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钢一中源晓慧》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282064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7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钢一中源晓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钢一中源晓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钢一中源晓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海钢一中源晓慧》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海钢一中源晓慧》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钢一中源晓慧》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钢一中源晓慧》ppt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护消费者权益,海钢一中 源晓慧,花小钱,得大钱,勿失良机!,特奖8000元,情景表演,思考问题:,(1)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经营者为了招徕消费者,经常使用哪些手段? (3)面对种种促销,消费者应该怎么做?,炼就一双“慧眼”,你怎样甄别以下非法的有奖销售?,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部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惊喜大优惠!,原价200元 现价40 大甩卖,赔本销售,只收半价,思考: 面对低价和折扣, 你怎样判断以 决定是否购买?,清仓跳楼 两折销售,商家打折的种种动机,减少商品

2、库存量,推销积压严重的商品 ; 刺激消费,增加商品的销售量; 提高商家的知名度,扩大影响; 虚假打折,欺骗消费。,购买打折商品5项注意,每到节假日,商家为吸引消费者,往往会推出各种让利于消费者的打折活动。为正确指导消费,消费者协会警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打折”商品时,消费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购买打折商品时,一定要保持理性购物的心态。在选购商品时,不要单凭价格决定消费,要注意商品的内在品质,精挑细选后再决定购买,另外,也要注意商家出具的打折商品发票的内容,因为如果商家在发票上标明“处理品”字样的,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处理商品是不享受“三包”售后服务的; 2、在购买打折商品的时候,消费者务必

3、提高警惕。有的商家把商品的原价提高了几倍,再以打折的名义销售,甚至以所谓的“跳楼价”、“破产价”之类极端措辞引诱消费者上钩,从中赚亏心钱,顾客以为捡了便宜,结果还是上当买了高价货物。 3、有的商家以虚假的打折诱导消费者。在打折的后面加上“最后一天”的注脚,以哄骗消费者,其实你第二天,第三天再去,那“最后一天”还是没有过去,“最后一天”成了“天天都是最后”。 4、在节假消费期间要注意提防“买一送一”等类似的陷阱。这种宣传有很多带有格式条款性质的虚假宣传,真正给予消费者实惠的并不多,有的只是为了诱导消费者购买其所销售的物品。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有的“买一送一”要求消费者购买的物品是大件商品,但是赠

4、送的只是不值钱的小商品,更有甚者赠送的只是塑料袋,称这是他们为方便消费者提运商品的“赠一”,令消费者啼笑皆非。还有的“买100送30”等,送的是购物券,目的是让消费者循环购物,最终受益的还是商家。 5、在购买反季商品时要注意选择,保证品质后再决定购买。因为我国法律规定的三包期的起算日期从购买之日算起,而消费者在购买反季商品后,一般当时是不使用的,等使用时出现问题,虽然才使用不长时间,但是从购买算起已经超出了三包期,致使自身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考考你,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其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有哪些法律依据? 消费者在购物时要不要索取发票?

5、,消费小贴士,消费者购物索取发票,是发生消费纠纷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证据。所以,消费者接受购物凭证时应注意: (1)所谓“凭证”应是国家税务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发票,发票上应盖有经营企业名称。 (2)有些经营者以打折为诱饵,不出具发票,剥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要仔细核对发票上的各项内容。(进口商品还应写明产地,原装还是组装。),购买打折商品能索取发票吗? 问:日前,我在某商场购买一件打折皮衣时,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要求商场开具一张发票,但其负责人却说:“打折商品不能开具发票。”为此,我想了解商场的做法是否正确?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销售商品、提供劳

6、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同时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还规定,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的,可由税务机关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由此可见,不管商场是正常销售,还是打折处理,均应依法开具发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开。,出谋划策,案例:李华想买一双运动鞋。在街上,他看到某店“清仓大甩卖,阿迪达斯仅售298元”的广告,他走了进去,服务员非常热情地向他推荐了一款鞋。李华试穿了不满意,但服务员说“一旦试穿,必须购买。”李华只好花了298元将鞋买下。不料,回到学校后,同学说这鞋子是假冒伪劣产品,在某小商品市场只要58元。李华仔细一看,鞋子做工粗糙,质量很差,牌子也不是“阿迪达斯”,是“阿帝大狮”。 请你帮帮李华:面对这种情况,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加以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述或提请仲裁机关仲裁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维权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