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qc成果2: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002274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度qc成果2: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1年度qc成果2: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1年度qc成果2: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1年度qc成果2: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1年度qc成果2: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度qc成果2: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度qc成果2: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发 表 人: 李 菲 发表单位:邯郸市邯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QC小组 2011年,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 邯郸市邯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QC小组,一、工程概况 邯郸市丛台区科技研发中心工程由邯郸市丛台区科技局建设,2010年8月31日竣工,总建筑面积24258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建筑物由一座主楼和裙房组成,主楼部分为地面以下1层,地面以上22层;结构层高:地下车库5.2m、一层4.5m、二层以上均为3.9m。外墙、内墙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规格为1901906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抹灰工程量约3326平方米。,二、小组概况,

2、1、QC小组成员简介:,2、QC小组活动统计情况表:,三、选题理由 1、公司目标要求: 在2010年公司年度质量管理规划中,制定了完善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标准,争创“安济杯”奖(河北省优质工程)两项主要任务。丛台区科研中心楼项目部针对签订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对主体、装饰装修各分部、分项工程、细部做法进行严格工程质量控制。 2、工程验收质量要求: 随着建筑工程中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大量使用,因为构造不合理和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墙体抹灰层常会出现质量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会发展扩大用户不满意。为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消除质量隐患,使整个工程能够顺利交付使用。在后期墙体抹灰装修过程中,控制加气混

3、凝土砌块抹灰质量已成为十分重要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强化企业质量管理观念,我们QC小组将此次活动课题定为“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四、现状调查及目标 1、现状调查 确定研究课题后,我QC小组对公司20072009年承建的邯郸市今日家园小区1号楼、阳光公寓6号楼等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施工质量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调查,作出验收合格率调查表:,对上表中各工程项目的调查显示,地下室防水卷材铺贴合格率较低,进一步调查显示,存在的质量问题统计如下:,根据上述调查数据统计表,作如下质量问题排列图,以供找出主要问题。,2、确定目标 从上面排列图可以看出,影响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

4、抹灰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墙体抹灰面层空鼓、开裂。QC小组对我单位20072009年承建的邯郸市今日家园小区1号楼、阳光公寓6号楼等工程中,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71.8%,85.3%,93.7%,100%,97.9%,69,13,8,4,2,空鼓、开裂这一项问题抽查统计显示,在抽查的981个点中,合格点为885个,合格率为90.2%。因此我们QC小组经研究,确定了本次QC活动的目标: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 3、可行性分析 3.1确定的目标值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统计基础上的,说明我们确定的目标值是合理、可行的。而且这次QC小组活动得到公司和项目经理部的大力支持,

5、能够确保QC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3.2 本次QC活动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小组成员分工合理,各司其职,并且小组成员都是项目部的技术骨干,施工经验丰富,QC小组展开活动前查阅了大量的施工技术资料,因此我们有信心实现本次QC活动研究课题目标。,五、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 1、原因分析 4月15日,我QC小组召集小组全体成员针对造成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空鼓、开裂的原因,从人力、机械、材料、工法、作业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实、认真的分析,见因果分析图:,加气混凝土砌块 墙体抹灰空鼓开裂,人,从上图可以知道: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空鼓、开裂的末端因素共7项,分别为: 1.1 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6、,造成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因抢进度而忽视了质量; 1.2 抹灰砂浆原材料计量不够准确,导致砂浆和易性差; 1.3 水泥砂浆拌合料中砂的含泥量偏大; 1.4 为增加砂浆和易性而调整配合比,水泥用量偏大; 1.5 操作工艺不当; 1.6 施工环境下自然风大,加速了砂浆的干燥,影响其强度的持续发展; 1.7 室外温度高,缩短了水泥的终凝时间,强度发展不均匀。,2、要因确认 根据7项末端因素,QC小组进行了要因分析,详见下表:,六、制定对策 根据确定的要因,我QC小组制定了对策,见下表:,2010年 6月1日,许景春 石月平,由技术人员跟班监督施工方案的规范操作情况。,使班组按编制的施工方案规范操作。

