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vc含量的测定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950134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vc含量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验vc含量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验vc含量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实验vc含量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实验vc含量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vc含量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vc含量的测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十三:VC含量的测定 (2, 6-二氯靛酚法),1. 引言 维生素C是一种己糖醛基酸,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以又称作抗坏血酸。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桔等食品中含量尤丰富。,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酸性介质中很稳定,既使加热也不破坏;但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易于分解,特别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大部分或全部破坏。它们易受空气、光、热、酶、金属离子等的影响。,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氧化后的产物称为脱氢抗坏血酸,仍然具有生理活性,进一步水解则生成2, 3-二酮古乐糖酸,失去生理作用。,还原型,氧化型,2. 实验原理 还原型抗坏血

2、酸能还原染料2, 6-二氯酚靛酚,本身则氧化为脱氢型。在酸性溶液中,2, 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 。一旦溶液中的VC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所以,当溶液从无色变成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VC刚刚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2, 6-二氯靛酚: 氧化态:深蓝色 还原态:无色 碱 性:深蓝色 酸 性:浅红色,3.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材料:