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70028 上传时间:2017-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报告(一)围绕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五年内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关于 20XX 年专题调研工作的安排,经济委员会抽调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在张俊昌副主席的带领下,从 20XX 年 X 月起到 XX 月中旬,先后到盘县、水城县和六枝特区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组听取了三县、区政府关于饮水安全情况的介绍,深入部分乡镇和饮水工程点上了解情况,与市水利局交换了意见。通过调查了解和综合分析,调研组对全市饮水安全情况形成了以下认识和建议:一、 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已得到极大改善饮水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1997 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其他

2、人饮和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了 114.8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渴望工程解决 40 万人、解困工程解决 23.33 万人、以工代赈工程解决 13.23 万人、饮水安全工程解决 38.27 万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五年内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市政府正在根据即将出台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10-2013 年规划的基本精神,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我市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到 2013 年底,全市农村饮水将达到国家规定的饮水安全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障率指标。实施饮水工程,推进了基本民生问题的解决,极大地改善了全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成绩的取得,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10 余年来先后实施的三项饮水工程都是全国性工程,都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行的。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饮水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为解决饮水问题提供了根本保障。从实施农村饮水三项工程以来,项目资金投入大部分来自各级财政。从 2009 年起,取消县级配套和群众集资,进一步加大了资金保障力度,减轻了基层政府和群众的负担。三是水利部门和乡村组织作出了巨大努力。四是广大农民群众付出了辛勤劳动。二、 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 在渴望工程和解困工程阶段,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善、运作失范等原因,造成了设施损毁

4、废弃,导致部分地方饮水问题解决后又重返困难的情况。(二) 落后观念制约工程建设和管理。目前,群众中依赖政府吃福利水的观念仍然存在,认为建设饮水工程是政府的事情,建设阶段不愿投资投劳,建成后不愿出钱买水,落后观念带来的实际问题,加大了项目建设和管理难度,项目运转的实际情况反映出经营理念不强。(三) 项目业主即实施项目建设的主体不甚明确,项目建成后产权归属不够清晰。目前,饮水项目实行水利系统垂直管理,少数乡村有不同看法,配合不够主动。水利部门承担项目实施责任,任务完不成或实施中出现非正常问题,将被追究,所以不敢将项目交给乡村实施。有的乡村对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对基层的不信任。饮水工程的投入主体,包括

5、各级财政投入和群众集资投劳,国家财政对饮水工程的投入是补助性质,项目不是单一投入主体,建成后产权归属不清晰,又导致了后续管理主体责任不明。(四) 项目建成后后续管理情况多样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供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各地管理方法不同,有的已探索出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不仅保证了正常供水,还形成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为供水工程的维护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但有的地方或者制度不健全,或者已建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有的甚至没有制度,供水秩序混乱,后续发展困难。三、几点建议(一) 做好适应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需要的充分准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原定用十年时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前

6、为五年解决,加快了饮水安全工作步伐,意义 重大,任务艰巨。据市水利局提供的资料,2005 年全市农村存在生活用水不安全人口为104.20 万人,经水利部核定为 46.24 万,到 2008 年底,解决了38.27 万余人。目前,按 2005 年口径,全市至少尚有 65.93 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按 2009 年口径,全市尚有 152 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要在今后四年基本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工作量比以往任何相同时段都要大得多,领导力量,用于实际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工作方法、管理制度都必须与之相适应,否则,我们将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二) 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主体,明晰

7、产权归属。鉴于国家财政对农村饮水工程投入资金系补助性质,所以,不宜笼统地将建成后的产权说成国有资产,建议根据不同情况明确产权归属。第一,规模较大、投入较高的骨干工程,成立县级供水公司,作为国有企业,负责项目资产管理,成为该项目产权所有者;第二,次于骨干工程、供水对象分布为同一乡镇两个以上村的项目,成立乡级供水服务站或供水公司,作为乡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项目的资产管理,成为该项目产权所有者;第三,供水对象为同一行政村范围的,成立村级供水协会,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项目资产管理,成为该项目产权所有者。在项目建设阶段,可以实行建管分离体制,以水利部门为建设主体,建成后移交给公司、站或协会;也可以

8、实行建管统一体制,由公司、站、协会直接承担建设任务,成为项目建设主体,由水利部门对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监督。(三) 出台全市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指导性文件,规范相关工作,努力形成领导有力、制度健全;责任明确、产权清晰; 市场运作、有偿使用;保障有源、自我发展;依法治水、违法必究的运行机制。(四) 统筹考虑和安排农村饮水和农业灌溉,推进水利建设全面发展。目前,农业灌溉缺水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建议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将更多的地方纳入国家烟水配套、灌区建设等项目。在有条件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发挥水利工程同时解决饮水和灌溉的综合效益。(五) 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小城镇普遍建立居民社区,开

