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24 大道之行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310067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24 大道之行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24 大道之行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24 大道之行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24 大道之行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大道之行也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讲信修睦(m)矜寡(gun)选贤与能(j) 幼有所长(zhn)男有分(fn) 货恶其弃于地(w)2找出通假字(1)选贤与能与通举,解释:推举,选拔。(2)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解释:老而无妻的人。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语理解(1)信:诚信。(2)寡:老而无夫的人。(3)孤:幼而无父的人。(4)独:老而无子的人。(5)废疾:残疾人。(6)分:职分。(7)恶:憎恶。(8)乱:指造反。(9)贼:指害人。(10)作:兴起。(11)大同:指理想社会。2词类活用解释(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解释: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解释: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2、。(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解释: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解释:壮,形容词用作名词,壮年人。解释: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幼童。3古今异义区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三、文章出处文章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1课文结构与修辞探究。点拨:(1)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即介绍其根本特征;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

3、本特征;最后总括描述“大同”社会的景象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楚,有条不紊。(2)文章主要采用排比、对偶句式,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从形式上看,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并且语气强烈,如排山倒海而来,能增强表达效果。从内容上看,多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2“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比较探究。点拨:“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渔人在村中受到热情接待一事也表明,到村里来的客人是全村的客人,这个社会是公有的。3核心图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