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产效率有效方法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7480898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生产效率有效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提升生产效率有效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提升生产效率有效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提升生产效率有效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提升生产效率有效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生产效率有效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生产效率有效方法(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第一部分 标准工时与生产效率 第二部分 瓶颈突破与动作改善 第三部分 产线平衡与产线契合 第四部分 异常处理与计划控制 第五部分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巡视工厂时,我经常可以听到基层干部在这样督导员工: “快点做!做好点!” 我心中暗笑: “这家伙不是在做工,而是在作秀”! “什么叫快?什么叫好? 没有标准之前是很难下定义的!”,课程启迪:,1.老板说:标准工时就是一个标准产量,员工做到这个基本产量我就付基本工资,超过这个基本产量我就付奖金,做不到基本产量我就要扣基本工资!,课程启迪:,基本产量由谁订?,奖金怎样发? 基本工资怎样扣?,2.主管说:标准归标准,有异常时如

2、何算?订单不足?来料不及时?机器坏了?数据错误?停电停水?叫我怎样跟员工讲?叫我怎样向老板交代?,课程启迪:,干部是不直接创造利润的高成本团队,解决异常是我们的天职! 所以我们是最有理由排除异常的人!,3.主管说:标准老是变,咱才赚到一点奖金,标准又提高了,还不如少做一点,打点埋伏,管它什么标准不标准!,课程启迪:,设备先进了,工厂治理改进了,工艺变化了,人员熟练了,标准工时当然要变,否则这些改变所花的成本如何收回,企业还如何运行?,4.IE说:老师,很难的,我们公司有几百个客户,几千个产品,一年有几万张订单,我们做标准工时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生产的速度!,课程启迪:,尽管多么复杂的产品,都是由某

3、些固定的流程;尽管多么复杂的流程都是由某些固定的工序组合形成的;尽管多么复杂的工序都是由某些固定的动作组合;尽管多么复杂的动作都是由17个运用排列组合完成的!,老板:顾问,你的合约只承诺3个月提升效率15%,太少了! 顾问:老板,您认为生产效率提升多少才符合您的预期呢? 老板:100%!至少80%!如果我有时间下生产线的话! 顾问:哦,那您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说来听听! 老板:旺季时,我-!淡季时,我-! 顾问:您的方法很好,不过温州鞋厂的老板有更好的绝招! 老板:噢!说来听听!,课程启迪:,课程启迪:,生产效率不是速度概念! 不是简单的快 慢问题!,生产效率不是效益概念! 不能直接表达运营盈亏!

4、,课程启迪:,生产效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概念! 反映的是管理层对生产运营的调控能力!,生产效率不是生产部门一家的事! 生产效率是各部门联合作业的成果!,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用标准作业方法进行作业时所需要的时间: (1)采用规定的方法和设备; (2)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 (3)完全具有某一工作所要求的特定熟练程度的作业者; (4)在不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以每天能够维持的完成工作的最佳节奏进行作业; 所谓特定熟练程度的作业者是指经过训练,肉体和精神上可以适应并能充分完成工作的作业员.,1.1什么是标准工时?,1.生产效率高达95%-100%,甚至超过100%; 2.设备稼动率超过80%,甚至超过90

5、%; 3.大家都在将标准工时和效率指标当作笑谈. 标准不仅要考虑合理性,更要考虑它的导向性.,1.1.1需要防止的三种现象,1.标准工时=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2.正常时间=平均时间x(1+评比系数) 3.宽放时间=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程序宽放+ 特别宽放+政策宽放 结构合理,系统才能科学;方法合理,管理才能科学!,1.1.2标准工时的两个组成部分:,1.1.3标准工时的结构图:,平均时间,评比系数,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程序宽放,特别宽放,政策宽放,正常时间,标准时间,如果评比系数之和为负数,则正常时间小于平均时间,1.1.4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标准工时= 【平均实操工时x(1+评比系数)】+

6、(正常时间x宽放系数) 评比系数需要根据测量对象每次确认; 宽放系数在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只需确认一次. 评比系数:宽放系数是标准工时系统中最具专业物色的词汇.,1.1.5为什么要进行评比?,所谓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较; 熟练系数:对作业者操作技能掌握即熟练程度方面进行评价; 努力系数:对作业者工作投入的程度进行评价; 工作环境系数:指因工作环境对作业者产生的影响; 一致性系数:指作业者在同种操作周期上时值的差异; 评比系数的四个关键要素(西屋评估法).,评估系数法(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1.1.6评比系数的运用案

7、例,实测工时:10.5 10.0 9.5 9.8 11.0 11.5 9.0 熟练系数:超佳;A1 努力系数:可;E2 工作环境系数:欠佳;F 一致性系数:良;C 问答:根据实测工时和评比系数算出正常时间? 答案:正常时间= 【(11+9.8+9.5+10+10.5) 5】【1+(0.15-0.08+0.07+0.01)】=11.68,1.1.7为什么要进行宽放?,1.人为宽放人不是机器(私事宽放/疲劳宽放) 2.非人为宽放生产需要准备(作业宽放/管理宽放) 3.工艺特点与计划周期需要调整(特殊宽放) 同一劳动场所的同一工序其宽放系数是一致的,除非劳动条件发生变化,否则为一个常数.,1.1.8

8、宽放系数的含盖范围,工作环境和管理方法改善后,宽放系数需要重新评估.,疲劳宽放:指作业员因作业造成的精神和肉体上的负荷导致的劳动技能减慢.,私事宽放:指劳动以外的生理需要 (喝水/入厕/擦汗),作业宽放:指主要由于材料/事件/工具等相关的生产准备.,管理宽放:因管理制度,如班前会及交接班会/早操时间等.,特殊宽放:指因工艺特点或生产计划影响的长短而给予宽放.,宽放工时,1.1.9宽放系数的确认,1.私事(生理)宽放系数的确认; 2.疲劳宽放系数的确认; 3.程序(作业)宽放系数的确认; 4.管理宽放系数的确认; 5.特殊宽放系数的确认. 生产部门自我确认,IE部门审核确认,上级主管核准确认,独

