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自考大语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723024 上传时间:2017-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4月自考大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9年4月自考大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9年4月自考大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9年4月自考大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9年4月自考大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4月自考大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4月自考大语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A.孔子 B.孟子C.老子 D.庄子2.咬文嚼字中用月轮的“晕外霞光”来说明文字的联想意义,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例证法C.对比法 D.类比法3.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B.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C.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著追求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

2、4.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的细节描写是( )A.“虞兮虞兮”的慷慨悲歌 B.“天之亡我”的三次呼告C.嗔目叱退汉将赤泉侯 D.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5.张中丞传后叙行文最显著的特色是紧密结合了( )A.议论与叙事 B.议论与抒情C.抒情与描写 D.叙事与抒情6.种树郭橐驼传中阐述种树的原理和方法时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象征 B.类比C.对比 D.铺垫7.下列先妣事略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A.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B.室靡弃物,家无闲人C.手中纫缀不辍D.遇童奴有恩8.爱尔克的灯光中,引发作者对人生道路进行思索的是( )A.故居照壁上

3、“长宜子孙”四个字B.爱尔克的灯光C.姐姐的死讯D.田野里的一线光、一个亮9.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 )A.秋夜 B.我与地坛C.哭小弟 D.都江堰10.纪念傅雷深情地赞颂了傅雷的( )A.精于翻译 B.工于鉴赏C.教子成功 D.性格刚直11.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 )A.喜剧色彩 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 D.闹剧色彩12.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移情于景的是( )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B.春风桃

4、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14.下列诗篇中,托物言志,表达忧国忧民心情的咏物之作是( )A.蒹葭 B.陌上桑C.秋兴八首(其一) D.早雁15.用“雕栏玉砌”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是( )A.借代 B.比喻C.比拟 D.夸张16.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 D.借比喻抒情17.再别康桥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 )A.章节整齐的建筑美 B.和谐流畅的音乐美C.婉转优雅的语言美 D.情景交融的意象美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 )A.逐层演进 B

5、.相互对比C.抑扬交错 D.对等并列19.宝黛吵架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是( )A.袭人 B.宝玉C.黛玉 D.贾母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情节是金鲤鱼( )A.做了许老爷的姨太太 B.生了儿子却被大太太夺去C.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 D.始终未能将百裥裙的带子缝上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议论文,主要运用例证法说理的有( )A.容忍与自由 B.咬文嚼字C.吃饭 D.我的世界观E.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22.下列马伶传

6、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有( )A.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B.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C.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D.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E.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23.从垓下之围中,引申而成的成语有( )A.四面楚歌 B.以五十步笑百步C.羞见江东父老 D.霸王别姬E.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4.下列蒹葭诗句中,属于借事抒情的有( )A.白露为霜 B.溯洄从之C.白露未晞 D.溯游从之E.白露未已25.我愿是一条急流中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有( )A.急流与太阳 B.荒林与小鸟C.废墟与常春藤 D.草棚与烈火E.云朵与小鱼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 10 小

7、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26.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27.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28.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固辞:29.然今卒困于此卒:30.战百万日滋之师师:31.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夜分:32.但坐观罗敷坐:33.何况落红无数落红:34.生闻之,不觉解颐解颐:35.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戒律:四、简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6.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 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 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

8、,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 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A.这里描述了哪几种不同毅力的人?B.作者描述这几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C.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37.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孟尝君 曰:“ 食之,比 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 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 为之驾,比门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曰:“孟尝君客我。”后有 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 无以 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

9、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 ”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 冯谖不复歌。A.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B.从刻画冯谖形象看,文中的“左右”“贱之”、“笑之”、“恶之”有何作用?C.文中孟尝君的性格特征是什么?38.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 这园子里的声响来 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

10、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B.这段文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C.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39.阅读湘夫人中的两节,回答问题: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 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A.此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B.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并说明这两节诗各依托“水神祭祀” 中哪两个基本步骤?C.各举一例融情入景、因情造景及直抒胸臆的诗句。40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和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 着。他 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A.这段文字选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B.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C.这段文字对表现作品主旨有何作用?五、作文(30 分)41.有一次许广平写了一篇题为罗素的话的论文,请鲁迅先生批阅。鲁迅读完后,写了如下评语:“拟给 90 分,其中给你 5 分(抄工 3 分,末尾几句议论 2 分),其余 85 分给罗素。”显然,鲁迅先生是委婉

12、地批评了许广平。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国 2009 年 4 月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答案一 选择 1-5 BDCBA 6-10 CBAAD 11-15 ABADA 16-20 BDADC 二 多选 21 ABE 22 BE 23 ACE 24 BD 25 BCD 三 词语解释 26 孝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27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 28 固辞:坚决辞谢 29 卒:最终 30 师:军队 31 夜分:半夜 32 坐:因为 33 落红:落花 34 解颐:开怀欢笑 35 戒律:警戒、约束 四 解析题 36 1)排比,“我想春天应该是夏天是秋天是冬天是”;比喻,“春天是早晨”等。(2 分) 2)类比、象征。(2 分) 3)作者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2 分) 37 1)湘君。(1 分) 2)第一节写湘君似乎看到湘夫人飘然降至湘水北岸的小洲,但期约未遇,心中忧伤;第二节描述湘君对湘夫人的焦灼和反复追寻,表现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降神、迎神。(3 分) 3)融情入景: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因情造景:鸟何萃兮蘋中;直抒胸臆:目眇眇兮愁予。(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