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47105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地资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地资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地资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地资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资源教案课件指导思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

2、识。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资料图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创设情景

3、,导入新课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你能举例来说明吗?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课堂活动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教师:我们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学生:争做“土地专家”。联系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评价我国土地

4、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教师: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尽合理。教师:多媒体出示图3.7“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和图3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学生:读图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有何特点?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可概括为“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学生:自学“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状况,初步树立土地资源的危机感。教师: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

5、仅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还分布不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呢?课堂活动二:找差异利用土地教师:指导学生读图3.9“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学生: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联系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完成课本“活动1”的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耕地:季风区平原利用程度高林地:季风区山地利用程度高草地:非季风区高原利用程度低教师:多媒体出示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景观图,引导学生完成“活动2”,认识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并能够初步评价我国南北方的水土匹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生:读图3.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3.12“我国北方和

6、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结合所学的我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明确: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既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水土资源匹配情况说明:在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又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人口众多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又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教师:多媒体出示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学生:讨论漫画的含义,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

7、的问题、产生的后果?小鸟的悲哀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飞来的山峰乱占耕地耕地减少教师提问:土地破坏问题该如何解决?学生:组织辩论赛。主题是土地是否需要保护。正方:需要。反方:不需要。教师:参与辩论,了解各方的观点依据。教师总结:通过辩论得出,土地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只有利用恰当,才能够供人们永续使用;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课堂活动三:定国策保护土地学生:读图3.13,找出课本中的三幅景观图反映的土地问题与前三个漫画反映的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

8、在的其他问题。教师: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但是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危机。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这既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压力。因此,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学生:阅读课文或利用搜集的材料说明我国已经实施的土地保护措施。颁布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设立“全国土地日”,确定宣传主题,组织宣传活动。学生: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任选一个角色,从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议,说出理由。地方官员:土地专家:环保人士:种地农民:房地产商:教师总结:国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切记: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提出要求,请你来当“土地专家”,对我国的土地进行设计开发。学生:讨论探究,设计开发。教师总结:土地是久远的过去,更是我们灿烂的未来,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创造。调查实践: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保护土地”的宣传活动。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