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整理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6744312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篇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3篇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3篇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3篇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3篇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篇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篇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整理(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篇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整理深化改革创新 打造绿色农业奋力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分析农业农村形势,围绕“带好头、领好向”目标定位,认真研究部署我市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新思路新举措,高举绿色发展旗帜,深化农村改革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盐城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为“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奠定坚实基础。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关于加强“三农”

2、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务实推进,农村焕发出生机活力,农业质效明显提升,农民生活持续改善,“三农”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农业实力显著增强。农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粮食总产突破140亿斤,实现“十一连增”,亩产、总产双超历史,连续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4元,增长11.6%,实现“十一连快”,增幅全省第三,总量继续保持苏北第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2.69万亩,占比重17%,增量增幅均居全省首位,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达1720亿元。3个县(市、区)被省表彰为高效农业

3、发展先进县。农村改革稳步深入。联耕联种改革探索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市级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家庭农场发展到17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农致富效应进一步凸显,盐城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城乡统筹大力推进。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工作全面部署,空间布局进一步明晰,试点镇村示范效应充分彰显,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逐步呈现出水清岸绿的秀美田园风貌,涌现出一批美丽镇村。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农村形态实现新的显著变化,4个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固本强基

4、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村务公开全面推行,脱贫攻坚完成既定任务,农村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广大干部精神状态进一步提振,基层干群进位争先的热情勃发,全社会团结向好的凝聚力不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农业农村战线的同志们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慰问和感谢。下面,我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我市“三农”工作,重点强调几点意见。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部署,秉持“带好头”发展追求,奋力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底视察江苏并发

5、表重要讲话,对全省工作提出了“五个迈上新台阶”的重点任务,其中特别强调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台阶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农业,千万不能丢了农业农村。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对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已作出全面部署,要求我们按照“带好头、领好向”要求,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近日省委罗书记专程来盐城走访慰问、深入调研,对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方向给予肯定,并对我们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作出了新的指示要求。的重要讲话和省委部署要求,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

6、工作。盐城是江苏的农业大市,土地总面积、耕地总面积全省最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粮食总产连年保持全省第一,农业的块头、农村的面积、农民的数量都在全省占据较大比重。可以说,盐城作为农业主产区,承载着江苏农业的希望和未来,是江苏在全国“带好头、领好向”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市农业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农村展现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盐城土地面积大,但土地产出率不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产品数量大,但附加值不高,加工增值能力不强;农业产值大,但农民增收不快,镇村经济实力不强;农村人口基数大,但农村城镇化不快,城镇吸纳能力和集聚功能不强。盐城农业从“大”向“强”这个台阶跨越,任务非常艰巨,

7、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既要有为江苏农业在全国探路勇挑重担、成为样板的担当和勇气,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突破薄弱环节,走出一条体现中央和省委要求、彰显盐城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机制活、基础稳”,奋力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更有想头、更有劲头。农业强,就是要筑牢发展根基,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盐城农业资源空间优势,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装备层次,创新生产经营方式,

8、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盐土农业、循环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打响盐城农业“绿色品牌”。农民富,就是要坚持发展为民,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七个更”要求,扎扎实实、久久为功做好民生工作。突出抓好农民增收这一核心任务,努力让广大农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生活,同时着力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让广大农民吃住行娱的条件好起来,享受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农村美,就是要建设田园乡村,打造宜居宜人环境。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9、,让人民群众享受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能够望得见绿、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田园美景展现盐阜大地,让广袤农村绿意盎然,让全市百姓拥有幸福美好生活家园。机制活,就是要激发动力之源,让农业农村焕发生机活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放开搞活,打开闸门,让创业的能量释放出来,调动千军万马,形成铺天盖地,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让农村业态活起来,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使农村呈现百业兴旺的繁荣景象;让农村要素动起来,科学开发资源、盘活资产,增强“造血功能”,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基础稳,就是要实现安居乐业,让农村社会更加和谐。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促进乡风文明有序,民主

