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480648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梅河口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吉林省梅河口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吉林省梅河口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吉林省梅河口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吉林省梅河口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梅河口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梅河口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 word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 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017年4月1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十三号卫星。这使我国的通信卫星技术进一步迈向国际前列。据此完成12题。1实践十三号卫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A有自转运动B有公转运动C存在昼夜现象D存在生命现象当今世界,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越来越密切。回答35题。3美国哈佛大学(42N,71W)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作品直接用网络(E-mail)传送,收件截止时间为2月15日23时(当地时间)。家住悉尼(34S,151E)的杰克打算报名参加,他发出作品的时间应不迟于( )A2月15日

3、上午8时B2月16日下午2时C2月16日晚上8时D2月15日凌晨2时4当该同学在最后时间将作品发出时( )A堪培拉当日昼短夜长B悉尼正值一天中气温最高时C墨累达令盆地忙于收小麦D珀斯处于温和多雨期5哈佛大学的约翰先生为研究喜阴植物的生活习性,欲在悉尼购买一座面向正北的二层楼房,以在房后空地上找出全年阳光都照不到的地方。约翰先生前去参观选房的最佳时间为( )A3月B6月C9月D12月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下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6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

4、,工厂应该选择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A市区B郊区C市中心D农村8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 )A东南B西南C西北D东北 “二月灰霾、三月风沙、四月柳絮、五月杨树毛儿”是北京春季常见的地理现象,下图为“不同性质气团运动模式图”。据此完成910题。9图示四种气团运动情况中,最有可能引发北京三月风沙天气的是( )ABCD10“柳树吐絮、杨树飞毛”,说明柳树和杨树原产地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读海陆位置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5、11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P地气候的成因为( )A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B终年受西风带影响C冬夏季风交替控制D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12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P地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读“福建省著名的花岗岩景观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左图的岩石类型属于( )A甲B乙C丙D丁14形成左图中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ABCD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读“丹霞地貌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

6、环示意图”,完成1517题。15塑造左图中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16右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B重熔再生C变质作用D冷却凝固17构成月霞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为右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东南亚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819题。18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A该区域降水增加B该区域地下径流增加C该区域蒸发量不变D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19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下列应采取的措施是(

7、)A开发地下水B围湖造田C封山育林D人工降雨读图,完成2021题。20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21A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也门索科特拉岛拥有世界上最神奇的动植物物种。在该岛800多种植物中,有超过1/3的物种是其所特有的。岛上的龙血树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树种之一。龙血树形态奇特,好像向四周撑开了一把伞。据此完成2223题。22索科特拉岛物种具有独特性的最主要因素是该岛( )A平原面积广大B长期与大陆隔绝C火山活动频繁D人类活动影响小23龙血树的奇

8、特形态主要有利于( )A为根部遮挡阳光,减少水分蒸发B抗击强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C进行光合作用D收集水分并使其汇集到根部读我国北方自然带分布图,完成2425题。24我国北方自然带的典型分布特征是( )A东西延伸、南北更替B南北延伸、东西更替C南北延伸、南北更替D东西延伸、东西更替25荒漠化的扩展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中A地目前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下列关于A地荒漠化扩展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土地、水等资源D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26读“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和“气温

9、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甲地全年盛行 风,其气候特征可以用右图中的 (填字母)图表示。(2)左图所示季节,控制乙地的气压带是 ,此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典型植被是 。(3)丙地此时主要吹 (填风向)风,其形成原因是 ,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特征,人们形成的生活习惯有 , 。27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中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分别是 、 ,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 、 。(2)甲处地形是 ,乙处地质构造是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个隧道,则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甲、丙两处中的 处;如果

10、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于甲、丙两处中的 。(4)某地质考察队从山体丙的A到B到C处沿着图示直线依次钻孔取样,发现岩石的年龄关系是( )A老新老 B新老新 C年龄一样 D由新到老28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 地貌,丁处是 地貌。(3)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4)丁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5)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丁四处的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具有储油构造的是 处,储水构造的是 处。29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11、3分)(1)图中字母A、B、C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 、 。(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它的产生主要受 条件不同的影响。(3)导致同纬度的A、D地区植被类型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地形C太阳辐射D洋流(4)图中本格拉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 理答 案第卷(选择题)1-5 ADBBD 6-10 CBABB 11-15 ABBBD16-20 AADCC 21-25 DBDBD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26 【答案】(1)西南 B(2)副热带高气压带 炎热干燥 亚热带常绿

12、硬叶林(3)东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高温多雨 穿薄衣服(开空调、吃冷饮) 外出带雨具(涂抹防晒霜)27 【答案】(1)海陆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不断塑造和改变着地表形态(任意答2点)。(2)山地(或山、山峰);断层(3)丙;丙(4)B28 【答案】(1)乙 丁(2)谷地 山岭(3)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4)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更紧实,不容易被侵蚀(5)乙 丙 乙 丁29 【答案】(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3)B(4)降温减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