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沈洪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970632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沈洪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沈洪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沈洪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沈洪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沈洪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沈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沈洪(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 沈洪,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前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胃肠病学家处理的最常见急症,其年发病率约为50-150/105人,在社会经济状况低的地区最高。多数死亡发生在有显著伴发病的老年患者,尽管内外科技术的改善,多数死亡不可避免。死亡率在专业科室较低,这可能与技术发展无关,而是由于对治疗方案和指导原则的遵循。因此,指导原则有可能改善预后,并且可通过确定低危患者,最优化住院时间,从而可最大程度利用卫生资源。,建议的分级,A级 来自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的证据。 荟萃分析 B级 高质量的未接受治疗者的非随机队列研究。 高质量的病例系列报道。 C级 专家基于生理学、讨论研究、或一级原则的意见。

2、,定义,呕血是指呕吐鲜红色血液。 呕吐咖啡渣样物质是指呕吐变性的黑色血液。 黑粪是指排出柏油样大便。 便血是指经直肠排出红色血液,常是由于下消化道出血,但偶尔可因大量上消化道出血所致。有呕血和黑便的患者的出血一般重于单纯黑便患者(C级)。 再出血是指伴发休克(脉率100次/分,收缩压5mmHg或24小时血红蛋白浓度下降20g/l)的新鲜呕血及/或黑便。再出血应经内镜证实。,原因,约80%的病例可找到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表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医务人员,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入院患者应由胃肠病内外科医师与其他学科的会诊医师合作负责。内外科低年医师作24小时观察和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护理。,

3、入院安排,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收住入院或转诊到安全的环境。重症患者应收入重症监护室(ICU)。所有接受这些患者的单位应有昼夜的专业医护(包括急诊内镜)。,输血,必须有24小时输血服务。血库应备有O型Rh阴性血液以备急用。,内镜检查,应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设备。虽尚无显示诊断性内镜检查能降低死亡率的临床研究,但胃肠病学家的共识是,准确诊断出血的原因有助于治疗,以及治疗性内镜检查能改善重度出血患者的预后。大多数出血后入院的患者能安全地在早期进行择期内镜检查,最理想的是在入院后次晨,少部分患者需要急诊内镜检查。需要由有诊断和治疗经验的内镜医师轮值。在一些医疗机构急诊内镜是在较安全的手术室进行,在普通病

4、房进行似不恰当。轻-中度出血患者可在次日进行内镜检查,因休克或重度出血而要求急诊内镜检查的患者需要严密监护支持。,治疗方案,上消化道出血处理方案应分发给所有治疗这些患者的医师和护士(包括内外科、老年科、入院处、实验室和药房人员)。,记录,必须清楚记录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的详细事件,应有正式的内镜报告,准确描述具有预后重要性的条目和治疗方法。,处理,患者的处理由出血严重程度、原因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伴发病而决定。例如,对相对轻度出血的年轻患者可以较快出院,对有多种伴发病的重度出血老年患者应在加护病房中治疗(C级)。,图 1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流程,出血严重程度的评估,入院时将患者分为高危或低危组是重

5、要的。表2是Rocket定义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后的研究显示这一定义可准确预示死亡(A级)。这些因素包括: (1) 年龄增加:死亡率和年龄有密切相关性。40岁以下患者罕见死亡, 9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危险性为30%。 (2)伴发病:死亡几乎总限于有显著全身疾病的患者。这些疾病可因出血而导致失代偿。术后并发症较可能发生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并发症的数量以及严重程度与因胃肠道出血而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有晚期肝肾疾病和癌肿播散患者的预后差。识别和处理影响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疾病很为重要。,出血严重程度的评估,(3)休克:定义是脉率100次/分,收缩压8者伴有高死亡危险性(A级)。 肝病患

6、者的预后与肝病严重程度而非出血的处理相关。,表2 因急性消化道出血入院患者的 Rockall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评分系统,复苏,治疗中优先考虑纠正体液丢失和恢复血压。必须建立静脉内通路,识别伴发疾病并予以适当治疗,并进行血常规检查,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但目前尚无有关这方面的评分系统。轻度、中度和重度危险性的确定仍通过临床进行判断。正如以下所要讨论的,实际上出血和伴发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是容易进行的。与患者的日常处理相比,评分系统与临床试验更具有相关性。,复苏,轻度或中度出血: 脉搏和血压正常,血红蛋白100g/l。患者无显著的伴发疾病,多数小于60岁。这些患者住入普通病房,病情稳定者可饮水。每隔1

