写记叙文,“思考”暗示可写议论文。,-36-,1,2,3,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审题。 一位游客慕名前来拜访当地的一位智者。这位游客发现智者的房子只有一个房间,房间里除了琳琅满目的书籍以外,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再无其他陈设。 “您的家具呢?”游客好奇地问。 “那您的呢?”智者反问。 “我的?我是来旅游的,只是一个过客而已。” “我也是。”智者回答。 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迪与感悟?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联系社会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37-,1,2,3,【提示】应抓住游客与智者两人的共性“过客”这一切入点来生发启迪与感悟。简单的生活,自由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