9、立部门单独确认,独立产线单独确认,独立工站确认.,1.1.11建立标准工时系统的三个关键步骤,1.工序分解 工厂部门车间产线工序(设备) 2.区分影响工时的关键要素 工序(设备)动作(行程)动素(参数) 3.制订现实有效的测算计划 -,1.1.12标准工时测算的三个关键安排,1.下个月要排产的产品优先测算(本月) 2.常做的产品紧随测算(下月) 3.剩下的产品最后测算(第三个月) 合理安排资源,缩短标准工时测试的周期.,1.1.13标准工时修订的五个时机,1.产品上线的第一个月 2.产品上线后第三个月(三个月之后) 3.产品上线后第九个月(半年之后) 4.产品上线后第二十一个月(一年之后) 5

10、.设备/工艺/材料/治具发生变化时 标准工时不是随意乱改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1.14标准工时审核发行的四个步骤,1.标准工时测试记录表(IE制作/班组长会签); 2.工序别标准工时总表(IE课长/制造课长会签); 3.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工程经理/生产经理会签); 4.经文控统一发行. 不要等到标准工时出现分歧时才来抱怨其他部门. 标准只有被共同,才能被广泛的被使用.,1.2什么是生产效率?,1.2.1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效率=产出工时直接人员出勤工时 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每PCS 工作效率=产出工时(直接+间接)人员出勤工时 抓住投入与产出四个环节,统一分子分母的计量单

11、位; 研究生产效率与工作效率的落差,找出改善的方向.,1.2.2生产效率的计算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某日生产数量为1000PCS,该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0分钟每个,直接作业人员50人,干部2名,物料员1名,当天上班10小时,请计算该日该款产品的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100020) 501060=66.67% 工作效率=(100020) 【(50+2+1) 1060】=62.89%,1.2.3生产线平衡改善的案例,平衡率=总标准工时扁平电缆人数瓶颈工时 损失率=1-平衡率 每线每小时产能=3600瓶颈工时 每人每小时产能=3600瓶颈工时扁平电缆人数,1.2.4生产线人员需求的计算依据,计算条

12、件: 1.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PCS 2.需求工时=产出工时生产效率 3.需求人数=需求工时(出货期限工作时间) 4.出货期限:48小时之后(2天之后) 5.工作时间:10小时/每天 6.生产效率现状:60% 如何计算生产线需求人数是管理人员的基本功.,1.2.5生产线人员需求的计算案例,案例: 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计划生产数量为1000PCS,该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0分钟每个,客户要求2天后交货,假设每天上班10小时,生产效率60%,该产品需要安排多少人员作业才能如期交货? 产出工时=? 产出工时=10002060=333.33H 需求工时=? 需求工时=333.3360%=555.55

13、H 需求人数=? 需求人数=555.55(210)=27.83 (约等于28人),1.3什么是设备稼动率?,1.3.1设备稼动率的计算公式 设备稼动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一次良品率 时间稼动率=实际开机时间计划开机时间 性能稼动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 一次良品率=实际良品数实际产量 计划开机时间一般设定为每天24小时 每小时标准产能=3600设备加工周期(秒),1.3.2设备稼动率的计算案例,某大型设备计划开机时间24小时/每天,实际开机时间为21小时,设备加工周期为10秒,1模8穴,某日实际产量为60000个,其中不良品520个,试计算该设备在这一天的设备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21H24H=

14、87.5% 标准产能=213600108=60480(PCS) 性能稼动率=6000060480=99.2% 一次良品率=(60000-520) 60000=99.1% 设备稼动率=87.5%99.2%99.1%=86.01%,1.3.3设备需求的计算依据,1.设备产出工时=产出数量设备加工周期(时间/PCS) 2.需求工时=设备产出工时设备稼动率 3.需求设备=需求工时(出货期限工作时间) 4.出货期限:24小时之后(1天之后) 5.工作时间:22小时/每天 6.设备稼动率现状:70%,1.3.4设备需求的计算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计划生产数量为50000PCS,该设备的加工周期为10秒每

15、个,客户要求1天后交货,假设设备每天开机22小时,设备稼动率70%,该产品要安排多少台设备作业才能如期交货? 产出工时=? 产出工时=50000103600=138.89H 需求工时=? 需求工时=138.8970%=198.4H 需求设备=? 需求设备=198.4(122)=9.01 (约等于10台),1.3.5设备稼动率与生产效率的运用对比,有针对性的选择绩效指标,才能抓住改善的重点!,2.1瓶颈突破与动作改善-”点”的改善,2.2.1生产效率提升的四种途径: 1.瓶颈突破与动作改善-”点”的改善 -基于员工层面的改善; 2.生产线平衡的改善-”线”的改善 -基于班组长层面的改善; 3.异

16、常工时的降低-”面”的改善 -基于主任层面的改善; 4.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体”的改善 -基于厂长层面的改善.,2.1.2生产效率提升的十四种应用工具,IE七大手法 新IE七大手法 1.防错法 1.动作分析 2.动改法 2.工程分析 3.人机法 3.稼动分析 4.流程法 4.生产线平衡分析 5.双手法 5.搬运工程分析 6.五五法 6.动作经济原则 7.抽查法 7.工厂布局改善,2.1.3生产部门最大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某厂有直接作业人员1000人,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工作节拍10秒,每节拍大约有3个动作,试计算该厂员工一天有多少个动作?每个动作如果浪费1秒钟,该厂一天因动作浪费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