7、小时检测血压和脉搏,监测尿量。然后考虑进行内镜检查。若内镜检查无近期出血、静脉曲张、上消化道肿瘤的迹象,则预后良好,患者可以早期出院。随后的处理很大程度上由最后的诊断来决定,可能包括H.pylori根除治疗、抑酸药的使用以及关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建议。有持续小出血而无血液动力学受损的低危年轻患者未予进行内镜检查即出院是完全合理的。,复苏,重度出血: 患者常大于60岁,脉率100次/分,收缩压100mmHg,血红蛋白100g/l。多数患者将有显著的全身疾病。患者初次复苏后应即住院治疗,并进行密切监护。使用自动监护仪监测血压和脉搏、插导尿管和每隔1小时监测血容量。在有显著心脏疾病的患者,测定中心静

8、脉压可以决定是否进行静脉内液体补充。 初始就诊时的急诊血液检查有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尿素和电解质测定、肝功能试验、交叉配血和凝血酶原时间。,复苏,识别有显著肝脏疾病的患者是重要的,因为这些患者亦要特异治疗。 患者应禁食直至血液动力学稳定,然后进行内镜检查。,静脉通路和液体补充,在血液动力学受损的患者中,应于肘窝放置2个大口径的带孔静脉导管。无肝脏疾病的患者应输注生理盐水以达到脉率下降、血压和中心静脉压上升以及足够的尿量。 多数患者经输注1-2升生理盐水可校正血容量的丢失,若患者仍处于休克,需要使用血浆扩容剂,因为表明至少已丢失20%血容量。复苏足够的患者其尿量30ml/h,中心静

9、脉压为5-10cmH2O。,有以下情况者需要输血:,(1)出血过度:根据伴有休克的活动性呕血和/或便血来判断(表3)。在极度的情况下,可以给予O抗原阴性血。虽然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因为在标准的输血实验室可快速进行交叉配血。 (2) 血红蛋白100g/l。虽然有慢性贫血的患者在这一水平避免输血是完全合理的,对于急性出血的患者这一血红蛋白浓度是输血的合理指证。此时可有心排出量的改变,已证实ICU重病患者中死亡率与贫血严重程度相关。,表3 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体怔和液体补充,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对于出血量相对小的患者是半择期性的,而对于持续大出血患者是急诊性的。必须强调内镜检查只用于已经复苏的患者。理

10、想地,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应稳定,但在活动性出血患者这并不总是可能达到的。 临床上罕有要求进行急诊内镜检查,但应有相应的设备,若临床需要的话。重度出血患者在内镜检查时应放置气管内插管以防发生吸入性肺炎。,内镜检查有助于明确:,(1)出血原因:虽然较早的文献提示诊断性内镜不能改善预后,识别有静脉曲张、癌症和溃疡的患者是重要的。 (2)预后:正如以上所讨论的,内镜检查在评估进一步出血和死亡危险性中是重要的,应采取措施识别出血的部位,包括使用导管冲洗出血点、移除黏附的血凝块以显露内镜治疗的准确靶位。 (3) 进行内镜治疗。,内镜止血,内镜治疗的指证是: (1)食管曲张静脉出血。 (2)有近期出血迹象的溃

11、疡患者。不论是喷射状、渗血性活动性出血,还是无出血的可见血管或有血凝块附着的患者,均应进行内镜治疗(A级)。内镜检查显示溃疡基底洁净和溃疡内有黑或红色出血点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危险性小,不应进行内镜治疗,因为这些患者经保守治疗的预后良好。 (3) Mallory-Weiss 撕裂: 几乎总表现为自行止血,但偶尔需要内镜治疗以制止严重出血。内镜注射肾上腺素和加热治疗几乎总是有效(C级)。 (4)血管畸形:包括毛细血管扩张和胃窦血管扩张。最好的治疗方法可能是使用氩等离子凝固和热探头(B级)。可能需要多次治疗以达到完全止血。 (5)Dieulafoy病变:常难以诊断和治疗。其各种内镜治疗的效果尚无比较

