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原理市民社会需求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978935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哲学原理市民社会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法哲学原理市民社会需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法哲学原理市民社会需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法哲学原理市民社会需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法哲学原理市民社会需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哲学原理市民社会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哲学原理市民社会需求(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家庭到市民社会,家庭作为自由的一个环节,以下三种方式对个体的自由做出贡献:第一,爱构成了与生死斗争相区别的爱的相互承认形式;第二,它给人格和认同的维持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共同体;第三,对家庭的使命感使人能克服个人自私任性的欲望,而更好地筹划自己的生活。 家庭是自然的精神统一体,家庭成员之间以非功利的爱和关怀态度相互对待,当个人成长后,离开了家庭的襁褓,成为独立的个人后,相互之间就由爱的关系转向策略地相互利用,这样,自在的伦理统一性丧失了。这时起作用的原则不是无私和爱,而是特殊性和自利原则。这就由家庭过渡到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概念,市民社会是家庭和国家之间的中介,作为个体特殊性需要实现的场所。 市

2、民社会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它的形成依赖于国家为它提供条件。 市民社会的普遍性是以特殊性的相互依赖为条件实现的。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人不过是实现他的目的的手段。“特殊目的通过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时的同时,满足自己。”(182节)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来自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影响,市民社会本质上就是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劳动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古代的市民社会概念,“市民社会”( civil society) 最初 的含义指政治共同体, 特别是古希腊时期所特有的城邦国家。后来西塞罗用它表示“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随着古希腊城邦国家的衰

3、落, 到古罗马时期这一概念逐渐失去了它的实体性内含。但作为自由和平等的公民结合而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这一层含义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并成为维护公民在政治上自由、民主、平等的一种理论资源。 这一市民社会概念与共和主义联系在一起。,近代的市民社会概念,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源于洛克的学说。洛克将市民社会视为从自然状态经过订立契约而形成的文明社会。 社会先于国家而存在, 国家只是处于社会中的个人为达致某种目的而形成的契约的结果。市民社会是以一定的法律秩序所维护的个体私有制社会。 亚当斯密是黑格尔的直接思想先驱。他要解决的核心是如何不借助于国家的强制自发地形成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他发现,人的自利心和市场

4、的相互结合可以成为替代国家的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分工和交换,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可以自发地实现人类的普遍福利。黑格尔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在现代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门科学,它的目的是要在无数偶然的特殊行为中找到规律性和合理性, “发现这种必然性的东西就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这门科学使思想感到荣幸,因为它为一大堆的偶然性找到了规律。”(205),市民社会的两大原则,特殊性原则: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人的物质需求的内在必然性和任意的偶然性的混合,是市民社会的原则。 普遍中介原则:每个人作为需求的个体,都是与他人相关的,他必须通过他人的中介肯定自己,并实现自己愿望。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和互为中介,

5、就是市民社会的重要特征。 “个别的人,作为这种国家的市民来说,就是私人,他们都把本身利益作为自己的目的。由于这个目的是以普遍物为中介的,从而在他们看来普遍物是一种手段。所以,如果他们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只能按照普遍方式来规定他们的知识、意志和活动,并使自己成为社会联系的锁链中的一环。”(187节),市民社会理论的意义,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一方面,它揭示市场和资本主义的合法性,肯定了个人的欲望和利益的合理性,在哲学上为自由主义提供了合法性辩护。另一方面,它对市民社会的矛盾和反伦理性做了充分地批判,又成为资本主义批判和马克思的直接思想先驱。 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与黑格尔具有相似之处。他

6、们都有过政治经济学时期,都把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解资本主义的主要理论工具,都把市民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矛盾的焦点,都坚持内在论的批判立场,即在历史之中把握其自身的矛盾和趋势。但是,他们在资本主义的出路上的看法是不一样的。黑格尔是改良主义者,主张以他所谓的伦理或普遍国家来超越自由资本主义,马克思主张通过革命和共产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辩证性,在黑格尔那样,市民社会是辩证的,相互矛盾的现象,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这一辩证性都与市民社会的二大原则有关。市民社会的积极性:1、市民社会是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差异性阶段,是从实体性的伦理同一性向普遍的伦理共同体过渡的中介阶段。2、市民社会是现代世界中形成的,现

7、代世界第一次使特殊性或个体的解放成为可能。3、市民社会是个体普遍联系的中介。虽然主观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是绝对的目的,他人对他来是纯粹的虚无。但是,如果他不与他人相联系就达不到目的,在市民社会中人们互为目的,在满足他人福利时,也满足自己的福利。(182节、184节),市民社会的辩证性,市民社会的非伦理性:1、在市民社会,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人看来都是虚无。2、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把他人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3、在市民社会是一个偶然性支配的领域,“在这一基地上,一切癖性、一切秉赋,一切有关出生和幸运的偶然性都自由地活跃着;双在这一基地上一切激情的巨浪、汹涌澎湃。4、偶然任性和

8、主观偏好的泛滥,引发欲望的不断翻新。 5、分工和专业化导致人的技能和能力的片面发展。总之,在市民社会中,人的需求的满足,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等都是通过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对抗实现的,其结果是“市民社会在这些对立中以及它们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既提供了荒淫和贫困的景象,也提供了为两者所共同的生理上的和伦理上的蜕化的景色。”(185节),市民社会的内容,市民社会由三个方面构成的:“第一, 通过个人的劳动以及通过其他一切人的劳动需要的满足,使需要得到中介, 个人得到满足 即需要的体系。”(经济系统 )第二, 包含在上列体系中的自由这一普遍的现实性 即通过司法对所有权的保护。(司法)第三, 通过警察和同业公会