7、,由施工技术组重新编制施工方案,向施工班组交底,并跟踪检查。,操作工艺不当,3,2010年 4月20日,许景春 刘卫民,制定严格的材料进场验收制度,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准进场;材料进场后及时做复试试验,专人负责。,有效地控制砂的含泥量,减少造成不合格结果的潜在因素。,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同时及时做好材料复试。,砂子含泥量偏大,影响抹灰层间、与基层间的结合。,2,2010年 4月,常桂英 王洪森,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落实奖惩制度,提高操作人员规范操作的积极性。,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提高施工质量和进度。,加强培训,严格制度考核,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项目

8、部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抢进度轻质量。,1,时间,责任人,措施,目标,对策,要因,序号,七、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 针对要因:项目部奖惩制度不健全,造成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淡薄,片面的追求单位效率而淡化了质量标准要求。 对策实施: 1、4月16日,QC小组成员按其分工分别召开各工种职工座谈会、发放书面技术资料等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并进行成绩考核,做到了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2、4月18日项目部制定新的奖惩制度,制度细化量化并明确责任范围及责任人。极大地调动了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的工作积极性,为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组织保证。 对策实施二: 针对

9、要因:水泥砂浆拌合料中砂的含泥量超标,以及砂浆强度偏大。,对策实施: 由项目部经理王洪森负责,质量检查组长许景春、劳务队负责人刘卫民配合,对进入现场的砂子以车为单位作进场检查检验,不合格的砂严禁进入施工现场,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作业程序。 由李菲负责对搅拌机操作人员计量进行检查,确保严格按配合比计量,随时检测砂浆的稠度。 对策实施三: 针对要因:操作工艺不合理。 对策实施: 由技术组长石月平负责,质量检查员刘社保、刘海滨、李菲等配合,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有关工种进行技术交底,组织人员提前作好抹灰样板,明确有形质量标准,并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操作工艺程序施工,并对中间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10、第一步工序: 第二步工序:,第三步工序:,八、实施效果检查 1、5月25日,我QC小组对已施工的邯郸市丛台区科技研发中心工程的室内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空鼓、开裂问题进行了全面检查,统计数据如下表:,同时得出,影响自粘性防水卷材铺贴合格率的因素统计如下:,根据上述因素统计表,作出活动后质量问题排列图:,94,62,46,22,16,由以上排列图看出,通过本次QC活动,影响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的主要因素已经得到很好解决,墙面抹灰合格率超过预定的目标值95%。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受到业主和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小组对活动前、目标值、活动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

11、抹灰质量的合格率情况进行比较:,2、经济效益: 2.1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提高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合格率,直接经济效益: 提高合格率:97.1%90.2%6.9%;节约:水泥约12.3吨,砂子65立方,人工21工日; 整个工程(抹灰总工程量3326平方米)节约成本总计:12.3吨230+4865立方+12021工日8469元。,2.2 间接效益: 本次小组活动效果好,减少了因质量问题而返工拖延的工期,为后续工序的顺利完成、为邯郸市丛台区科研中心楼的竣工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人力效益: 通过本次活动,我QC小组成员质量意识显著提高,在团队精神、QC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上都有了很

12、大提高。小组自我评价表如下图:,4、社会效益: 提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质量,增加了甲方用户满意度,提高了公司的形象,为今后的市场开拓奠定基础。 九、巩固措施及标准化 1、巩固措施 在今后同类工程施工中运用本次活动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加气砼砌块墙体的抹灰质量。 2、标准化 我们将把这次QC活动经验继续完善,编制成在全公司执行的内部工艺标准,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在公司各项目部推广,提高同类工程的施工质量。,十、总结与今后的打算 1、取得的成绩 本次QC小组活动成功地解决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空鼓、开裂的问题,给我处在以后施工同类工程提供了有效的施工经验。 2、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施工工人技术水平差,对施工规范了解不够,导致施工队伍整体水平滞后,施工质量易出现较大的波动; 2.2 在管理方面,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奖罚力度不够,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深度不到位,管理过程中存在反复。 3、今后的打算: 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同时带动施工人员对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随着新工艺、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不断的出现,今后施工中遇到的新问题将会更多,我们将把此项活动坚持开展下去,开发新的课题,持续推动质量改进,为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赢得一席之地、尽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