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金鳟苗小瓜虫病的中草药防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295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虹鳟、金鳟苗小瓜虫病的中草药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虹鳟、金鳟苗小瓜虫病的中草药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虹鳟、金鳟苗小瓜虫病的中草药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虹鳟、金鳟苗小瓜虫病的中草药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鳟苗小瓜虫病的中草药防治 小瓜虫病是对虹鳟、金鳟稚鱼危害较大的一种体表寄生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大批死亡。为实施无公害虹鳟、金鳟的养殖生产,我们在虹鳟、金鳟稚鱼培育期,试验总结出用辣椒生姜和鱼虫克星(槟榔苦楝)等中药浸洗防治小瓜虫病的有效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一、003 年 11 月 4 日购进发眼卵 粒。该批鱼 11 月 11 日破膜,11 月 23 日开食,2004 年 1 月 6 日入成鱼池进行养殖,入池规格为 ,尾,前期培育成活率 2004 年 2 月 14 日发现小瓜虫,1 月 6日2 月 14 日共死鱼 79 尾,日死亡 2 尾。金鳟苗种:2003 年 12 月

2、16 日购进发眼卵 粒。该批鱼 12 月 22 日破膜,2004 年 1 月 4 日开食,2004 年 1 月 28 日入成鱼池进行养殖,入池规格 ,尾,前期培育成活率 2004 年 2 月 18 日发现小瓜虫,1 月 28日2 月 18 日共死鱼 57 尾,日死亡 23 尾。 米30 米,水深 ,溶氧 克/升,鱼池注水量为 。)清刷、调换鱼池当虹鳟、金鳟稚鱼出现小瓜虫病时,改善池水环境条件至关重要。此时将空闲鱼池清刷干净后,用 8 克/立方米硫酸铜浸洗消毒,然后注入清水,48 小时后,将虹鳟、金鳟苗种移入。试验期间,该程序每周进行一次,对增强苗种抗病力、减缓小瓜虫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3、药物浸洗试验根据我们近几年的防治经验,结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我们先挑选食盐、食盐加硫酸镁、硫酸铜、福尔马林、亚甲基蓝、辣椒加生姜、芳草舒平(槟榔)、鱼虫速净(苦参碱)、鱼虫克星(槟榔加苦楝)分别对鱼体进行浸洗试验。由于我场下游排水不畅等原因,我们在进行药物浸洗试验时,浸洗时间定为 1 小时。试验结果表明,辣椒加生姜、鱼虫速净、鱼虫克星杀虫效果较好。(3)治疗方法根据药物浸洗试验结果,选用辣椒加生姜煎汁浸洗结合鱼虫克星浸洗的方法进行治疗。由于鱼池面积大,为节省辣椒和生姜,改用活鱼运输篓进行洗浴。运输篓规格为 ,高 ,使用时加水 ,2 立方米。按 300 克/立方米每篓用辣椒和生姜各 6

4、00 克。将干辣椒用粉碎机磨碎,生姜拍碎,加水 5 千克煎煮 2 小时后,倒入运输篓内搅匀,篓底架设充氧架进行充氧,篓内衬上密网。每篓放入鱼种 20 千克约 1 万尾,洗浴 1 小时,然后将鱼种捞至备好的干净空闲鱼池。第 2 天将鱼虫克星(槟榔苦楝)按 4 克/立方米计算用量后,加水煎煮 2 小时,在大池止水浸洗 1 小时。然后每隔 7 天再用鱼虫克星治疗一次,并注意保持鱼池清洁卫生。虹鳟防治时间为 2 月 14 日5月 12 日,金鳟防治时间为 2 月 18 日5 月 12 日。二、结果从 2004 年 2 月 14 日发现小瓜虫病,到 2 月 28 日期间,进行了药物试验、清刷、调换鱼池、

5、中药物浸洗治疗等,基本上治疗好了虹鳟、金鳟的小瓜虫病,治疗前死亡稚鱼体表小瓜虫数量最多时达到 100 多个,鳃上 30 多个,到 2 月 28 日,10 个,鳃上未检查到。活苗身上基本没有。2 月 1428 日 14 天内虹鳟死亡稚鱼 696 尾,平均 4950 尾/天;2 月 29日5 月 12 日 74 天仅死亡 163 尾,平均每天 23 尾。此时虹鳟规格已达到 70克/尾以上,平时基本上检查不到小瓜虫。金鳟苗种 2 月 183 月 18 日 29 天内死亡稚鱼 572 尾,平均 1920 尾/天;3 月 18 日5 月 12 日 55 天仅死亡 304尾,平均每天 56 尾。且死亡稚鱼

6、主要为烂鳃、肠炎、掉眼为主,金鳟规格已达到平均 ,体表和鳃亦检查不到小瓜虫。三、鳟小瓜虫病的防治过程中,能够明显感觉到金鳟小瓜虫病要比虹鳟难治,虹鳟治疗时间持续 14 天后,基本未再发现小瓜虫,后期(2 月 28日5 月 12 日)主要为预防消毒,而金鳟则用了 29 天才取得较好效果。瓜虫是一种原虫,由感染鱼或携带虫体的其它生物、器械带入鱼池,或随养殖水源进入鱼池。成熟的虫体离开病鱼后立即形成胞囊,粘附在鱼池底、壁或其它固体表面,胞囊内逐渐分裂成许多个个体,即幼虫母体,通常一个胞囊能形成 2000 多个幼虫母体,最后破囊而出,变成感染性幼虫,此期幼虫周身长有丰富的纤毛,借此游向鱼体,依靠头上的

7、穿刺腺钻入鱼的皮肤和鳃,传染性最强。如果 12 天内没有发现宿主鱼,幼虫会自行死亡。因此,虹鳟、金鳟稚鱼发现小瓜虫病后,保持鱼池清洁卫生十分重要。推荐使用 125250 毫升/立方米的福尔马林浸泡 1 小时(水温 21)或 35的食盐溶液等防治淡水鱼小瓜虫病。不少虹鳟鱼养殖场使用亚甲基蓝防治虹鳟小瓜虫病,据说效果不错,我们试验了 1 克/立方米和 2 克/立方米亚甲基蓝浸洗 30 分钟和 60 分钟,均未见效,可能是浸洗浓度和浸洗时间不够,也可能是使用的药品纯度不够。国外一直将硫酸铜作为治疗小瓜虫病的最适合的药物,我们在,2003 年曾使用硫酸铜治疗小瓜虫病,并取得较好效果。四、鳟稚鱼流行小瓜虫病时,每周倒池一次,把稚鱼移入已清刷、消毒(8 克/立方米硫酸铜)过的鱼池。 300 克/立方米辣椒和 300 克/立方米生姜混合液浸洗 1 小时,第 2 天用 4 克/立方米鱼虫克星(槟榔苦楝)浸洗 1 小时,然后每隔 7 天用 4克/米 3 鱼虫克星(槟榔苦楝)浸洗 1 小时,可获得小瓜虫治疗的良好效果。防治持续时间应到苗种达到 20 克/尾以上为好。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