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上传人:luoxia****01803 文档编号:66992654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雍熙二小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做到了以数学课程标准 为精神指导,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考查学生分析、估计、比较、审题、操作和灵活应用数学等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第一大题第(10)小题出现小小的失误。此次试卷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涵盖本册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各知识点分布较合理。 2、 试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 把知识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如:第一大题

2、中第8题某超市营业时间的计算,第9小题的填空中的填适当的单位,还有选择题、判断题、解决问题中都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通过考试就会明白我们的数学就来源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不会觉得考试无味,学习无味。 从试卷整体来看,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数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应用知识”的形成。对三年级数学难点的内容,在命题上都适当降低了要求,并且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避免过高要求。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老师和学生扎扎实实的讲透和学好“双基”内容,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体现了对学生学思考能力的考查。如,第一题(4)题

3、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估算的知识对数值的范围进行估计。第一题(10)题体现的是学生是否具有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能够灵活的根据周长的含义来进行判断。第二题(2)题考查了学生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又将知识巧妙的融进生活,让学生去理解,这一题型合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像这样的给学生自主思维空间的题型,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给考生创造思考的机会与空间,体现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观念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二、考试数据与分析本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有两个班,一班91人,平均分80.9分,二班77人,平均分73.9分。从答题情况分析主要成绩:1、基础知识掌握好。 从学生试卷上可以看出,计算题

4、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得分较高。从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说明学生对计算方法能很好理解,计算技能也已经基本形成;从学生的解决简单问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较强,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好。在平时的数学课上,教师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而且教师十分注重积极的情感、认真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 从试卷看,80%以上的学生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态度认真

5、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很多教师正努力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关注了学生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三、典型错例分析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学生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三、典型错例分析典型错例出错原因分析相应教学分析今后具体措施第一题、填空题第(8)小题,某超市营业的时间7:3022:00,大部分学生

6、把晚上(10)时填成(22)时。24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模糊,没有括号前面有晚上二字,导致后面会出现22时这样的错误。部分学生对时间感觉较浅,因为时间也是个抽象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到,缺少相应的生活经验,就很难做。再进行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了解4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关系和说法,然后再进行计算。第三题、认真思考,作出判断第1题,三(1)把一个西瓜分成5分,每份是它的1/5( )。学生判断是对的。这类的题在考前练习过,学生看似简单,但由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感受不多,没有注意平均分。教学时这种题练习过,学生没有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掌握意义,理解意义,才不会错。第六题、运用知识,灵活

7、解决。第(3)题,大部分学生只算得从35页看起。这道题比较灵活,学生没有想到要从下一页看起,没有加上1页,因此结果就得35页。学生不灵活是错误的直接原因,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能够灵活分析。教给学生思路的同时,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更重要。多培养多向、逆向思维能力。四、出现问题的综合分析:1、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发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文字、图表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能力;根据最初的问题情境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的能力都急需提高。2、

8、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养成(1)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计算时顾此失彼,面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2)对题中提供的原始材料、情境、信息,不能耐心解读、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帮助解决问题。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发现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往往在新课引入时比较注重,其实,每一个数学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来。是让学生简单面对理想状态的问题,不动脑筋的搬用公式、方法,还是将复杂情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我们引起思考的问题。(3)卷面中还是免不了有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做题目等我们俗称的低级错误。

9、可见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算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数学组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监测。五、今后的改进措施:1注重培养倾听意识和读题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运用能力。 课堂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方式和结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在面临一个问题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准“要我做什么”,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其次要进一步帮助学生自问“我该怎么做”,培养良好的寻求策略的意识,同时对自己相关的知识进行搜检;最后还要引导挑选“哪种方法好”,培养方

10、法最优化的意识。但是,这样的三步,仅仅作为一个解题步骤去灌输是不行的,它是一种思维习惯。应始终贯串于新授的活动过程中,还要在练习中作为训练的重点,帮助孩子如何根据题目的结构和信息选用合理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2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日常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概念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是我们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需要加强的是,在练习设计中沟通书本与生活的联系。减少枯燥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习题,增加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化,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对生活有更多更深入的

11、数学分析和数学理解。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数学化的方法。使学生善于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提炼出问题的本质,有效解决问题。3注重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激发、鼓励,发现学生的长处,增强学生的兴趣等正面引导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减少学习中“凑答案”的现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自己做出的答案作出合理的分析,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思维的严密性。4、在作业过程中,提出对书写分的一贯要求,要求学生认真作业从写好每一个数字开始。提倡学生将思考的依据写出来,该画图表示的要画图,该列出算式的要列在旁边,该有推理或验证过

12、程的都要有过程展开。5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练习教学 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精选一些典型例题和习题进行思维训练。我们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提供一些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发挥来解决的习题,如开放题、探索题、操作题、阅读理解题等形式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作为平时练习教学的题目。无论何时的练习教学均应处理好学生独立练习与学生合作练习之间的关系,要重视通过学生合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6教要面向全体学生,学要积极主动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实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发展的教学目标。重视培优,更应关注补差。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班的学情,选择好教学内容,合理地确定教学的起点和进程。课外要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满腔热情地关心每一位后进生,让他们尽快地跟上其他同学,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主动开动脑筋、大胆探索、讨论与交流,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先要努力克服,自己努力但不能解决时要及时请教,保障学生顺利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刘刚2013-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