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2.6《近代工业的兴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315887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2.6《近代工业的兴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2.6《近代工业的兴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2.6《近代工业的兴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2.6《近代工业的兴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2.6《近代工业的兴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2.6《近代工业的兴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2.6《近代工业的兴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教案设计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适于的学段/年级: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来源:学优中考网本课所在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张謇、詹天佑的主要成就及他们的救国热情;教学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本课在本单元中处于起始的位置。本单元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本课则是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步,讲述了中国近代化兴起的历程,为以后维新派实行的变法革新,革命派实施武装斗争,推翻帝制,先进知识分子

2、掀起新文化运动等救国尝试提供了经济基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能,但是本单元的历史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初二学生的思维虽然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但是他们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本课历史名词的含义、洋务派的历史地位对于初二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必须具备使用表格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初步的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主要

3、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对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史的了解,帮助学生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通过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张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动手设计等等,开展研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

4、程。因此,本课在学生通篇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提供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合作的机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影像、文字、资料等,在有限的时间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思维。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圆满地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上述活动,培养主动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的习惯,并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的知识点时间上跨度大,内容有跳跃,还有些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内容,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本课以教师引领和讲解为主,辅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比如,学生的填表,设计表格、讨论等等五、教学或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课前,教师搜集有关中国

5、近代工业兴起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关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相关资料包括洋务运动主要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的影像资料,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代表照片,洋务运动的文字资料,张謇、詹天佑照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有关问题设计表格,培养学生的用表格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设计表格的能力。 设计有关洋务运动评价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二)教学或活动过程导入新课 你能说出近代以来有哪些国家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大规模的战争有哪几次?结果怎样?近代中国的劫难,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国的方案。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为各阶

6、层的救国尝试提供了可能,今天我们就从我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开始研究,看看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清朝统治阶级上层洋务派的救国行动。(活动设计:复习导入,使上下知识得到衔接,更主要的是为本课的学习内容做好背景的铺垫。)学习新课 一、从“自强”到“求富”:阅读教材p29-p31 ,同桌合作完成下列表格:(活动设计:教师提供表格,学生根据课文提供的资料,使用表格归纳问题。通过活动使学生对洋务运动的概念和内容有所认识,为后面对洋务运动作用的探讨做好铺垫。) 1、洋务运动兴起 洋务运动的兴起代表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人物来源:学优中考网中央官员来源:学优中考网来源:学优中考网来源

7、:学优中考网xyzkw来源:学优中考网来源:学优中考网来源:学优中考网地方官员主张时间口号目的2、洋务运动主要内容口号主要内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3、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通过以上表格,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军事工业的兴建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和突出的民用部门是:交通和通讯事业。提出要求:“你能自己设计一个表格,归纳出这一时期轮船、铁路、电报业的发展情况吗?”。(活动设计:通过前面的表格使用,对学生进一步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并进行展示,选择优秀的设计作为本课的第三个表格。教师可准备参考性表格,此表格应灵活处理若学生设计的较为成功,则不展示给学生,否则,提供给学生作为

8、参考。目的是学生在会使用表格归纳问题的基础上,自己动手设计表格,培养历史表格的使用能力。)参考表格:时间企业名称创办人地点备注4、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你认为洋务运动能使落后的中国走向富强,摆脱民族危机吗?(活动设计:联系前面相关的知识(以上三个表格)和教师提供资料(对洋务运动评价有关资料),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生生交流、师生合作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突破本课难点。)二、爱国知识分子张謇和詹天佑:1、状元实业家:张謇: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1)“你能说出张謇为什么要弃官从商,开创实业吗?”(2) 多媒体展示张謇图片,根据书中提供的资料,介绍其相关的事迹,(3) “你如

9、何看待张謇放弃仕途,兴办实业?”(活动设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以张謇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始终站在救国救民斗争的最前列。他们兴办实业以求振兴中华,为此甘愿牺牲个人利益,放弃仕途,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大义。)如果说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为了民族大义牺牲了个人利益,体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那詹天佑则在科技创新上掌了中国人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2、爱国知识分子:詹天佑(1)讲述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故事。(2)提问:詹天佑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活动设计:学生讲述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故事,教师展示所收集的詹天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强调京张铁路的建成在当时的重要

10、意义,对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进行进一步教育)课堂小结:自洋务运动开展以来,中国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代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涌现出了张謇、詹天佑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中国近代化的道路虽步履维艰,但前途是光明的。课堂练习:1、连线题:李鸿章 京张铁路张之洞 江南织造总局张 謇 大生纱厂詹天佑 江南织造总局2、选一选1895年,一位英国人登上我们中国的土地,下列哪个事情不可能遇到?( ) A、 他坐火车从唐山出发到胥各庄 B、他在上海给天津的朋友打电话 C、他遇见了刚剪掉辫子的中国人 D、他在京张铁路上观看沿途的风景。3、结合“每课一得”说说“什么是近代工业”。板书设计中 国 近

11、代 工 业洋 务 运 动从 “自强”到“求富” 京张铁路-詹天佑状元实业家 - 张謇爱 国 知 识 分子轮船、铁路、电报业的出现六、评价本课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是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完成的。对于本课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对教师所提出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课堂交流情况而定。同时,课堂练习也是一个参考方面。七、教学自我反思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探索实践了任务驱动型民主合作教学法。按照“设计问题,学生自学;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师生互动,解疑答难;小组合作,研究学习”的步骤组织课堂教学。本节课,自我感觉运

12、用这种方法较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教学效果较明显。但是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的人次较少,这方面需要激励培养学生,只有善于质疑,才能创新,才能进步。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搞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八、教研员点评 本课的成功,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够将新课程理念有机的糅合进教学之中,恰如其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扮演引路人的角色,通过精心的设计,将学生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历史表格得到了很好地使用,对于学生使用表格进行历史学习进行了充分的培养,这是本课的一大特点;本课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教师在重要的问题和疑难问题的研究中能够做到适时适地的点拨、总结。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