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江》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013273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94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长江》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1《长江》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1《长江》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1《长江》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1《长江》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长江》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长江》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请欣赏,歌曲长江之歌,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 江,郭 风,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 3、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4、在朗读中领悟作者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散文诗,诗体的一种,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篇.散文诗不分行,也不一定压韵;语言高度凝练,内容跳跃性更大,具有一般诗歌所

2、要求的意境.,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写作背景,郭风:1917年生,当代作家。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和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作者简介,一、听写生字,检测预习,浦(p)口 曙(sh)天 吹拂

3、(f) 舢(shn)板 驳(b)船 堆栈(zhn) 穿梭(su) 粼粼(ln) 瑰(gu)丽 千年万载(zi) 哺(b)育 湖泊(p),检测预习,二、解释词语。 容光焕发: 粼粼:,脸上放出光彩。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水的明净。,理清结构,长 江,1-2 描写长江美景,3-6 抒发对长江的赞美之情,7-8 照应开头,高唱赞歌, 点明主旨,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的祖国的赞歌。,中心句:,合作探究,1、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只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 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

4、强调长江是“古老”的?,1、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只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合作探究,因为文中写的是新中国诞生不久后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成果,这是新时代的开始,而长江作为母亲河是祖国的象征,长江的黎明就是祖国新时代的象征。 不是。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祖国祖国新时代的象征,合作探究,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我们的民族是古老的,因为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新中国诞生不久,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民族焕发了青春。作者对此变化充满着兴奋和激动。文中强

5、调“古老”,意不在“古”而在新生,突出的不是历史,而是今天的时代。,归纳总结,本文通过描绘长江江面及两岸的繁荣景象,歌颂了长江对祖国发展作出的贡献,表达了对祖国人民积极创造新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想一想,本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找出来具体说说这些修辞方法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有何作用?,拓展练习,搜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说一说,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一位华夏子孙的不懈努力和奋进,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谈谈你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