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二 神权下的自我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473288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二 神权下的自我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二 神权下的自我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二 神权下的自我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二 神权下的自我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二 神权下的自我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二 神权下的自我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六二 神权下的自我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堂检测1“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这场“社会革命”最初的表现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智者运动 D工业革命解析:选A。文艺复兴是欧洲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产生,他们要求在思想上体现其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2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导致

2、社会奢侈成风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解析:选A。从“1497年”这个时间点及薄伽丘作品,说明禁止的是文艺复兴,反向思考,其目的应该是为了维护封建传统观念,故A项正确;诗人著作与奢侈之风无关,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仅仅是思想层面,故难以危及君主统治,故C项错误;民主自由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未出现,故D项错误。3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以人为中心B肯定贵族政治的合理性C否定封建特权D批判个人主义解析:选A。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大旗,宣传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反封建,故B项错误;“真正

3、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强调“自为”,强调以人为中心,没有否定封建特权与批判个人主义,故C、D两项错误。4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解析:选D。根据所学,罗马教会为树立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人人有权阅读圣经、人人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对

4、话。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结合本题材料“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反映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冲击,选D项。5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与发现经历了长期、缓慢的历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一图二材料一图一为古罗马时期著名雕刻家米隆的雕塑作品掷铁饼者。同时代的中国,战国时期的儒者荀子说:“人定胜天。”材料二中世纪基督教宣扬人是上帝的奴仆,人生下来就有罪。人是愚昧的,要在教会的引领下,杜绝一切私欲,尽全力崇仰上帝,以求“赎罪”。同时期的中国,皇帝号称“天子”,代表上天来统治人间,人是皇帝的奴仆、子民。材料三图二中圣母脸上露出微笑,充满了人间的欢乐。莎士比

5、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大致同时,中国水浒传中的宋江虽然被迫造反,最后仍臣服于朝廷,宁死不再反叛。(1)据材料一回答该时代东西方对人有什么共同认识?(2)据材料二回答此时期东西方普遍认为人是什么?(3)据材料三回答此时期东西方艺术作品对人的描写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方对人类自身的认识,通过图文材料,巧妙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及归纳概括能力。第(1)、(2)两问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概括。第(3)问中的不同可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作答,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答

6、案:(1)认识到人的强大力量,对人类充满自信。(2)人是奴仆;人要顺从,服从统治。(3)不同:西方:发现人的价值,歌颂人的力量,追求个性解放,反对迷信;中国:忠君。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文艺复兴兴起,追求人的解放;东方君主专制强化,人受到封建思想的压抑和束缚。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恢复。这里恢复的“真理”是指()A专制主义 B自由主义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解析:选D。巨人传是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人文主义作品。“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是指中世纪的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神学统治。由此可

7、知,题干强调扼杀人性的专制和神学不会重生,主张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会获得恢复,故“真理”是指人文主义,D项正确。2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解析:选B。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应从经济角度上去分析,材料中“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也说明这点。“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

8、”反映当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选B项。3下列历史现象,能够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是()A宗教画中的圣母表情呆板、冷漠B欧洲流行窄衣,服装突出人体美C中国古代妇女以“三寸金莲”为美D程颐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文主义思想。根据所学可知,A、C、D三项都是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因此不可能体现人文精神。B项突出人体美,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人自身价值、地位的肯定。由此正确答案选B项。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强调人性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 B C D解析:选D。依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古希腊是奴隶制,资本主义

9、萌芽、资产阶级都未产生,故正确,而都是人文主义的内涵,为共同点,故选D项。5建筑是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中世纪,由于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能否得救,因此修建陵墓时大多注重表现死者生前的功德和对上帝的虔诚。到15世纪时,陵墓的修建则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和业绩。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科学技术的进步B建筑风格的改变C思想解放的影响D宗教束缚的消失解析:选C。15世纪陵墓修建“突出了世俗因素”,结合时代特征,无疑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帮助人们摆脱宗教束缚,树立新的观念,这是上述变化发生的原因,故C项正确;科技的进步与陵墓风格是否世俗之间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建筑风格的改变只是表面原因,深层

10、次还是价值观念的改变,故B项错误;15世纪宗教束缚减弱而非消失,故D项错误。6下图是16世纪漫画灵魂的运输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依靠神职人员帮助,灵魂才能得救B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C人们要求摆脱宗教束缚D主张通过苦行升入天堂解析:选B。解读题意,可知反映的是天主教会把灵魂带向地狱,是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故A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且正确;16世纪宗教改革只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的特权,不是要摆脱宗教束缚,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7“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

11、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此话最有可能出自()A薄伽丘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普罗塔戈拉解析:选C。材料反映信徒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是马丁路德信仰得救的思想,故C项正确;薄伽丘、莎士比亚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戏剧家,故A、B两项错误;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故D项错误。8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比文艺复兴又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A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C骑士阶层 D知识阶层解析:选A。16世纪时,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思想解放运动之中,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均与文艺复兴运动相关;C项与宗教改革没有关系。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

12、下列各题。材料一下面两幅图片为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材料二“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摘自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在(宗教改革)不长的时间后,1581年7月,新教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紧跟其后的英国清教徒(基督新教中加尔文主义者)在1649年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成立了共和国,1688年经过“光荣革命”,迎来了新教国王,实行了“君主立宪”的宪政体系。1620年为反抗宗教压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

13、建立了自己的家园。1776年,缔造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意大利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四分五裂,在1870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1946年才成立民主共和国。法国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却出现了一个混乱不堪、草菅人命、革命恐怖和专政暴力为特征、令文明世界非常尴尬的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革命专制、君主立宪、恐怖统治、自由共和等多种政体,最后以拿破仑的军事独裁、帝制告终。1848年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共和国,1870年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第三共和国。摘编自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精神(1)概括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

14、在联系? (4)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1)问只要能判断出两幅画的时代即可解答。第(2)问从九十五条论纲可知为路德改革;观点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联系,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第(4)问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发生地、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来判断其对民主政治的贡献,应该了解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虽然和思想解放有关系,但思想解放不是决定因素,政治民主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1)都取材于宗教故事;都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特征。(2)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因信称义。(3)二者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产物;前者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后者则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4)观点: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更有利于促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看法: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因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