9、展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饮水安全等公益事业和其它社区工作。原系农民户口的小城镇社区居民,同时具有社区居民和原住村村民的双重身份,分别享有相应待遇,履行相应义务。农村饮水安全调查报告(二)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X 月下旬,组织部分委员到伊山镇水厂、小伊乡水厂等地查看饮用水供水情况,了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并听取县水利局的有关情况介绍。现将调查了解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把它作为政府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按照“硬件过硬、管理到位、水价合理、水质达标”的要求,制定相关的规划,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

10、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作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提高了受益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至2012 年底,由水利部门牵头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采用地表水源集中式供水方式,共解决规划内 15 个乡镇 153 个行政村计36 万多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改善 10 万多人的饮水条件,铺设镇村管道 423.98km,村内管道 3419.04km。1、建立健全机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县政府连续多年来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列入政府 10 件为民办实事工程来抓,层层签订责任书。2013 年省委省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县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也作

11、了专项部署,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相关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加强协调与配合,水利部门作为主管单位,精心组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确保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开展,新目标的顺利实现。2、切实真抓实干,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长期社会系统工程。县政府及水利部门通过制定规划、加强管理、搞好服务、发动群众等各项措施,连续多年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工作重点,关注西部岗岭用水困难、东部盐碱地饮水困难以及小城镇集中供水等农村供水项目,建设了一批质量高、形象好的优质工程。“十二五”以来已完成省下达的 31 个行政村 7.8 万人饮水安全

12、任务。同时县水利部门从接管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以来,不断健全完善全县水厂管理机制,组建县云泰供排水公司,目前除伊芦水厂外,建成后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由云泰公司统一运行和管理,工程的运行效益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3、严格项目管理,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心工程,工程的实施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县政府及水利部门多年来想方设法,积极包装项目,主动争取上级支持,努力使各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管好用好国家和省专项补助资金,按要求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并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动员收益群众积极自筹,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13、,严把工程质量关。对规划的设计评审、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工程质量的监督、工程的竣工验收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监督,确保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质量。4、目标任务明确,全力以赴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省委省政府决定从 2013 年组织实施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省各有关部门相应出台了配套文件,明确提出到 2015 年苏北地区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乡镇覆盖率达到 85%以上;农村居民区域供水入户率达 90%以上。根据要求县政府及水利部门已委托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灌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132017 年实施规划 ,规划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年度目标任务,逐年逐步

14、实施。并出台了2013 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同步实施计划核查情况报告,提出了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核算了管道铺设及相应的资金投入,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做好了必要的前提准备。二、存在问题1、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较多。根据2012 年灌云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县目前仍有饮水不安全人口 42.54万人。其中:无集中式供水工程人口 9.6 万人; 过去已经解决供水问题的村组,由于管道老化漏损,又形成新的约 12.1 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地下深井水厂水位下降,增加约 20.8 万人饮水不安全。2、现有水厂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用水需求。我县乡镇自来水厂兴建时受条件所限

15、,建设规模不大,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生产用水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在用水高峰期,原设计供水能力已显不足,导致部分乡镇的农村生活饮用水不足,时常发生间断性供水。3、农村饮用水环境较差。一是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大部分农村的供排水、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二是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还很不到位。我县乡镇许多自来水厂的水源地根本没有设立保护区。有严重污染的企业排放的有毒有害物体,农民生活的垃圾、污水,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等都对周边地区水体造成污染,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三、几点建议1、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步伐。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先由住建部门按照区域供水

16、规划完成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再由水利部门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面比以往大,领导力量、用于实际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工作方法、管理制度都必须与之相适应。县政府要尽快提上议程,设立高层综合协调机制,出台有关政策,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协调部门间关系,形成工作合力。要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制定最合理的实施方案,依托现有水厂进行扩建、改建,辐射延伸供水管线,争取抓紧实施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努力提高农户安全饮用水的入户率,初步构建全覆盖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体系。2、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一是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根据我县水环境重要条件及水源保护要求,合理划定各乡镇水厂取水口的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二是抓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和示范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杜绝在水源地周边堆放垃圾和有害物品。三是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县水利部门要主动与环保、卫生等部门联系,通力合作,严格禁止在水源地附近发展高污染企业,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防止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