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桃花源记 教案(鲁教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111037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5桃花源记 教案(鲁教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25桃花源记 教案(鲁教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25桃花源记 教案(鲁教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25桃花源记 教案(鲁教版七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25桃花源记 教案(鲁教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5桃花源记 教案(鲁教版七年级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基本的文言句式,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过程与方法1布置预习,重点讲解。2点拨法、讨论法、诵读法、问答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2认识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在当时背景下的现实意义,以及人民希望过安宁、和睦、平等、自由的生活的心愿。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掌握文章中基本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的文言句式。2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难点1认识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思想,学习本文的记叙方法。2课文中的生字

2、词和文言的句式。疑点1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简介,作品风格和这篇文章的背景。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第l课时教学派程设计教学步骤(第1课时)板书设计1字词垂髻(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2行文思路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2课时)练习设计1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成语写一段话。辅导练习提示: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字数100字左右。教法探讨1指导学生当场背诵课文,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多次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对“故事”作一定分析,激活学生形象思维,可以轻松地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熟练背诵课文。2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来探究故事情节,品味陶渊明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同时,重点讲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社会的思想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