10、法治日趋健全,公平正义得到保障,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三农”根基稳固坚实。“强富美活稳”是目标和路径的有机结合、发展与特色的相互融合,实现这样的目标追求,按部就班、小步慢走不行,必须确立“三先”追求,以“带头”、“领向”的姿态不懈奋斗。要在各级干部重视程度上带头领向。盐城是农业大市,农业是盐城大事。“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农业放到改革发展稳定大格局中去谋划,放到全省大坐标系中来考量,铭记“三农”之重,深怀“三农”之情,力解“三农”之忧,以更大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以更实举措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切实加强组织

11、领导,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对“三农”投入要只增不减,并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领导到位、投入到位和政策到位。要在构建绿色农业特色体系上带头领向。以绿色农业为抓手,倒逼结构调整,促进可持续发展,引领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绿色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绿色产业链、安全链,致力走出一条集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绿色农业发展特色之路,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盐城绿色农业品牌。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带头领向。按照总书记提出的现代农业“四个特征”、“三个加快”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增长,转变就农业抓农业的旧思维,以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以产业

12、化的思路经营农业,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强化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市场、质量、标准、竞争意识,推动农业转型发展。要在农业资源开发形态上带头领向。充分发挥1200多万亩耕地、683万亩滩涂、240万亩内陆淡水水域、450万亩森林等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开发、深度开发、综合开发,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真正把潜力变成现实生产力,使得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田园乡村、享受绿色生活的美好愿景在盐阜大地早日实现。二、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实施“大产业”战略布局,加快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出全面部署。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对我市当前和今

13、后工作作出总体安排,提出把绿色发展作为新的城市战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首先要高举绿色发展旗帜,加快绿色转型。我们要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实施农业“大产业”战略布局,大力发展以绿色环境为前提、绿色生产为基础、绿色产品为标志、绿色生活为追求的绿色农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盐城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从横向上布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壮大农业经济总体实力。我市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依托良好发展基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农业总体发展水平,让广大农民从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中得到更多收益。(

14、1)大力发展以“绿色高效”为方向的种植业。现代农业发展要划“双行线”:稳粮同时调结构。要在稳产基础上,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压缩低效粮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重点突破高效设施农业,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步伐。要实行“粮仓”带头转型,适应多层次市场需求,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积极发展绿色、有机稻米,推广生态种植模式。要以百万亩供沪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为重点,扩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加快开发盐土农业,加快产业化步伐,做响功能食品、绿色食品品牌。要巩固提升中药材、菊花等传统特种经济作物,提高种植和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2)着力打造以“绿色水产”为标志的渔

15、业经济。瞄准500亿元级现代渔业规模,科学规划,宜渔则渔,扩大鱼塘养殖面积,重点推进沿海百万亩现代渔业产业带建设。以绿色水产为方向,推广标准化生产,实施生态健康养殖,加快发展高效设施渔业,使全市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94%。以黄沙港国家级中心渔港为龙头,加快斗龙港、弶港和陈家港一级渔港建设,促进全市渔港提档升级。加快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华东地区最大水产品交易中心,突破水产品精深加工,加强水产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搞好渔超对接,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实现渔区、渔港、渔村和渔市互动发展。(3)不断壮大以“生态高效”为特征的林业产业。推动林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打造集苗木花卉、生态林、用材林、经

16、济林果和相关经营、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林业体系,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和集体经济增收门路。扎实推进5万亩沿海生态防护林建设、5个沿海万亩林场建设,打造沿海生态走廊。以黄河故道万亩林果基地和30个林果特色专业村建设为带动,加快一批万亩林果基地建设,发挥村域林业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4)积极培育以“健康养殖”为特征的现代畜禽业。围绕打造全国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目标,大力推进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设施养殖“四位一体”模式,力争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例达65%以上,家禽规模养殖比例达95%以上。以中粮肉食、汇利肉类加工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推广有机循环生态养殖,打造百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产业链。(5)加快繁荣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新型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养生养老、农家乐等新型业态,全面展开沿海高等级公路旅游经济带、环城休闲观光度假圈、204国道休闲农业带、古黄河休闲农业带“一圈四带”布局,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最美后花园”。要改造提升农技、农机、植保、种苗等传统服务业,大力推广农资连锁服务、农产品现代物流、农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