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6《大自然的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351690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6《大自然的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6《大自然的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6《大自然的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6《大自然的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6《大自然的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6《大自然的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6《大自然的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时间:第15周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 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3. 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重点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自主学习、研讨法。3.延伸拓展法。扩展

2、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师: 大家能看出这几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吗?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大自然的各种现象都或多或少的向我们传递着各种讯息, 这就是物候现象,我们称之为“大自然的语言”。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询大自然的奥秘。(板书文题、作者)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作者简介) 二、自学指导(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需要积累的生字、词

3、语及多音多义字。(2分钟)竺可桢zh zhn 萌发mn 融化rn 翩然pin 孕育yn 簌簌s 销声匿迹n 呈现chn 风雪载途zi 谚语yn 酝酿Yn nin 纬度 wi 草长莺飞zhn yn 衰草连天shui 鬓毛衰cu 连翘qio翘翘qio板差异ch差遣chi差劲ch参差c观测gun道观gun 播种zhng 耕种zhng落叶lu 丢三落四l 落枕lo2.自学指导(一)学生读课文一遍,然后根据下面问题,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问题要求如下:(6分钟)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

4、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习方法:学生可分四大组各自筛选一个信息,通过圈点勾画,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该组所要回答的问题。(4分钟)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明确:(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

5、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5分钟)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

6、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堂训练:(15分钟)一、请你快速回答问题。(6分钟)1.文章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2.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3. 文章中涉及“大自然

7、的语言”的内容有哪些?明确:1.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人格化,巧妙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2.指: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3.涉及“大自然的语言”的内容有: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开、候鸟归来、植物孕育果实、果实成熟、植物叶子变黄并凋零、北雁南飞、昆虫消失、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二、再读文章第1.2段, 你感觉出哪些语言在表达上具有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请先圈点勾画,再举例回答。(9分钟)明确:“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描写生动。 “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

8、态。“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也描写得生动。“翩然归来”是对燕子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萌”:准确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 “次第”:一个接一个。帖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的气息。来源:xYzkW.Com“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以上这些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 第二课时 一、自学指导(二) 精读课文 探究知识1.学生齐读第610段,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指导方法;学生先

9、自学思考,同桌之间交流后回答。(4分钟) 明确:不能调换。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读者接受。2.自读第7、8、9、10段,看看这些语段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指导方法;小组讨论,相互补充,然后派代表发言。(5分钟)明确:用了:举例

10、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作引用。第7段: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第8段: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第9段:下定义:“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介绍了逆温层这种特殊情况。举例子:“在华南丘陵

11、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具体说明逆温层对物候的影响。第10段: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3.课文进行举例说明时,有举一例的,有举数例的。文章在说明纬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为什么要举两例?独立思考2分钟后回答。明确:自然界的现象是复杂的,大的规律中有时还包含有小的规律,这就需要用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以使问题说得更准确。在说明纬度差异

12、时对物候影响是,第一例用来说明物候现象中纬度的南北差异。第二例用来说明这种差异中还有季节差别的影响。二、当堂训练:(15分钟)1.下面句子各用什么说明方法?请快速回答。(2分钟)(1)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次第开放。(举例子)(2)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下定义)(3)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打比方)(4)“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举例子、作引用)(5)比年迟十天左右,比年迟五六天这种现象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列数字、作比较)2.在课堂笔记本上完成P132第二题。(5分钟)(1)“次第”:一个接一个。帖切地

13、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的气息。 造句:学校广播操比赛开始了,按抽签顺序,参赛班级次第进场。(2)这三个例子具体、形象地描写了杏花、桃花、布谷鸟它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这就物候现象,以及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通俗、易懂。3.你能对加粗的语句体会理解说明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吗?(3分钟)(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

14、特殊的情况。 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4.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把第一、二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比较下面的句子,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在哪里?个别回答。(5分钟)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2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4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明确: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讨论后

15、归纳。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