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阿长与山海经 教案3(鲁教版七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027527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 阿长与山海经 教案3(鲁教版七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7 阿长与山海经 教案3(鲁教版七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7 阿长与山海经 教案3(鲁教版七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 阿长与山海经 教案3(鲁教版七年级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目标:1、学习围绕中心选取几件事刻画人物的写法。2、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3、掌握文中一些生动活泼的词语。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德育目标:1、体会作者缅怀与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2、感受长妈妈的人品。3、学习鲁迅从小就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学习围绕中心选材,选材要详略得当。【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从生活现象中挖掘深刻的主题。【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他童年时期难忘的生活:百草园令人难忘的乐园、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

2、阿长讲的美女蛇故事。阿长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反映他童年值得缅怀与思念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并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有哪些异同。二、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生字生词。2、文章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3、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先生对她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从文中找出)4、阿长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三、合作探究:1、生字正音:憎恶(zng w) 疮疤(chung b)霹雳(pl)震悚(zhn sng) 诘(je)问 2、先由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再互相交流,最后教师再予以归纳。明确:本文围绕长妈

3、妈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介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外貌及其性格特点。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姓名用了别人名字的保姆,可见其地位是何等卑微。她喜欢切切察察,爱饶舌,睡觉姿势不雅,占床等都是略写。懂得许多规矩,繁琐的礼节,迷信等内容则详写。第二件事向我讲长毛的故事。写的较详。第三件事写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这里没有详写长妈妈怎样给我买来山海经这本书的,重点写我如何喜欢山海经及其他好书。这件事写的详细。这样安排与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3、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的词语。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新的敬意 分析:阿长是一个没有姓名的保姆,大家是用别人的名字来称呼她的。“我

4、“起初对阿长的看法:“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她喜欢切切察察,低声絮说,还竖起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点着鼻尖。向母亲告“我”的状。她粗俗:睡觉时在床中间摆成个“大”字,一条胳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我”所不耐烦的是她懂得许多规矩:除夕夜教“我”新年第一天如何说祝福的话、吃福橘等繁琐的礼节,让“我”如同受磨难一般。还有许多麻烦事如:有关死人、生孩子、拣饭粒、晒裤子的竹竿等。虽然愚昧无知、落后陈腐,但却很善良。让“我”对她产生空前的敬意的原因,是她常对“我”讲“长毛”。拿人头当饭吃、拉小孩去当长毛、女人脱裤子敌人的炮就不响了。她肚子里装满了故事,“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我

5、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却不料她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对幼小的“我”具有很大的诱惑,实在是深不可测。使我对她的感情由厌恶到赞叹。“我”对山海经的渴望,以致于念念不忘,没有人愿意替我买,作为保姆的长妈妈却帮“我”买回来了,满足了孩子内心强烈的愿望。“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发生了大的改变,产生了新的敬意。这本书给鲁迅先生留下的印象和影响是极深的,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成美好的祝福。4、长妈妈与山海经本无任何关系。看到“我”对山海经的念念不忘,就来问是怎么一回事,在“我”看来,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既然问了,也就对她说了。当听到长妈妈说“三哼经”买回来了的时候,“我”全身都震悚起来了。一位没有姓名、满肚子繁琐礼节、大字不识的、连山海经都说不准的保姆,居然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又怎能不使“我”对她产生新的敬意,反映了她虽然粗俗却很细心。她给“我”买的山海经虽然粗拙,但却是“我”最心爱的宝书,成了“我”喜欢读书的启蒙。四、课堂小结: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怀着诚挚的感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纯朴善良的农村妇女的形象,抒发了对她的思念。鲁迅认为长妈妈与山海经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长妈妈就没有他渴望已久的山海经。 作者对长妈妈感情的变化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达到高潮的。五、课后拓展:你对本文还有什么疑问或自己的看法?请谈谈。作业布置:配套练习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