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5-32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5-32课(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张学区 四 年级 语文(学科) 上 册导学案设计课题:5.古诗二首 课时:第 1 课时 授课日期: 主备人: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时间预设】 交流 分 展示 分 检测 分 总结 分【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1、 自学提纲1.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2. 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3. 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
2、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4.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2、 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多诵读,悟诗情 三、感悟写法 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4、 达标检测反义词远-近 高-低 真-假 暗-明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从不同的角
3、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第二课时一、自学提纲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2. 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3.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2、 小组合作1. 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2. 汇报小组学习情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情感因素。 三、感悟写法 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作者先叙事,后写景,寓情于景。整首诗无一字写“游”,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身影。这种影随人移,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每两句都构成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而诗人的风格也如诗人描绘的对象一样朴实纯真。学习时要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 四、达标检测我知道题西林
4、壁的作者是()代诗人()。游山西村的作者是()代诗人()。苏轼、陆游的诗千古流传,你还知道他们写的哪些诗?板书设计: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议论) 【课后反思】西张学区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 上 册导学案设计课题: 6.爬山虎的脚 课时:第 1 课时 授课日期: 主备人: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使用人: 【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茎、柄、蛟、均、匀。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观察、分析字形结构,正确书写11个生字: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逐。3、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
5、想”等词。4、读通、读顺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5、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和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或得到什么启发?【重点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和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或得到什么启发?【时间预设】交流 分 展示 分 检测 分 总结 分【学习过程】一、 自学提纲自学提示一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自学提示二: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与同学讨
6、论: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爬山虎?自学提示三: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大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并讨论: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二、小组合作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组互相检查,通过“兵教兵”解决一些问题,并有意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进行反馈。三、展 示 四、达标检测达标训练一(1)用“”选择带点字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词语。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p p得那么jn yn( ), 没有 di重chn zhn (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n kn隙。(2)看拼音写词语。ybn ch jio hn j ( ) ( ) ( )zh jin xi xi
7、n( ) ( )1、学生自学,教师积极巡视,辅导个别学生自学,并有一定的时间保障。2、结合学生自学情况,解析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让学生提出,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出现的问题)课文第一自然段先写爬山虎_,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的_,第三至五自然段重点介绍了爬山虎的_。(投影显示)完成达标训练二。你从第一自然段的“满是”、“一大片” 中体会到爬山虎长的很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波纹,好看得很。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看到叶子很_,并感受到很_,作者从视觉上仔细观察并能捕捉当时的感觉,
8、及时写下来告诉我们,我们就像亲自看到了充满生命力的爬山虎。五、总结收获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课后反思】西张学区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 七 册导学案设计课题: 7蟋蟀的住宅 课时:第 1课时 授课日期: 主备人: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使用人: 【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15个词语,摘抄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过程,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
9、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时间预设】交流 分 展示 分 检测 分 总结 分【学习过程】1、 自学提纲1生自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要求:读课文的同时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上记号。思考:1.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叫窝、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为什么这里蟋蟀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3.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的住宅的,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有关段
10、落。4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蟋蟀建房的过程?说说每个层次的意思。找出描写蟋蟀建房的句子。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作者能够把蟋蟀建房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具体,说明了什么?5找出文中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蟋蟀比作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6.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2、 小组合作 在学习中遇到哪些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三、展 示 展示自学成果。 四、达标检测1抄写文中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2以我的住宅为题,用第一人称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3.蟋蟀的住宅有这么多的特点,现在就请大家用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注意我们刚才找的一些词语,如:倾斜的隧道、有多深、多
11、宽、出口、平台等等,看谁画得最漂亮。画完以后,把自己当成小蟋蟀,向同桌或朋友夸夸你的住宅。5、 总结收获说说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课后反思】西张学区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上册导学案设计课题: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课时:第 1 课时 授课日期: 主备人: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使用人: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重点难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时间预设】交流 5分 展示 10 分 检测20
12、 分 总结5 分【学习过程】一、自学提纲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二、小组合作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
13、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三、展 示 (可以简写)四、达标检测五、总结收获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课后反思】西张学区 四 年级 语文(学科) 上 册导学案设计课题:9、巨人的花园 课时:第 1 课时 授课日期: 主备人: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使用人: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重点难点】1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学习过程】1、 自学提纲 1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