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树林和草原》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177399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树林和草原》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2课《树林和草原》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2课《树林和草原》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2课《树林和草原》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树林和草原》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树林和草原节次第2课时备课人授课时间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写景的语言特色。2、学习写景顺序。过程与方法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写景的顺叙及写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教 学 重、难 点1、学习写景的语言特色。2、学习写景顺序。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朗读课文二、研读课文1、结合“思考与练习二”,体会作者善于抓住特征描写大自然的特点。表示时间的语句景 物特 点黎明时候草、树枝清新、湿润在阳光底下空气(橡树林红光)虽然凉爽,但炎热已逼近太阳越升越高草、空气、橡树、水泡、丛林四周的一切空气新鲜清爽,景物欢快明亮黄昏来临了晚霞、雾气、树木、丛林、星、

2、干草垛景色变换,空气清新夜幕降临了丛林、月光、灯火温馨2、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是否属于纯客观的?是否做到了情景交融?作家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是冷漠的、纯客观的,而是融入了主观的情感,使自然也染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如黄昏来临时,猎人带着疲倦快步回到有蜡烛、有饭菜的农舍,作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喜悦和蓬勃的活力。三、概括中心本文按时间顺序,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俄罗斯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充满了生活的喜悦、蓬勃的活力,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四、品味语言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在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视觉:你的脚印在白露沾湿的草上留下绿色的痕迹触觉:你用手拨开濡湿的树枝,夜里蕴蓄着的一股暖气立刻向你袭来嗅觉:空气中到处充满着苦艾的新鲜的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甘香听觉:这时候一辆大车轧轧地响出;你后面传来镰刀的响亮的铿锵声。2、托尔斯泰赞叹屠格涅夫的景物描写说:“只要他描上三笔两笔,自然景物就会冒出芬芳。”五、写作特色1、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条理清楚2、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的观察和描写景物六、课堂拓展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家乡或学校的自然风景板书计划 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