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雁山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7 苏州园林(教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466905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雁山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7 苏州园林(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西桂林市雁山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7 苏州园林(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西桂林市雁山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7 苏州园林(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雁山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7 苏州园林(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雁山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7 苏州园林(教师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备人:葛征林 备课组:语文组 审核: 班 组 姓名 编号: 雁山中学七年级语文科导学案课题:苏州园林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通过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揣摩语句,体会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4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预习导学一、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小说倪焕之夜多收了三五斗等。二、字词学习1、 辨明字音:轩榭(xi) 池沼(zho) 丘壑(h) 模(m)样 重峦(lun )叠嶂(zhng) 相间(jin) 着(zh

2、u)眼 镂(lu)空 蔷薇(qing) 嶙(ln )峋(xn) 2、 辨明词义丘壑:本指作画的构思布局,这里指深远的思虑。嶙峋:重叠高耸的样子。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重峦叠嶂: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来源:gkstk.Com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3、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这一特点的?(1)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文章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3、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整体特点的。合作交流一、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文章采用了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二、文章为了准确、生动地说明事物,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引用等。阅读全文,说说课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如:第3段中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相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第5段中与国外园林修剪得像宝

4、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相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与北京园林的彩绘相比较,突出苏州园林梁柱门窗颜色的淡雅,等等。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使被说明事物独有的特点更鲜明。三、 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结合以下语句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务必”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删去。“务必”的意思是必须,一定要,表明设计者和匠师们坚定地追求。若删去,就不符合实际,“务必”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来源:学优高考网不能删去。因为“大多”说明是很多,但又不是全部,本句意思是池沼

5、多数情况下引用活水。如果删去,意思就变成了“池沼只引用活水”,与事实不符。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可不可以互换?)不能互换。因为艺术是不可复制的个性化的独创活动,给人以审美愉悦。技术是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可以复制。如果互换,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设艺术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这与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课堂检测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

6、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

7、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1)扬州“个园”得名的原因是 :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2)下面最能概括个园特点的一句话是(C )A.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B.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C.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D.个园四季的景色各具特点。(3)本文介绍个园,是按 空间 顺序写

8、的,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主要有: 步入 、 绕过 、 转过 、 步下 。(4)从文中可以看出个园的建造所追求的是春之 趣 、夏之 凉 、秋之 爽 、冬之 寒 。(各填一字)(5)本文的结构形式是(A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7)说明语言有平实和生动之分。本文多用 生动 的语言来说明。试以“个园春景”一段为例谈谈其语言运用的妙处。 运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及“生肖”“相映成趣”等词句,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个园“春景”的妙趣横生,给人以真切感。 来源:学优高考网用词是准确的。因为针鼹一天到底能吃多少蚂蚁、白蚁,没有经过具体的考证。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