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重点段落

上传人:luoxia****01807 文档编号:67010868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重点段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重点段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重点段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重点段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重点段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重点段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重点段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爬山虎的脚生长的地方墙上,房顶上1叶子的特点:嫩叶嫩红-娇嫩可爱大叶嫩绿-引人注意;一顺儿、均匀、漾起波纹(2)脚的特点:初生:枝状如细丝向上爬:触、变、巴、拉、贴离墙萎,触墙活(35)-抓住特点观察细致7.蟋蟀的住宅总起-因住宅而出名1住宅的特点住宅的选址外部的特点内部的特点-安全舒适(26)如何建造住宅动工时间怎样挖掘不断修整-精心修剪79-非凡的才能;伟大的工程 课内重点语段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

2、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1. 蟋蟀建造住宅选择地址的条件是什么?2. 蟋蟀出来吃草时不吃洞口地方的那丛草的原因是什么?_3. 选段是按照_的观察顺序写的。4. 从选段中找出两对近义词(二)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

3、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1. 蟋蟀随着什么把洞加深加固?_2. 你从哪看出蟋蟀长时间整修自己的住宅?_3.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_.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假说的提出因病住院-观察世界地图惊人的发现-不可思议地吻合大胆假设-大陆漂移假说认真观察(15)假说的验证请教专家-肯定了假想亲自考察-广泛查阅资料提出假说-震动地质届-不懈论证(68)善于发现,勇于求索课内语段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

4、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详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1. 练习上下文理解“静谧”一词的意思。_2.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_3. 魏格纳偶然发现的两个地方为什么形状吻合?_二、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

5、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1.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_2. 浩如烟海一词体现了魏格纳所经历的_;表现了魏格纳的_精神。3. 魏格纳发现的一个重要的证据是什么?_4.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_9巨人的花园巨人外出-春花 夏

6、树秋果 冬雪-四季如画巨人回来-赶走孩子砌起围墙-只有寒冬巨人醒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快乐要和大家分享幸福就会永驻心房课内语段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1. 联系上下文理解“瑟瑟发抖”一词的意思。_2. 作业运用了哪些词语具体写出了天气寒冷?_3. 哪些语句具体写出春天来了?_4.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_5. 巨人为什么感到“今年的春天这么冷,这么荒凉

7、”?_10.幸福是什么十年前-三个牧童清理老泉-互相约定寻找幸福 十年中-给病人治病-恢复健康做过很多事-对别人有用耕地种麦子-养活很多人-生活经历不尽相同十年后-再次相聚 畅谈幸福对人有益快乐自己课内语段“你们知道这十年我做了些什么?”第一个青年说,“我们分手以后,我就到一个城市里去了,进了学校,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是一个医生。”“你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另外两个问他。“弄明白了,很简单。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我,”第二个青年说,“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

8、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那么你呢?”他们问那个留在村子里的同伴。“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这时候,又是突然之间,那位姑娘又出现了。她没有变样,还是金黄色的头发,头上还是戴着那个白色的花环。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1. 这三个牧童十年中都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_2. 想一想第一个青年人给病人治病,当病人恢复了健康离开医院会说什么,做些什么?_3.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11 去年的树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

9、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向山谷里飞去。1. 这一大段话主要写了什么?_2. 春天来了,鸟儿回到这里看到的是什么?_3. 缩写句子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_4. 把下面句子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伐木人用斧子砍到了树。被字句:_把字句:_二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1. 这一大段中的两个“看”字,包含了鸟儿对树的怎样的感情?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