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要点解读与监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970616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10.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要点解读与监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要点解读与监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要点解读与监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要点解读与监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要点解读与监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要点解读与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要点解读与监(1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 要点解读与监管,姜永基 南京大学 13901599265,2019/1/6,1,2019/1/6,2,2019/1/6,3,2019/1/6,4,2019/1/6,5,2019/1/6,6,2019/1/6,7,2019/1/6,8,2019/1/6,9,2019/1/6,10,2019/1/6,11,2019/1/6,12,2019/1/6,13,1.试验抽样 原则: 1) 按单位工程计算,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单桩静载试验试样数量不计入验收检测的抽检总数; 2) 具体的抽检数量遵循各种检测方法的规定; 3) 单位工程相近的地质条件,相同的地基类型、规格、设计要求、施工工艺

2、等地基基础作为一个抽检批次。验收检测的试样位置应在施工完成后随机确定,并应均匀分布,确定试样位置时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a.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 b.设计方认为重要; c.委托方认为必须选取; d.施工中有异常。,2019/1/6,14,2.仪器设备 1) 使用的计量器具均应在检定(校准、验证)的有效期内,性能符合相应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 2) 所用的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唯一性自编号,并在设备上标识 3) 专门的档案管理,包括采购、检定、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 4) 现场使用仪器的信息必须在检测报告中显示。,2019/1/6,15,3.检测人员 1) 所有检测人员必须持有地基基础检测岗位证书,并在岗位

3、证书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检测工作 2) 地基基础检测工程项目负责人应为检测工程师,检测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 3) 技术负责人具有建设工程类高级技术职称,持有检测工程师岗位证书,并通过地基基础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专项培训。技术负责人负责签发检测报告。 4) 检测工程师具有建设工程类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持有检测工程师岗位证书。检测工程师主要负责检测方案的编制、实施、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并编写报告。 5) 检测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可持有检测员岗位证书。主要配合检测工程师完成现场检测工作。,2019/1/6,16,4.备案与归档 1)检测单位在检测前应将检测方案(包含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和检

4、测合同通过监管系告知工程所在地监管部门。 2)检测方案应包含下列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设计参数、依据的规范标准、抽检方案(数量)、时间进度、机械设备和人工配置。同时还应明确需要委托方配合的现场试样制备(含桩头开挖、加固、处理),及场地平整、道路修筑、现场环境、供水供电等事宜的相关要求。 3)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合同、检测方案、检测报告、原始记录等应建档保管。,2019/1/6,17,2019/1/6,18,1.基桩检测方法选择 1) 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可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现场条件选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或高应变检测 2) 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单桩水平承载力分别采用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

5、验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3) 判定桩身完整性可选择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方法,包括钻芯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等 4) 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测。,2019/1/6,19,2.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验收检测 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静载试验: a)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 b) 施工过程变更施工工艺参数或施工出现异常; c) 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的; d) 新桩型或采用新工艺施工的; e) 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难以确定其影响程度; f ) 设计单位必须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工程或具体桩位。 2) 对已进行为设计提供依据静载荷试验、且具

6、有高应变检测与静载荷试验比对资料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法 3) 采用高应变法时,应同时评价桩身完整性。,2019/1/6,20,3、检测数量 1)灌注桩静载试验数量 采用静载试验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采用高应变法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10根(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5根)。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桩基工程,应适当增加抽检比例。 2)灌注桩低应变抽检数量 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0%(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20%),且

7、不得少于20根,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对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的工程,抽检数量还不应少于相应桩数的50。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桩基工程,应适当增加抽检比例。,2019/1/6,21,3、检测数量(续) 对于直径800mm的灌注桩,应增加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 3)预制桩承载力验收检测 对已进行为设计提供依据静载荷试验、且具有高应变检测与静载荷试验比对资料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法。采用高应变法时,应同时评价桩身完整性。 4)预制桩静载试验数量 采用静载试验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

8、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采用高应变法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10根(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5根)。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桩基工程,应适当增加抽检比例。,2019/1/6,22,3、检测数量(续) 5)预制桩低应变抽检数量 评价预制桩桩身完整性时,低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30%(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20%),且不得少于20根(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10根),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对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相应桩数的30(JGJ106-200

