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317224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复习课 第 九 单 元,一、溶液,【答案速填】 一、均一 稳定 溶质 溶剂 100 g溶剂 饱和状态,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速填】 二、_ 托盘天平 烧杯 量筒 计算 称量 溶解 装瓶贮存,主题一 溶液 【主题训练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溶液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对于溶解度很小的物质,其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A说法错误;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但

2、该溶液还可能溶解其他的溶质,B说法错误;有些物质如氢氧化钙或气体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说法错误;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热,比如氢氧化钠,有的吸热,比如硝酸铵,D说法正确。,【主题训练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 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解析】选D。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 g,故A正确;B、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3、高而增大,所以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没有晶体析出,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关键点拨】 1.溶液的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3)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4)确定如何通过

4、改变温度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5)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真题体验】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泥沙 C.蔗糖 D.植物油 【解析】选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A错;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B错;蔗糖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植物油不能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故D错。,2.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蔗糖 D.食盐 【解析】选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

5、低;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3.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不是浓溶液 B.碘酒的溶质是酒精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mg,表示该温度下100 g饱和溶液中含有该物质mg,【解析】选A。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其饱和溶液是稀溶液;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透明的混合物;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某种溶质的质量,不是100 g溶液中含有该物质的质量。,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a1时甲、乙

6、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 B.a2时,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丙乙 【解析】选D。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观察图像,甲、乙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溶液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没有说明是否是饱和溶液,故无法判断;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错误。,主题二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主题训练3】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b_。 (2)图

7、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3)小刚同学要配制9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4)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结合装置图可以判断a是药匙,b是烧杯; (2)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图示中瓶塞放置错误,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的

8、溶解;(3)配制90 g 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90 g10%=9 g,水的质量为90 g-9 g=81 g,体积为81 mL;(4)天平的原理是左边的质量=右边的质量+游码的示数,所以在使用游码时药品和砝码颠倒,会使称取的质量偏小,量取水时,如果俯视读数,所量取水的体积会偏小,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偏大。,答案:(1)药匙 烧杯 (2)瓶塞放置错误,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 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 (3)9 81 (4)小于 偏大,【关键点拨】 1.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 (1)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关于溶液稀释、浓缩的计算。 依据:溶液稀释、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2

9、.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固”配“液”,固体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二是“浓”配“稀”,浓溶液的取用需要用量筒量取体积,不需要托盘天平,量筒共用到2次。 (2)误差分析。 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如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量取水时俯视读数等。,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如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游码、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等。,【真题体验】 1.实验室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 ) 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C.量取、称量、溶解、计算 D.计算、溶解、称量、

10、量取,【解析】选A。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2.实验室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氯化钠 B.用量筒量取90.0 mL的水 C.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解析】选C。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是100 g10%=10 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 g-10 g=90 g,其体积为 =90 mL;溶解氯化钠应在烧杯中进行;配制好的溶液储存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3.实验室配

11、制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用8.0 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mL。 (2)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 _。 (3)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洗净后未晾干的细口瓶中,溶液的质量分数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解析】(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所需水的质量为8.0 g/10%-8.0 g=72.0 g,即为72.0 mL;(2)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3)因细口瓶中有水存在,相当于增加了溶剂的量,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答案:(1)72.0 (2)加快氢氧化钠固体溶解速率 (3)变小,4.过氧乙酸是一

12、种消毒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单整数比)。 (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 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_kg。 (3)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_。,【解析】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 6112;根据稀释溶液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600 kg0.5%=x15%,x=20 kg;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 答案:(1)6112 (2)20 (3)稀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