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441135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doc(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目标要求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了解半反应、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3.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一、原电池原电池定义: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实质: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3简单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区域内进行,以适当方式连

2、接起来,获得电流。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在ZnSo4溶液中,锌片逐渐溶解,即Zn被氧化,锌原子失电子,形成Zn2进入溶液,从锌片上释放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向铜片;cuSo4溶液中,cu2从铜片上得电子,还原成为金属铜并沉积在铜片上。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总反应式为Zncu2=Zn2cu,反应是自发进行的。2闭合回路的构成:外电路:电子从负极到正极,电流从正极到负极,内电路: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ZnSo4溶液,阳离子移向cuSo4溶液。3盐桥盐桥中通常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当其存在时,随着反应的进行,Zn棒中的Z

3、n原子失去电子成为Zn2进入溶液中,使ZnSo4溶液中Zn2过多,带正电荷。cu2获得电子沉积为cu,溶液中cu2过少,So24过多,溶液带负电荷。当溶液不能保持电中性时,将阻止放电作用的继续进行。盐桥的存在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其中cl向ZnSo4溶液迁移,k向cuSo4溶液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反应可以继续进行。知识点一原电池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答案B解析A、D项中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不发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B项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电极发生的反应分别是Zn2e=Zn2,2H2e=H2;c项中酒精不是电解质,故不能构成原电池。2在图中的8个装置中

4、,属于原电池的是ABcD答案D知识点二原电池的原理3用铜片、银片、cu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正极反应为Age=Ag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能继续工作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BcD答案c解析该原电池中cu作负极,Ag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正极反应式为Age=Ag,因此对;在外电路中,电子由cu电极流向Ag电极,而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所以错;没有盐桥,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所以错;无论是否为原电池,反应实质相同,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对。4下图是Zn

5、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No.28Date:XX.11.8实验后的记录:Zn为正极,cu为负极。H向负极移动。电子流动方向Zncu。cu极上有H2产生。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mol。正极的电子反应式为:ZnZn2e。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锌、铜和稀H2So4构成的原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Zn比cu活泼,Z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cu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每转移1mol电子,产生H20.5mol,电子由Zn流出,经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So24向负极移动,故选B。5

6、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时,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A>B>c>DBA>c>B>DcA>c>D>BDB>D>c>A答案c解析金属组成原电池,相对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负极被氧化,质量减轻,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物质析出,由题意得活动性A>B、A>c、c>D、D>B,故正确答案为c。知识点三原电池的应用6已知电极

7、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cucl2溶液、Fe23溶液、硫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_。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_。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正极:_。设计一种以铁和稀硫酸反应为原理的原电池,要求画出装置图。答案二者连接在一起时,接头处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而被腐蚀能cu2e=cu22Fe32e=2Fe2解析当cu、Al导线连接时,接触到潮湿的空气就易形成原电池而被腐蚀。因为Fecl3能与cu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因此根据给出的条

8、件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其负极为cu,反应为cu2e=cu2,正极为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因为总反应式为FeH2So4=FeSo4H2,所以负极为Fe,正极可为cu、Ag或石墨,电解质为稀硫酸,即可画出装置图。7利用反应Fe3Zn=Fe2Zn2设计一个带盐桥的原电池,并在下面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指出正极为_,电极反应式为_。负极为_,电极反应式为_。此装置中盐桥的作用为_。答案Pt2Fe32e=2Fe2ZnZn2e=Zn2使两个半电池连成一个通路;使两溶液保持电中性解析根据反应Zn2Fe3=Zn22Fe2知该反应中的氧化反应为Zn2e=Zn2,故应采用Zn片作负极,还原反应

9、为2Fe32e=2Fe2,故应选择比Zn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根据应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作电解液,故负极区应选含Zn2的盐溶液如ZnSo4溶液,正极区选含Fe3的溶液作电解液如Fecl3、Fe23溶液等。练基础落实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H2So4Bacl2=2HclBaSo4H<0B2cH3oH3o22co24H2oH<0c4Fe22H2oo2=4Fe3H<0D3cu8HNo3=3cu22No4H2oH<0答案A2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只有金属锌作为负极c原电池工作时,阳

10、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在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原电池中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而不一定是Zn;随着反应的进行,阳离子在正极被还原,所以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答案为c。3锌银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电池反应是ZnAg2oH2o=2AgZn2,则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AgBZn2cAg2oDZn答案D解析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要根据总反应式确定失电子物质和得电子物质,然后根据在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物质作负极作出判断。由题给总方程式得Zn2oH2e=Zn2,故Zn为负极。4.根据反应:2Agcu=cu22Ag,设计

11、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可以是银或石墨By是硫酸铜溶液c电子从铜电极经外电路流向X电极D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铜应为负极,X为正极,则X应为活泼性比铜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A项正确;电解质溶液应含Ag,B项错;在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Ag在正极X上得电子,Age=Ag,故c、D项正确。5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的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

1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答案D解析由反应2Fe32I2Fe2I2可知,反应开始时,甲中Fe3发生还原反应,乙中I发生氧化反应;当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则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中I2发生还原反应,则乙中石墨电极为正极;故选D。6.科学家正在研究高铁可充电电池,据研究人员推测,这种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稳定性好等优点,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铁电池放电时,锌、k2Feo4分别在两极上发生反应,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22Fe34ko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Feo248H2o6e=2Fe310oH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1.2041023个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6.5g答案c练方法技巧7以锌片和铜片为两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当导线中通过2mol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溶解了1mol,铜片上析出1molH2B两极上溶解和析出的物质质量相等c锌片溶解31g,铜片上析出1gH2D锌片溶解了1mol,硫酸消耗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