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伦电子案例分析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4.50KB
约7页
文档ID:6697773
精伦电子案例分析_第1页
1/7

*ST 精伦的困境之谜及解析精伦电子简介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中国高兴技术开发区武汉光谷的一家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 1994 年, 公司类别属于通信设备制造业公司主营产品包括:电子广告媒体终端;电子伺服系统终端;二代身份证阅读终端;电子交易终端;电力终端;家庭媒体娱乐终端;导航定位终端等涵盖了:通讯、电力、传媒、三网融合、工业缝纫制造、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并提供各类产品的服务平台、系统及整体设计、运营方案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有三个方面,控制类产品、电子通信类产品、三网融合视听娱乐产品当年风光上市2002 年 5 月,集“中国第一家获准发行 A 股的全自然人公司”、“国内第一家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全额市值配售的上市公司”等众多光环于一身的精伦电子(600355),以“精益求精、精美绝伦”的公用通信终端设备龙头形象高调在上海 A 股市场上市,成 为 我 国 公 用 通 信 终 端 制 造 企 业 首 家 上 市 公 司 , 也是湖北省少有的几家高科技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注册资本为 9202.23 万元,募集资金 4.78 亿元,主要投向公用通信终端项目。

如今举步维艰上市八年来,精伦电子的投资项目几乎全部遭遇惨败,全靠募集资金和政府补助活到今天,并且自 2002 年派发过一次现金红利之后,连续多年既不分红又不送股阅读公司的年报后发现,公司只在上市之初的 2002 年,实施过每 10股派 4 元的分红方案,之后连续 8 年未进行分红派息即使在未分配利润最多,达 1.34 亿元的 2004 年,也未进行分红随后,未分配利润逐年被亏损所吞噬,直至今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6940 万元2002 年至 2009 年,公司累计亏损达 1.9亿多元;至 20010 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为-1.63 亿元2008 年度公司的净利润为-7723 万元,2009 年公司亏损-16688 万元,因2008 年、2009 年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精伦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戴上了“*ST”的帽子如果今年内精伦电子的业绩还不能扭亏,那么这家“*ST”公司就会被强制摘牌,从此退出主板市场交易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实际控制人张学阳也连续被福布斯评为“A 股非国有上市公司最差CEO” ,成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中唯一两年登上这个排行榜的 CEO目前公司经营惨淡,员工人心浮动,在亏损的边缘上苦苦挣扎。

公司转型至今未找到方向,项目换来换去,屡战屡败,主营业务收入也从上市时的 3.63 亿元下滑近一半至 2009 年的 1.89 亿元回顾精伦电子八年上市史,就是一个不断寻找项目、不断亏损、继续寻找项目、继续亏损往复循环的过程精伦走向困境的过程精伦电子走到如今的境地,不得不提到公司上市八年来经历的不断变更主营业务的艰难战略转型之路创立之初的精伦电子最早的定位为生产计费器、IC 卡,由于当时这类产品适销对路,很受市场欢迎,一度实现非常好的经济效益2001 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 2.95 亿元,净利润超过 8000 万元,全部来自公用通信终端及管理系统公司上市时募集资金约 4.77 亿元,几乎全部投向公用通信终端然而,市场行情变幻莫测上市以后,公司的电子通信类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由 3 亿多元下滑至 2006 年的 9848 万元,下降幅度达70%2006 年,全部 4.78 亿元募集资金使用完毕,产生的收益共计 2.6 亿元由于精伦电子的主营业务通信类产品收入逐年下滑,直至出现亏损公司开始了变更募集资本的投资项目,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之路:2005 年,精伦开始了第一次转型,开始把主业集中到税控收款机项目、二代身份证阅读机项目电子视频监控等新兴电子产品上。

然而变更募集资金投入的项目很是让人失望精伦电子预计,税控收款机将在 2006 年实现 2.88 亿元销售收入和 3055 万元的净利润,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将在实现 9400万元的销售收入和 1421 万元的净利润事实却是一个税控收款机产业化项目,投入 4998 万元,未产生任何收益;另外一个是二代身份证阅读机项目,投入3520 万元,仅产生 324 万元收益均以失败告终2006 年,精伦开始谋划向消费电子领域转型,选择车载导航系统GPS2007 年公司决定向以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的转型,当年精伦电子的GPS 产品的销售收入 4228 万元,实现利润 700 多万元,可以说有了良好的开端,公司员工也都对前景充满信心2007 年的董事会报告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车类消费电子产品会形成可观的需求2007 年是公司进入民用消费类产品市场的第一年,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并称公司“开始进入二次发展的良性轨道” 然而好景不长, 第二年,也就是 2008 年,精伦电子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经营业绩却开始下滑营业收入 3633 万元,实现利润 535 万元去年上半年则开始亏损,营业收入 1274 万元,利润-50 万元。

