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468547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苏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声速 C音色 D响度3、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或传播条件的是()A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来电号,却听不到手机呼叫B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

2、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放入水中会产生水花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B“6”读作“零下6摄氏度”C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5、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A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变干B春天,冰雪消融C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挂满露珠D用久了的灯丝变细6、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BCD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3、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B CD10、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下列图中的()ABCD11、下列现象:(1)小孔成像、(2)影子、(3)日食,其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1)(2)(3) B.(1)(3) C.(1)(2) D.(2)(3)12、在模拟近

4、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3、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14、“声呐”可用于测绘海底形状,是利用了 (超声波或次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这种方法 (能/不能)

5、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5、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发现邻组实验的水首先沸腾了,他猜想原因可能是:邻组同学的水 或 。过了一会儿,小明组的水也沸腾了,他测出了水的沸点(如图所示)是,小丽问他:“水的沸点不是100吗?”小明说:“那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 。16、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烧瓶内的水发生 现象(填物态变化)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 形成的,它是通过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而发生的。17、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是区域 ,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是区域 ,若在棱镜和白屏之

6、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则看到白屏上呈 颜色的光。第17题 第18题18、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19、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走近1m,则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像的位置 (改变/不变)。20、如图所示是一种升降监测装置的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填“

7、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2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这些温度计必须保证测温物质在液态状态下才能正常使用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物质水银酒精甲苯铅萘熔点/38.81179532880.5沸点/35778.51111740218(2)下图中两种情况下的温度值:甲 ,乙 22、如图所示,MN是两种均匀介质的分界面,已知两种介质中其中一种是空气,一光线从A介质入射到B介质,折射角大小等于 ,其中MN (选填“左”或“右”)侧是空气.23、

8、 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共8分)24、如图所示,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请画出其对应的反射光线25、请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平面镜的位置26、(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在图中画出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或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AOBCFF三、解答题(每空1分,共36分)27、(

9、4分)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会弹开,这一现象能说明声音可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28、(10分)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字母)A水蒸气 B小水珠(3)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10、(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由此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 ,第6分钟时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持续 分钟(5)当试管中冰熔化完后,继续加热直到烧杯里的水沸腾,试管里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这是因为 29、(13分)下面是小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 (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3)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

11、同但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 (选填“反射”或“直线传播”)所成的像(4)如图甲所示,在实验中,小红看到蜡烛A两个不重合的像,为了减小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选填序号);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的角度,使像重合(5)调整后,移动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像 (选填“靠近”“远离”)镜面(6)实验中,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上 (选填“不能”“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7)在实验中如果

12、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处(选填“A”或“B”)(8)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30、 ( 9分)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移动. (选填“上”或“下”)(2)记录实验数据表中处应填写 ,处应填写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选填“不

13、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4)从实验次序1、2、3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小,像到光屏的距离逐渐变 ,光屏上像的大小逐渐变 . (5)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在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2017年秋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DBBACDDCDA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装 订 线13、 振 动 、 空 气 、 声 源 。14、 超声波 、 不 能 、15、 (质量或体积)小 、 初温低 、 98 、 一个标准大气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