12、性研究。皮圈结扎、注射治疗和热治疗均有取得成功的非对照性研究报道(C级)。,汇萃分析显示内镜治疗可减少再出血 率、手术需要性和死亡率(A级)。,注射治疗,使用一次性注射针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溶液。 于出血点周围的四个象限进行注射,然后注入出血血管,总共注射4-16ml。这一方法可在95%患者中达到初次止血,虽然再出血率为15-20%(A级)。几乎无证据显示加用硬化剂(STD,乙氧硬化醇和乙醇胺)可降低再出血率,而这些制剂可能引起威胁生命的注射部位坏死(A级)。注射无水乙醇于出血部位并不优于肾上腺素,并有穿孔的危险性。注射可直接刺激血凝块形成的制剂如纤维蛋白胶和凝血酶是有效的,但这些制剂不

13、容易得到。,热治疗,使用热探头和多极电凝(BICAP)以达到止血。激光治疗不再使用。热探头为20-30焦耳,重复使用直至达到止血和形成黑色区域。联合加压(填塞)和热处理以达到止血,这一方法与注射肾上腺素溶液一样有效(A级)。热探头是有效的,因为它包括有力的水喷射有助于移除其上的血凝块。BICAP的效果与热探头相似(B级)。一项关于溃疡出血的研究显示氩等离子凝固是有效的,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其作用。一项研究显示在大多数溃疡出血患者中,肾上腺素注射联合热探头以达到永久止血的效果并不优于单独肾上腺素注射。然而,在活动性动脉出血的患者亚组中显示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B级)。,止血夹,止血夹可用于出血

14、点,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颇好(B级)。止血夹对于大血管活动性出血尤其有效,但难以用于部位不易到达的溃疡。,药物治疗,经研究的非静脉曲张性出血(主要是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有3种:,抑酸药物,这类药物的使用主要是基于在酸性环境下血凝块的稳定性下降。血小板聚集需要pH6.0,而血凝块溶解发生于pH6.0。尚无令人信服的数据支持H2受体拮抗剂的使用。这些药物不能可靠和恒定地增加胃内pH至6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显示对溃疡出血患者有效益。诺丁汉的大规模双中心研究显示,在一次性静脉内推注奥美拉唑或安慰剂的患者中,奥美拉唑治疗组有较少的持续性出血内镜证据,但其他止点(包括死亡率)两组相似。Srinagar

15、的单中心研究显示在溃疡出血患者中,口服大剂量奥美拉唑组的再出血少于安慰剂组,需要输血的次数亦少。这一研究中未用内镜治疗。最令人信服的研究是Lau及其同事进行的大规模研究,显示奥美拉唑组的再出血率、输血要求以及住院天数均较少,这组患者具有死亡率较小的趋势,虽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溃疡大出血患者在内镜治疗成功后,建议进行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80mg 立即静脉推注后以8mg/h输注达72小时)(B级)。尚无研究比较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十二指肠、胃或吻合口溃疡患者。虽然尚无试验数据,然而建议对出血性溃疡患者进行这样的治疗是合理的,。,生长抑素,大剂量静脉内生长抑素可抑制酸分泌,减少内脏血流,所以理论上是吸

16、引人的止血药物。荟萃分析显示治疗有利(A级),但是多数研究的质量较差。目前,尚无足够的数据建议常规使用这些药物。,抗纤溶药物,荟萃分析显示止血环酸不能降低再出血率,但可减少对手术的需要,有降低溃疡出血患者死亡率的趋势。这一荟萃分析可能因为包括一项西咪替丁患者的死亡率十分惊人的大规模研究而受到不成比例的偏差。在建议止血环酸作为常规治疗之前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内镜检查后的处理,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内镜检查后必须密切监护和连续观察血压、脉搏和尿量。识别再出血和继续出血是重要的。内镜检查伴或不伴内镜治疗在4-6小时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以饮水和进食清淡食物,无数据支持这些患者需要延长禁食时间。 有以下情况者需要考虑重复内镜检查: (1)有活动性再出血的临床证据,表现为有新鲜的黑便或呕血、血压下降、脉率上升或中心静脉压下降。在一些患者中,大量再出血是不作重复内镜检查而予手术治疗指证,但在多数患者重复内镜检查以证实再出血是明智的(C级)。 (2)考虑最佳的初始内镜治疗。活动性出血患者作准确注射和热治疗有时十分困难,只能作次最佳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