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3《蜡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351658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3《蜡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3《蜡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3《蜡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3《蜡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3《蜡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用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3《蜡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时间:第2周一、教学目标1、把握记叙要素,由浅入深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2、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3、揣摩语句,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感受朴实语言的力量,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二)难点2、 感受爱的光明、温暖和力量,体会侵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三、教学流程设计(一)明确目标:1、把握记叙要素,由浅入深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2、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3、揣摩语句,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二)读准字音,了解文体特点(时间:2分钟)来源:xYzKw.Com关于通讯的文学常识:1、通讯也是新闻(广义)的一种,又

2、叫通讯报道。它和消息有相同之处,即都要用事实说话,讲究时效等。但它和消息也有区别:(1)在时效性上,通讯不及消息强;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2)在内容上,通讯比消息更详尽更具体,要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报道,要表现出典型事件、典型人物;(3)在篇幅上,通讯较长,而消息则相对较短;(4)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而通讯则还可以采用描写、说明、抒情等;(5)在语言上,消息多用概括性的语言,而通讯的语言更详尽、具体、生动、形象,比消息更生动,更具感染力。(三)把握记叙要素,由浅入深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时间:8分钟)自学指导:(时间:3分钟)自由速读,用简洁

3、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参考:在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德国人的炮火在戕害所有的生命!在炮火中挣扎着的老妇人育乞西用一对结婚蜡烛温暖着一位年轻军人冰冷的生命。自学指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度课文,并把自己最深刻而真切的感情以圈点评注的形式写出来。(时间:5分钟)方式:自由读课文,或细读,或沉思,或圈点评注,或与同学交流。参考:(1)战争年代里,人的生存状态;(2)在生命与爱的面前,战争与炮火其实是苍白无力的的;(3)感受战争、炮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等。(四)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时间:10分钟)合作探究:(时间:5分钟)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文中的“老妇人”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特

4、别是老妇人从中流露出的那种情感的深度和浓度,浓郁得令读者的心灵为之震颤。那么,你从中体会到了老妇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呢?这种情感的深度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参考:(1)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2)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3)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4)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来源:xYzKw.Com自学指导:(时间:5分钟)老妇人是南斯拉夫人,她为什么要对牺牲的苏联红军奉献出自己母亲般的爱? 参考:她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帮助他们解放的苏联红军充满了敬意。年轻的生命为了正义的事业牺牲在她们的国土上,她无比沉

5、痛,她也为他们献出自己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五)揣摩语句,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时间:10分钟)自学指导:(1)第2自然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这句话写出了什么?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来源:学优中考网参考:这句话写的是敌人炮击后方场上的情景,反映了战斗的残酷激烈。这棵树象征着南斯拉夫人民坚强的战斗精神。(2)第10自然段中,作者交待老妇人住处的变更有没有什么用意?参考:房屋的变更是敌人的侵略造成的,借此写出了她对战争的憎恨。(3)第14自然段中,“可是附近一

6、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窑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这句环境描写暗示了什么?参考:既写出了老人的孤苦伶仃,也反映出战争给南斯拉夫人民带来灾难之深重。(4)第17自然段中,体会“轻轻”“交叉地”两词的表达作用。参考:“轻轻”可以看出对战士牺牲的痛心和疼爱;“交叉地”是使英雄保持英雄的姿态,体现出对烈士的敬重。(5)第28自然段中,为什么要特别补写蜡烛的来历?参考:补充交待中说明了这支蜡烛的珍贵,从而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6)第29自然段中,对老妇人的描写中,为什么又提到了围巾的“黑颜色”?能不能换为“红围巾”呢?参考

7、: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六)达标测试:(时间:15分钟)1、第43自然段中,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南斯拉夫母亲”和“苏联青年”这两个国别写出来有什么意义?来源:学优中考网参考:情同母子的这份爱是跨越国界的,体现了战斗的友谊,同时说明正义的事业会让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2、第44自然段中,这个蜡烛的火焰真的不会熄灭吗?那么不灭到底是什么?参考:“不会熄灭”的是红军战士的精神之光,是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的友谊之光。(选作)3、“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为什么鞠躬,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段所描写的内容,把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写一篇小作文。参考:(立足点)从老妇人的国籍谈起,到她的艰难的行为所体现的人类正义良知的精神之光,进而延伸到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和跨越国界的爱。(七)作业布置:1、完成动态相应题目。四、板书设计蜡烛烛火生命 爱 让世界充满爱炮火死亡 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