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482021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阳五中高2017级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第卷一、选择题(前24题每题1分,第25-32每题2分,共40分)1、 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 2/3,细胞外液占1/3B. 图中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淋巴C.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 使图中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D. 的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2、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

2、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3. 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A. 一个反射弧中,突触数量越多,反射所需时间越短 B. 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4. 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B. 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C. 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5

3、. 下列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A.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B.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C.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D. 某同学正在跑步,下丘脑和脑干未参与调节6. 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C. 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

4、泌减少7. 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 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 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 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8. 接种“甲流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 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受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B. T细胞受刺激后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C. 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D. “甲流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9. 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感染HIV的人将丧失全部免疫能力B.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

5、三种途径传播C.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D. AIDS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它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10. PM2.5是指大气中2.5u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关于P.M2.5的推测错误的是( )A. 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C.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D.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11. 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

6、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B.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枝插条C. 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D.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12.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 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 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13.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

7、富度相同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14、 下列调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 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B. 标志重捕法: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C. 丰富度调查:不认识的小动物不纳入统计D. 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15、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AABB,aB,AaBBC,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杂交育种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

8、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16、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几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清除镉后的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B.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C.清除镉后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D.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定向诱导的结果 17、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

9、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18、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可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内环境渗透压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B.C.D.19、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细胞呼吸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抗体与抗原的结合A.B.C.D.20、如图所示,a、b、c

10、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21、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泥石流。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 B.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C.该群落中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 D.该群落最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22. 下列有

11、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根本上讲,若没有突变,进化将不可能发生 B. 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留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D.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23、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的是 ()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A B C D24. 如图表示人体在寒冷条件下和炎热条件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表示人体在寒冷条件下减少散热的是图甲和图丙 B. 调节图丙、丁血流量变化的中枢是下丘脑C. 人体在图乙环境下比图甲环境下散热量要大 D. 图乙所示过程是环境温度35以上时人体散热的重要

12、途径25、下图是由甲、乙、丙3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神经元兴奋时,乙、丙神经元同时兴奋B.乙酰胆碱和5-羟色氨酸都与突触后膜相同的受体结合C.若神经性蛇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不可逆的结合,则对乙神经元起抑制作用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乙神经元上的Ca2+通道,则甲、丙两个神经元都无膜电位变化26. 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A. 感染HIV的人将丧失全部免疫能力B.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C.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

13、大多数病毒D. AIDS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它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27. 某种动物迀入新的环境后,其在8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増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0.01A. 在这8年间,该动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B. 第5年时该动物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 与第2年相比,该动物在第8年时的种内斗争比较激烈D. 第4年时,该动物的种群数量很可能为该种动物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28. 赤霉素与生长素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

14、有促进作用 B. 赤霉素与生长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C. 色氨酸一般由植物从土壤中主动运输吸收获得 D.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赤霉素29.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宄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右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 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30、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