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职业决策》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460973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行职业决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进行职业决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进行职业决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进行职业决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进行职业决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行职业决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行职业决策》ppt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进行职业决策,人生总是面临十字路口的抉择,1+1=?,在职业规划中,“知己”、“知彼”分别代表了两个“1”,“=”代表了职业决策过程。职业决策绝不是简单的1+1=2,许多时候决策能力和方法不一样,结果也不同,人生命运自然不一样。,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职业决策概述 第二节 职业决策的理论与模型 第三节 职业决策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节 构建积极的自我对话,第一节 职业决策概述,一、职业决策的含义 二、职业决策的类型 三、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 四、职业决策困难,一、职业决策的含义,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经常会面临多重选择,这时就需要个人做出决定,即“职业决策”。 职业决策被看成是一个由提出问题、

2、搜集资料、确定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价、最后选定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完整过程,而且在方案选定之后,还要检查和监督它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偏差并加以纠正。,职业决策的常见内容,选择何种行业 选择行业中的哪一种工作 选择所适用的策略,以获得某一特定的工作 从数个工作机会中选择其一 选择工作地点 选择工作的取向 选择生涯目标或系列的升迁目标,二、职业决策的类型,1.宿命型 完全听天由命,不做主观努力,一切顺其自然,不强求 2.直觉型 相信自己源自内心深处的直觉,一切跟着感觉走。 3.挣扎型 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 4.麻木型 外部世界的变化失去敏感,不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多动脑子 。,5.冲动型 不经

3、过策划和准备,直接做出决定,缺乏思考和分析 6.拖延型 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 。 7.顺从型 让组织或其他人为自己做决定,按照别人的思路去发展自己 8.控制型 有计划、有策略、有控制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9.紊乱型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最后陷入迷茫,三、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程 度、家庭因素、职业因素、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 等。 1.教育程度 2.家庭因素 3.职业因素 4.个性因素 5.环境因素,四、职业决策困难,1.职业决策困难的含义与表现 2.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的发展特点 3.造成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1.职业决策困难的含义与表现,职业决

4、策困难是指个体在进行职业选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例如缺乏准备、缺少各种招聘信息、缺少决策过程的知识、对自身了解不足等。 职业决策困难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均有体现,包括职业生涯决策意识的困难、决策开始阶段的困难、决策过程中的困难、执行生涯计划的困难等 。,职业决策困难分类,2.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状况,国内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有以下特点: 大学生总体上处于职业未决状态 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多的决策困难 二年级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关键期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决策风格有密切关系,3.造成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缺乏准备 包括犹豫不决、错误的职业信念和错误的决策信念等 缺乏信息 缺乏决策过程的信息

5、、缺乏自我信息、缺乏职业信息或缺乏获得信息的方式等 信息不一致 不可靠信息、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第二节 职业决策的理论与模型,一、职业决策理论的变迁 二、生涯决定理论 三、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五、PIC模型,一、职业决策理论的发展与变迁,1909年帕森斯提出了职业决策的第一个正式模型。 人职匹配理论突出强调职业决策中的人职匹配,没有从整体上对职业决策进行研究,很少考虑家庭、社会环境、经济形势、就业状况等制约因素,对心理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冲突缺乏思考。 后来,人们开始综合考虑心理、社会、经济等因素,更加关注职业生涯决策的整个过程,承认职业生涯决策过程的非理性成分。这些理论所描

6、述的职业决策模型,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理性选择模型和非理性选择模型。,理性模型与非理性模型,理性模型把明智的决策者看作是一个“客观的科学家”,是系统的、独立的和理智的,确保个体获得最终目标的最大化,强调个体决策。 非理性模型则认为决策过程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强调决策过程中环境因素的作用,把对个体有意义的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二)人职匹配理论与职业选择,1.职业选择的内涵 2.人职匹配理论,二、生涯决定理论,泰德曼提出了他的生涯决定理论,即泰德曼模型。它注重描述职业决策历程,并特别强调个人生涯抉择的复杂性与独特性。泰德曼的职业生涯决定理论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职业生涯决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7、,泰德曼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七个步骤。 该理论认为职业决策是与个人的心理发展同时进行的,只有通过系统的问题解决,以个体的整体认知能力为基础,把个体的独特性与职业世界的独特性结合在一起,才能作出合理的职业决策。 泰德曼认为对于决策结果的合理性判断,要突出现实性标准。,泰德曼两阶段七步模型,第一阶段是预期阶段,该阶段又可分为四个步骤:探索,即对不同的选择方向及可能目标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具体化,即经过对各种选择方向或可能目标的优缺点进行仔细的分析斟酌,确定几种备选方案;抉择,即选定一个可以消除眼下所受困扰的方案;明确化,即对选择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检验。,第二阶段是履行和调整阶段,包括三个步骤:定向,

8、即开始执行自己的选择,也是新经验的开始,在新的环境中,争取他人的接纳;转化,即调整步伐与心态,专心致志,肯定在新环境中的角色,全力以赴;整合,即个人的信念与集体的信念达到平衡与妥协。其中,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作出职业决策,而第二个阶段则是对前一阶段决策的实践和检验。,三、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理论,该理论吸收了认知行为干预、决策制定策略等方法,提出了认知信息加工金字塔和CASVE循环这两个核心观点。 1.认知信息加工金字塔 2.CASVE循环,认知信息加工金字塔,两种基本的知识领域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构成了这个金字塔的底部。 金字塔的二层是决策技能领域,包括了从问题识别到执行决定的程序性知识。 金字塔