9、3规范规定不少于20%)。对于多节预制桩,采用高应变法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5%),且不得少于10根(JGJ106-2003规范规定不少于5根)。 6)抗拔、水平静载试验数量 对抗拔桩和对水平承载力有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2019/1/6,23,4.预制桩承载力验收检测 1)对已进行为设计提供依据静载荷试验、且具有高应变检测与静载荷试验比对资料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法 2)采用高应变法时,应同时评价桩身完整性。 5 .桩身完整性分类原则 桩身完整性的检测结果应给

10、出每根受检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桩身完整性分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1.地基检测方法选择 1)确定天然地基或处理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应选择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石地基载荷试验 2)评价岩土性状、地基均质性及施工质量可选用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钻芯法等。 3)处理地基从施工结束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2019/1/6,24,2.抽检数量 1)采用钻芯法抽检岩石地基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得少于6个孔,钻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孔芯样截取一组三个芯样试件。岩石地基特性复杂的工程应增加抽检孔数。当岩石芯样无法制作成芯样

11、试件时,应进行岩石地基载荷试验。对强风化岩、全风化岩宜采用平板载荷试验,试验点数不应少于3点。 2)天然地基、处理地基的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抽检数量为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的工程,每100 m2不少于1个点,3000m2以上的工程,超过3000 m2部分每300 m2不少于1个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3)复合地基(含增强体)应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方法进行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复合地基中的增强体还应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抽检数量分别为增强体总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处。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测,

12、同一条件下不少于3处。,2019/1/6,25,2.抽检数量(续) 4)复合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施工质量检测,采用钻芯法、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方法,抽检数量应为增强体总数的0.5%,且不得少于3根;增强体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时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10根。,2019/1/6,26,1.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由原检测机构扩大检测。扩大检测宜采用原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桩承载力试验、平板载荷试验、锚杆及土钉试验、钻芯法等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测点数量加倍检测。 2 )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等发现的、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10%时

13、,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检测。因未埋设声测管而无法采用声波透射法扩大检测时,应改用钻芯法,检测数量参照规程有关规定。 3)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发现的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孔数大于已检孔数的30%时,应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孔数加倍检测。,2019/1/6,27,2.当所采用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或对检测结果有怀疑时,应进行验证检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方法,验证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的土(岩)层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的检测结果。 2)采用高应变法、钻芯法,验证低应变法的检测结果。 3)采用钻芯法,验证声波透射法的检测结果。 4)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

14、载试验,验证高应变法的承载力结果。 5)采用水平荷载试验或竖向抗拔静载试验,验证预制桩桩身的疑似缺陷(含接头缺陷)。 6)采用开挖方式,验证桩身的疑似浅部缺陷。,2019/1/6,28,需要指出的是静载荷试验、高应变法、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会改变试样的工程状况,不得在原测点上再次进行承载力检测,应在原测点附近相近工程状况的试样上重新选取。 扩大检测及验证检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具备可操作性,并及时调整检测方案。当对检测数据和结论有质疑或有争议但工程已不具备再次检测的条件时,由建设(监理)单位会同设计方共同研究确定工程的处理方案。 建设单位在获得验证检测和扩大检测的检测数

15、据和最终结论后,无论抽样检测、验证检测、扩大检测是否由同一检测机构承担或前后检测结论是否一致,都应及时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提供全部检测数据和结论。,2019/1/6,29,1、地基基础检测原始记录应能再现检测过程,并由试验、复核人员及时签字确认。 2、检测原始记录不得随意修改,检测中发现检测数据异常时,现场检测工程师应查明原因。 3、静载试验的原始数据应自动采集。 4、检测报告应根据原始记录出具,结论准确,用词规范。,2019/1/6,30,5、检测报告除应符合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外,还应包含下列内容: 1)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

16、理和施工单位,基础类型,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 2)主要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3)检测点或受检桩的编号、位置和相关施工记录; 4)主要检测仪器设备; 5)检测方法; 6)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检测数据汇总结果; 7)检测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描述; 8)检测结论。 6、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报告应当按年度统一编号,编号应连续,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相关规定。,2019/1/6,31,2019/1/6,3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静载仪器设备由加载反力装置、荷载测量装置、变形测量装置三部分组成。无论哪个装置出现问题,都无法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2019/1/6,33,1.加载设备 1)静载试验采用液压千斤顶工作时千斤顶的有效出力不得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2)活塞行程不应超过额定行程的80%、也不宜小于额定行程的25% 3)千斤顶、精密压力表、油泵、油管的最大压力不超过各自额定压力的80%。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千斤顶型号、规格均相同; 2)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