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463727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五篇)5中彩那天学习目标、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号码、回忆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4、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教学重难点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课前准备写着名言的投影片。第一课时名言导入,直奔中心、导人:齐读一句名言:“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一位普通

2、的母亲朗读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除了记得这句话,还了解了哪些内容?品析词句,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三一五自然段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自读三一五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晶析词句。A、中彩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b品读句子:“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揣摩人物心理:同学们,为什么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c、拓展想象,练习说话,深人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

3、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心里矛盾极了:D、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学习六八自然段、默读思考:万般无奈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车,回到家里,他又做厂些什么?2、学生根据有关词句汇报学习情况。3、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深人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启发说话。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些什么?能对同学们说说吗?4、品析句子,再次剖析父亲的人物形象。理解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a、出示配图朗读投影。“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b显而易见,“我”的意见是留下车。理由是什

4、么?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理由成立吗?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再次引入情境,小组讨论。语言引入情境;这声音强烈撞击着父亲那本想留下车的欲望。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位贫穷而有责任感的父亲,面对眼前的这位正在成长的儿子,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5、深入探究心里变化,感受父亲的人格魅力。同学们,一位家境贫穷,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来养活老老少少一家六口的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守信面前,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怎能不令我们对这位父亲肃然起敬呢?请大家用心来读这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第二课时学习第九自然段、朗读。思考: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终于解开了,

5、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呢?2、再次讨论,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a、朗读思考:同学们,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到这里,我也被搞得“迷惑不解”了,父亲是靠什么解开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请大家再读这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b引导学生看投影朗读,从“诚实,有信用”中来归纳“诚信”一词。c、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诚信”在人们的商业交往及生活交往中尤为重要。让我们记住父亲的言传身教吧!请大家再读这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想象拓展、学到这里,同学们应该注意到,文中妈妈说话了,我也说话了,惟有这位风格高尚的父亲在整篇课文中没说一句

6、话,多么遗憾呀!我们能否在文中某个地方补出父亲可能说的话?2、同学们,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町能说了哪些话,请写出来。学习最后一段、齐读最后一段。2、齐读中心句。总结拓展、学完这篇,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2、把自己口述的“收获与体会”,略做修改写下来,也让自己的体会形成一句“名言”,并在结尾处写上自己的名字。如: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富有,更需要精神上的富有板书设计课后小记6*万年牢学习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课前准备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教学过程揭示课题:万年牢看了课题

7、,你最想知道什么?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通课文,读准生字。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闷、削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a、为什么叫万年牢?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8、a什么叫正道?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习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深入体验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7尊严学习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教学重难点从描

9、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质疑问难。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作业、抄写生字新词。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深入朗读,品味词句、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

10、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点拨,揭示中心、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

11、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自由读。2、指名读。3、分角色读。布置作业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小记8*将心比心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入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入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课前准备字词卡片。教学过程揭示课题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

12、,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细读课文,探究情感、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5、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3、积累有关减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课前准备让几个学生排练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第一课时口语交际创设情景,引入话题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讨论交流、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提建议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第二、三课时习作我的发现学习“我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