9、的顶部是执行操作领域。执行操作领域是CIP理论中最独特的部分。元认知就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决策过程和思维方式的认识,元认知技能就是指个体对自身思维过程进行认识的能力。,CASVE循环,在沟通阶段,个体应该意识到需要作出就业决定,并找出目前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在分析阶段,个体需要利用已获取的自我知识和就业选择知识分析和理解现存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思考在作出重要决策时应使用的典型方法,自身积极和消极的想法将影响问题的解决和决策过程。,在综合阶段,一般需要扩大然后缩小在职业决策中考虑的就业决定。 在评估阶段,个体需要根据综合阶段所缩小后的少数几个就业选择进行顺序排列,逐一判断这个职位能不

10、能满足你的需要,然后选择接受合适的职位。 在执行阶段,个体不得不采取行动落实自己的选择。,四、社会学习理论,鲁姆伯尔茨(1979)认为有四类因素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涯决定,这就是遗传天赋、环境、学习经验以及任务进行技巧。 它把职业决策分为界定问题、设立行动目标、澄清价值、认同替换、发现可能的结果、系统地消除可选项和开始行动七个步骤。 该理论认为生涯的选择是一种相互的历程,这种选择不仅反映个人自主的选择结果,也反映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要求。,五、PIC模型,PIC模型的理论基础是方面排除理论,是一种在决策方案之间做出选择的方法。 在选择过程的每一阶段,要挑选出某一属性或某一方面,根据其重要性对之做

11、出评价,对不符合决策要求的属性便应予以排除, ,要直到剩下某种未排除的方面或属性时,再做出最后的选择。 PIC模型根据不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将职业决策过程分解成三个主要的阶段;排除阶段、深度探索阶段和选择阶段,“PIC”即是这三个阶段的缩写。,PIC三阶段,Prescreening,即排除阶段: 职业世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接受教育培训和工作的机会,但我们在对职业作出选择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了消除困惑,本阶段的目的就是根据个人偏好,排除那些与个体偏好不兼容的职业,从而得到少量的、可操作的部分“有可能的方案”; In-depth exploration,即深度探索阶段: 通过对“有可能方案”的深

12、度探索,产生一些合适的方案,确定一些既有希望、又适合个体的职业; Choice of the most suitable alterna-tive,即选择阶段:基于对所有合适方案的评估和比较,挑选最合适的方案。,第三节 职业决策的方法与技巧,一、SWOT分析法 二、“5W法” 三、卡茨模式 四、平衡单分析法,一、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 WOT分析中的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reat(威胁),其中S、

13、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步骤,在运用SWOT分析法对职业生涯机会进行评估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弱势 为了评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可以做一个表格,列出喜欢做的事和优势,同时列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和缺点。 2找出外部的机会和威胁 3.构造SWOT矩阵 4.制定行动计划,职业决策SWOT分析矩阵,二、“5W法”,“5W法”是一种归零思考,依托的是归零式的模式,从问自己是谁开始,如果能够成功回答完五个问题,就有最后答案了。 5个“W”的含义是:Who am I(我是谁)、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What can I do(我会做什么)、What

14、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和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回答完这五个问题,也就基本上完成了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案例示范,孙康, 26岁,姐姐在英国为他办好了留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手续,他在“出国与留下”的犹豫中,使用以上方法对自己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经过整理的各组答案如下:,5w分析步骤示范,1.我是谁?( Who am I ) 一家法律事务所的律师(任职一年多,同事关系不错,待遇令人满意);在来这家事务所前,就读于国内某名牌大学的法学院

15、,成绩一直比较突出,多次获得奖学金,还被评为优秀毕业生;想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想做一个正派的人;,父母都在老家,父亲(退休的公务员)和母亲(普通退休干部)身体都不是很好,需要时常回去看望他们;对生活要求不高,但需要体面而丰富的生活,姐姐前几年研究生毕业就直接出国留学了,有点羡慕;我很爱我的女朋友,我们准备结婚,但时机尚未成熟;身体健康,心理较正常;性格较外向,情绪较乐观;好奇心较强,学习能力不错。,2.我想做什么?( What will I do ) 做一名律师;做一名法官;做一名法律学者;和妻子共同住在属于自己的舒适的住房里,每天开着自己的汽车去工作;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够多尽一点孝心,可能

16、的话把他们接到家里来住;有时想与人合伙开事务所,自己当老板,但现在的老板如果能吸收我做合伙人,并提供更大的事业空间似乎更好些。,3.我能做什么?( What can I do ) 可承担更多的业务,并能协调律所各部门的关系;能讲一些法学课程;会开汽车;相信还可以学会很多东西。,4.环境支持我做什么?( 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 ) 在当前单位升职,有可能最后获得合伙人身份;市内有多家同类事务所挖我去作项目负责人,薪酬比现在高一二倍(现在一年大约收入7万元),但是他们的事务所太小,不知能否办好,也不知他们能否兑现承诺;可以去大学深造;姐姐可以帮助我联系国外的大学去读书,但以后回来可能还要从头开始,5.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 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 ) 继续在现在的单位好好干,不远的将来能被晋升,并获得重用;同时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买房、结婚、买汽车;经常去看父母,以后接他们来往;去其他律所做合伙人;出国读书。,最终职业决策和结果,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