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18732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下)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场面。 2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场面描写是重点,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是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读懂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意义,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导人: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国首位航天员即将出征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通讯,了解当

2、时人们为英雄送行的场面,理解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作者介绍。 让学生起来介绍:本文作者是人民日报记者廖文根。 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1。)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要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落。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4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 5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3、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2。) 绥宁瞩目苍穹瞬间问鼎浩瀚 要求:让一学生站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站起来纠正。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明确:(文章记述了人们为英雄杨利伟进行首次航天载人飞行送行的场面,表现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敬。意义:此事件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方面的长足进步,“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不能脱离课文内容。 3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 明确:引导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加以赏析。根据

4、课堂的实际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4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明确:(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有关词语是: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5时30分。)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同位交流。(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课文第3、4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3。) 找出选文中的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并分析其作用。 文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杨利伟和送行的人们;人们为英雄杨利伟送行。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作用:天气的寒冷和人们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人们对英雄的崇敬。(意思对即可。) 排比。)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