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317313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课标内容知道辽、北宋、西夏政权的并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五代十国、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耶律德光与契丹改国号为辽;陈桥兵变与北宋建立;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寇准与澶渊之盟;元昊建立西夏;宋夏战争、宋夏和议。通过评价澶渊之盟与宋夏和议,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讲述杨家将的故事,培养学生联系文学作品学习历史的兴趣,认识有关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过程与方法感知契丹兴起与澶渊之盟、北宋建立及其统一活动、西夏建立与宋夏和战等史实,认识辽、宋、夏并立的局面和当时民族融合的大背景。学会通过讲述

2、人物故事和识记历史地图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北宋统一中原与南方的意义,形成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观点。 了解寇准济国安邦的人生理想和敢于抗敌的崇高气节。 了解辽、西夏在边疆开发上的成就,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进一步说明,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是民族关系的主流。重点和难点重点:契丹、北宋政权的建立以及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难点:澶渊之盟和宋夏议和。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教学纲要一、契丹的兴起1、五代十国2、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3、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4、辽的历史地位三、陈桥兵变1、赵匡胤建立宋朝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三、

3、澶渊之盟1、澶州之战2、澶渊之盟四、宋夏和战1、党项族的崛起2、元昊建立西夏3、宋夏和议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习题,教师讲评指导。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练习1、唐朝灭亡后,出现了( )的分裂局面。2、916年,契丹首领( )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他在位期间,重用( ),发展( ),创制( ),制定( ),契丹逐渐成为( )民族政权。后来,契丹改国号为( )。3、( )年,后周大将( )在(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史称(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4、( )用了近20年时间,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5、( )年秋,劝宋真宗亲征澶州抗辽的宰相是( )。( )年,宋辽签订“ ”。6、

4、党项族是( )族的一支,游牧在今宁夏、甘肃和陕西北部一带。( )年,党项族首领( )称帝,国号( ),建都( ),史称( )。7、西夏王陵号称塞外戈壁上的“ ”。第10课 宋金对峙课标内容知道宋与金的并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东京保卫战;“靖康之变”;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和议。通过学习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过程及其原因的史实,增强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事迹,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让学生搜集岳飞抗金的故事,培养学生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过讲述岳飞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比较岳飞

5、、秦桧在历史上的不同作为,使学生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应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是否促进了历史的发展。通过观察宋金对峙形势图,使学生了解宋金双方作战情况以及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两个政权的控制范围。通过搜集金灭辽、灭北宋和岳飞抗金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知识的海洋去学习和探索。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合作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女真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认识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悠久历史。正确看待、客观分析女真与辽的战争、金与北宋的战争和岳飞抗金的性质,认识到反掠夺、反奴役的正义斗争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而掠夺

6、战争和投降派的可耻行为必定受到人民的遣责和唾弃。通过学习岳家军英勇抗金和岳飞遭奸人陷害的史实,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引导学生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审视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重点和难点重点:岳飞抗金和宋金和议。难点:如何正确评价岳飞抗金斗争。教学方法采用导学、阅读观察、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纲要一、靖康之变1、女真的兴起2、金国的建立3、东京保卫战4、“靖康之变”二、岳飞抗金1、南宋的建立2、岳飞现“岳家军”3、郾城大捷4、宋高宗、秦桧杀害岳飞三、宋金和议1、宋金和议的内容2、宋金和议的影响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本课习题,教师讲评指导。第10课 宋金对峙1、女真是我国( )地区的一个古老

7、民族,后来受( )控制。( )年,( )称帝,建立金国,定都( ),他命人创制了女真文字。2、北宋主战东京保卫战的大臣( )被免职后,( )年,金兵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 ”。3、1127年,( )建立南宋,定都( )即今天的( )。4、金军中流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表明岳飞的“岳家军”( )。1140年岳家军在( )大败( )主力骑兵。后岳飞被( )诬陷杀害。5、( )年,南宋与金和议:宋金双方以东自( )中流、西至( )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这样形成了宋金( )的局面。6、1130年,在黄天荡大败金兵的是( )及妻子( )。第11课 宋代

8、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课标内容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间及表现;宋代农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的海外贸易;宋代丰富多彩社会生活。概括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宋朝社会生产手进步促使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变化的种种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唐都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比较分析的能力。分析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状况,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南移

9、到长江流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以口头或文字方式描绘宋代城市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简表”,培养学生用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宋代在农工商业领域的领先成就,感知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重点和难点重点: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难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

10、原因。教学纲要一、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2、概况二、农工商业的发展1、宋代农业的发展2、宋代手工业的兴盛3、宋代商业的繁荣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第11课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1、( )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时期,经济重心已从( )流域转移到( )流域。( )时,流传“苏湖足,天下足”的谚语,( )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2、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 ”,还出现了( )。原产越南的( )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南方已普遍种植( ),( )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淮河流域。3、宋朝时,( )在南方逐渐普及,( )成为著名的瓷都。( )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11、,海船上已装有( )。4、( )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 )、( )、( )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6、宋代的城市中已打破( )和( )的界限,出现了众多的( )行业,有专门的娱乐场所“ ”。( )身份相对自由,( )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 )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课标内容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行省制度、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元世祖重视农业;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元大都和泉州;

1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通过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评价,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阐释历史现象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分析归纳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表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来客观评价成吉思汗。了解蒙古政权武力征服南宋的过程,具体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从历史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客观议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仔细阅读元朝疆域图,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了解今天哪些省的名称在元朝时已经确定,并对照亚洲地图,了解北海的位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感知元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的贡献。通过了解成吉思汗的成长与统一蒙古的过程,感知困苦与挫折对英雄人物成长的磨砺,从而有意识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文天祥抗元和被俘后坚贞不屈、从容就义的事迹,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