2008、2009 年,利润不断下降,公司两年连续巨额亏损,被上海证券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戴上了“*ST”的帽子今年,精伦电子公司董事会秘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GPS 市场竞争太激烈,利润又薄,公司将不再开发新产品,仅销售已有的几种产品,公司原是电子产品的全能型企业,包括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服务兼备现在看来这样一整套体系,精伦电子有些环节能力有限但我们的优势是技术,所以将其他环节弱化,突出设计环节” 由此看来 2007 年选择的以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的转型已经舍弃,精伦电子又开始新的转型,全面向方案设计、IT 服务方面转型以期逐渐从一个单纯的设备提供商,向平台提供商和服务运营商延伸开始了第三次转型这次转型能否成功目前尚未可知精伦电子近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ST 精伦的困境解析精伦电子公司上市八年来为何从一个人人心驰向往的好公司走向了面临退市窘境的“*ST”公司?我认为正是上市以来几次转型一步步把精伦电子推向了危机的边缘通过详细查阅公司的资料可知 08,09 年公司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并非偶然而可以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翻开上市以来精伦电子每年的年报,内容几乎都没有什么改变年年都是“去年是公司最困难的一年”,年年都是“今年是公司最重要的转型之年”之类的话公司上市以来不断转型,不断变革,积极谋求发展公司的出路,但是公司的转型措施真的解决了公司的困难吗?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表面上看公司的每次转型似乎都是面临这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的及时反应,是为了解决公司的困难,但是这些转型措施是否对症下药,是否是公司的出路呢?我认为正是这些转型措施的不当实施成为把精伦电子一步步推向为“*ST”主要财务指标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所有者权益 56175 63898 63207 631272 74905 74176利润总额 -16148 -7963 1005 208 -12111 254 4418净利润 22.7 -16688 -7723 691 -224 -11188 564 4477主营业务收入 15299 18862 25561 25046 14201 25730 36319主营收入增长率 59% -7% -26% 9% 64%净资产收益率 0.1% -41% 13% 1% 0.4% -18% 0.8% 6%基本每股收益率 -0.68 -0.13 0.03 -0.01 -0.45 0.02 0.18每股净资产 0 1.63 2.28 2.6 2.56 2.57 3.04 3.01股份深渊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下面我们先从宏观外部环境因素来分析精伦三次转型原因及导致转型失败的因素:1.从精伦电子第一次转型来看,原因是公司所处公用通信市场行情变化随着在“寻常百姓家”中普及,传统业务大幅下降,全国公用市场逐渐萎缩,上市以后,公司的电子通信类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公司因此把大额募集资金投资于税控收款机项目、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和视频监控产品项目,后来公司公告称因为税控机因为市场不成熟,无法全面推广,暂时停掉;二代身份证识别仪虽然做得不错,但目前不足以支撑上市公司的业绩需求由于各地市场已被地方政府部门指定厂家垄断,曾被公司高层大为看好的视频监控产品已彻底停产公司年报中董事会报告解释转型失败的原因是:1.由于公司集中于高中断产品,此类产品市场需求萎缩;2.是对转型艰巨性和困难认识不足,对产品储备、销售队伍建设、市场拓展不足;3.产品转型涉及新的市场格局,公司对分销系统的管理能力需要时间积累经验,公司人员组织构架不能适应转型需要2.面对第一次的转型结果出乎公司意料的差,公司的高层决策人员迅速决定开始第二次转型,再次变更主业,把公司主力产品明晰为行业产品和消费电子产品两条主线,全力进军 GPS 车载导航电脑市场。

但是这次仍然没取得良好的业绩,公司 2008 年的年报分析原因是:GPS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十个主流品牌仅占市场总量的 40%,市场还没有绝对优势品牌,山寨机众多,占据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尽管这些山寨机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但因为售价较低,而且部分产品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由于受国内山寨厂家疯狂倾销的影响,我国 GPS 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公司 GPS 产品销售全线萎缩,令人猝不及防,大量产品堆在仓库卖不出去,营业收入大幅下降3.如今,第二次转型再次遭受寒流公司的第三次转型正在进行中,公司明确了转型不能继续在产品层面调整,而应该深刻变革,进行产业转型,从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依靠销售产品获利,逐步向终端设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软件开发及服务、信息服务方向转变期望从一个单纯的设备提供商,向平台提供商和服务运营商延伸公司主营业务方向定为:1、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器系列;2、网络视频、电子交易、电子认证等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3、基于三网融合的视听娱乐产品等民用视频终端的方案设计;4、网络系统平台开发、运营这次转型的结果还未知,让人拭目以待二、下面,我们进一步的分析频频转型为什么会导致精伦陷入困境1.主营业务不突出频频转型致使精伦电子公司什么都做,但是什么都没做好。

精伦电子上市八年来三度转型,公司主营业务走马观花似的不断变化从最初的公用通信到税控收款机、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视频监控产品再到如今的三网融合视听娱乐产品等一系列产品可以看出公司的主营业务变化很快,非常不突出现在公司的主营业务究竟是什么,都让人感到十分迷惑,总体概括公司业务可以分为媒体终端和消费类电子,但是从精伦电子董事会秘书的介绍来看,公司的产品种类更多,而且不少产品是“试试看”投入市场,一旦发现经营业绩一般,就马上收缩战线、撤出市场主业不突出致使公司的投资范围广泛, 从公司年报来看,转型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很分散,公司不能投入主要的人力财力进行单一产品的研发,因此公司缺乏具有核心力的产品,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徘徊在多元化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同时精伦的这些短期投资行为不能给企业增加营业收入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利于树立知名的企业品牌和核心的技术力量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单位:万元2007 营业收入 2005 营业收入电子通信产品 6937 电子通信产品 13297控制类产品 5761 电子伺服系统 2774民用消费类产品 3632 其他 1652.成本费用的剧增公司每一次转型,改变主营业务和投资项目,都会使成本费用大大的增加,每一次转型后公司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更新固定资产,购买新的技术设备,改造原有的生产设备、引入需要的技术、管理人才。

同时,因为变革后公司自身技术、服务等的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