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乡愁》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7)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072643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 《乡愁》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7)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2 《乡愁》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7)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2 《乡愁》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7)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2 《乡愁》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7)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2 《乡愁》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7)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 《乡愁》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 《乡愁》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乡愁教 学 设 计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七年级2、学 科: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3、课 时:一课时4、课 题:第十四课乡愁5、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搜集余光中有关资料及有关乡愁的诗句文章,培养学生搜集历史材料的能力。(2)教师准备:教师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及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依据学情、教材和课标要求,进行准确而有效的教学设计,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情感的熏陶,然后制作ppt演示文稿,为学生直观形象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 二、教学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七年级下册第14课乡愁三、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乡愁是语文版

2、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所选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为具体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编排的。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点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四)教学难点联想想象,体会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五)课型:教读课四、教学方法:(一)学情分析

3、: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初一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二)教法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诵读法(这

4、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联想法(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三)学法余光中的乡愁诗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我将结合教学中的四大模块,听读、朗读、品味、迁移,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力争能通过这四个环节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自制课件、课本等。(五)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点拨: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

5、的名篇。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有关乡愁的诗句。同学们可以说一两个吗?交流:大家熟悉的李白的静夜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剪不段,理还烂,是离愁,别有一班滋味在心头”。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导入: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今天我们

6、来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思乡之作乡愁。板书:乡愁余光中(二)简介作者 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余光中?不要求学生介绍得很全面,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超过他。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诗歌,交流朗读诗歌该注意哪些方面? 感情基调、语速、节奏、重读2、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在划分诗

7、的重音时,对于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意象,一般要重读,另外,对这些意象加以修饰的词语,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形容词也应该重读。3、学生集体朗读,自评。(对于节奏和重音提出朗读的问题或优点,强调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提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采用自由提问式,让学生无拘束回答,学生应该容易明白。 教师补充: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要用忧郁深沉的感情,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重音。 4、听示范朗读,并投影出诗节奏、重音的划分。5、学生自由诵读、体味作者感情. 朗读提示: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

8、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6、个别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进一步体味诗歌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体味每一节的感情 第一节:稍平淡,回忆 第二节:增加遗憾的语气 第三节:深深的失落和哀痛 第四节:表现而今的惆怅7、全班有感情地再次朗

9、读。 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深情朗读,我们体味到了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四)品味语言,鉴赏诗歌 点拨: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课堂上也弥漫了浓浓的乡愁。通过朗诵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明确: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小时候

10、(少年)母子分离 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 家愁 后来(中年) 母子死别 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国愁3、乡愁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诗人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乡愁的?明确: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将抽象的情绪化物化了,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邮票写信可寄家愁,母子深情(浓烈) 船票乘船可解相思,夫妻恩爱(热烈) 坟墓生死悲痛,哀思难诉(巨大) 海峡海水无尽,思乡哀愁(深沉)4、思考:“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

11、们找找看诗歌中形象的前面都用了哪些修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果?学生思考、讨论并明确:这是正语反说,“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五)归结主题,学习写法1、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

12、形象(意象) ,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2、乡愁诗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3、想象或联想是诗歌创作中最基本的要素,下面请同学们模仿乡愁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抽象概念想象方式就下面的词

13、语任选一个词语,做一些想象练习。请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以“乡愁 、思念、幸福、 记忆 、童年”为本体写一写与诗句相似的句子,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教师小结学生练习并举例: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那根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雨中的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乡愁是秋天的落叶,飘飘悠悠,飘到何时愁方休。4背诵全诗这首诗,诗人借助四个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乡愁,子思母念,乡愁可人;夫妻爱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愁绪祖国,着笔惊人!如此动人的乡愁曲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再去读一读,并把它背下来。(六)拓展延伸,比较阅读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

14、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并明确,教师补充:相同处: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 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不同处: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七)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通过对诗

15、歌的品析,看得出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诗人在从母亲到外遇中写到:“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魂仍然萦绕着那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不啻于泣血的悲啼,含泪的呼唤!“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揪扯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就让故乡的云捎去我们对台湾同胞、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媒体播放歌曲故乡的云)。(八)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诗。2、仿照这首诗,写一首题为童年的诗歌。六、板书设计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家国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