9、, 来预防遗留在上列两体系中的偶然性, 并把特殊利益作为共同利益予以关怀。 简言之, 黑格尔认为, 所谓的市民社会, 就是指单个独立社会成员的联合体, 这个联合体是通过成员的相互需要, 通过保障成员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的法律制度, 通过维护他们的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来的, 与伦理国家相区分的外部国家。,需求体系,每个人都有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作为特殊性的重要内容有着实现的权利。现代生产和交换体系的作用在于为满足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机制。 人的需求的满足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是以现存物来满足需求,二是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的需求。黑格尔特别强调劳动的意义。通过劳动的中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虽然欲望

10、和需求的内容是主观的、特殊的,但其结果中却蕴含着普遍性的因素。虽然在需求体系阶段,市民社会还停留在知性阶段,即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外在的,但是,通过市民社会的相互依赖,人类已经超越了动物生活的直接性阶段。(第189节),需求体系与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在现代世界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从个人的主观需要满足和谋利活动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因而,满足了我们理智的需要。所谓理性就是相信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纯粹偶然的、不可理解的事物,而是有着可以理解的目的和意义的。表面上在市场中,一切都听任个人任性的摆布,而经济学“这门科学使思想感到荣幸,因为它替一大堆的偶然性找出规律性。” 但是,

11、如果政治经济学就是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全部知识,也就意味着不仅马克思的思想没有必要存在,黑格尔自己的思想的意义也大为削弱。根本原因在于政治经济学没有认识到市场作为满足人们特殊性需求的有效机制,包含着双重性:一方面是它是特殊性需要的调和,“这又是主观目的和道德的理智发泄它的不满情绪和道德上愤懑的场地。”189节,需求体系的三个环节,需求体系的三个环节:需求及其满足、劳动和财富,资本主义正是通过上述三者实现其自我维持和发展的。在这个意义上,政治经济学是现代世界所产生的科学,它试图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的规律,“即找出事物中发生作用并调节着事物的理智。”(204),需求,市民社会的起点是什么?黑格

12、尔认为是需求,需求的多样化和精致化是推动人们去行动的重要原因。人是劳动的动物,但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不仅在于人的劳动,同样也在于人的欲望和需求本身的特殊性。动物的需求是本能的、不变的,而人却能超越这种限制,不断地使需求多样化、专业化和精致化。这一过程对现代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的需求中,理智已经参与其中,需求已经多样化和精神化了,人类越是发展,其满足的需求愈来愈脱离动物的生理迫切性,具有了趣味性和社会性:“必须得到满足的,终于不是需要,而是意见了。”,需求精致化的双重性,需求的多样化和精致化具有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为了特异化的需求服务的手段和满足的方法也细分而繁复起

13、来了,它们本身变成相对的目的和抽象的需求。”(191)精致化需求已经主要不是在满足生理的需求,而是主要满足人的社会需求了。在这里人在一定程度了上摆脱了外在自然界的必然性强制或内在生理的偶然性强制,人的需求已经与人的自我理解发生关系。因此,这一过程包含着解放的因素。然而,在黑格尔那里,当伦理共同体最终实现之前,人类历史任何发展形式都是矛盾的,欲望的精致化也是如此。一方面,如果没有贪欲和虚荣心,人类就失去了不断改造其生活的动力,另一方面,贪欲和虚荣心当被资本利用时就会产生虚假需求和被操纵的人格。在差别的多样化和精致化中体现出来的自由是形式的,它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一方面,穷奢极侈,另一方面,贫

14、困交迫,道德败坏。”(195节),劳动的教化意义,黑格尔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是强调劳动的解放意义。他认为,劳动中包含着解放的环节,正是把人从动物的直接性需求中解放出来。劳动有两方面的意义,劳动通过作用于自然界,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人在自己消费中所消费的主要是人的产品,而他消费的正是人的努力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是生活的中介性活动,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中介,劳动具有经济功能。同时,劳动还有一项经常为人所忽视的意义,即劳动也是人类自我形成的教化过程。黑格尔把劳动视为实践教育,以区别于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塑造勤劳的习惯;第二,学会限制自己以适应物质过程

15、的需要和与其他人之间合作;第三,劳动通过训练可以形成普遍的技能。因此,劳动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是人自身的自我改造。,对异化劳动的批判,黑格尔不仅是较早从哲学上强调劳动重要性的哲学家,也是最早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哲学。现代劳动本质是高度分工的劳动,劳动分工也使劳动更专门化、简单化,并提出生产的效率,但是,现代工业劳动的抽象化和机械化也产生异化后果。“生产的抽象化使劳动越来越机械化,到最后人可以走开,让机器来代替他。”(193)黑格尔已经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矛盾:资本主义工业化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特殊劳动的细分和局限性也使劳动阶级的依赖性和贫困增加。因此,资本主义的劳动既是人

16、的解放,也是人的自我异化。,市民社会的财富效应,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黑格尔也认为,市民社会是一种辩证的运动,“在一切人相互依赖全面交织中所含有的必然性,现在对每个人来说,就是普遍和持久的财富。”(199)但是,市民社会虽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并不意味社会平等。平等和贫困问题是市民社会面临的重要难题。,财富的不平等,在抽象法部分,黑格尔强调,现代社会的特有的成就是确立了平等原则,但是,平等原则却不适用于市民社会的财产关系。市民社会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市民社会把每个人都作为独立的原子式的个人,但是,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偶然性影响,人的命运肯定是不一样的。社会的不平等内在于这一经济体系之中。用今天的话说,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人们的收入和财富取决于他的资本(先天的地位)和才能(后天的条件)“这种差异在特殊性的领域中表现在一切方面和一切阶段,并且连同偶然性和任性,产生了各人的财富和技能的不平等为其必然结果。”(211)市民社会不仅不取消社会不平等,而且把它提升到客观法的高度。(200),不平等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