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需要 动机 价值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709893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需要 动机 价值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章 需要 动机 价值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章 需要 动机 价值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章 需要 动机 价值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章 需要 动机 价值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需要 动机 价值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需要 动机 价值观(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第一节 需要、动机和价值观概述,一、三个概念及分类,(一)需要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的分类,(1)按起源分类 自然需要:吃喝拉撒、睡觉、运动 社会需要:求学、交往、审美、道德、自尊(2)按对象的性质 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二)动机的定义,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从事某项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激发产生某种活动。 指向功能:使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者是对象。维持和调节功能:使得活动能够持续下去,动机的分类,1、根据引起动机的原

2、因 外在动机:指活动动机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是追求活动之外的某种目标 内在动机:指活动动机出自于活动者本人并且活动本身就能使活动者得到满足。,动机的分类,2、根据动机的起源生理性动机:以个体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以人的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交往、成就),(三)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信念:是人对于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理想:是符合客观规律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二、动机、需要和价值观之间的联

3、系,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从价值观和动机的关系来看,价值观主要是通过对外在诱因的价值评判而起作用。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四、动机的最佳强度与动机冲突,(一)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又称“倒U曲线”,是指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四、动机的最佳强度与动机冲突,(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四、动机的最佳强度与动机冲突,(三)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指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时而产生的冲突。 双避冲突:指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

4、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时而产生的冲突 趋避冲突:指个体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又必须做出选择而产生的冲突。 多重趋避: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趋避冲突常常表现出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的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第二节 学习动机与教育,【放松想象训练】10年后我的一天,一、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如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由好奇而来,强化成功体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好胜心、进取心)(由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而生)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或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如虚荣心)。,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实施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5、适当开展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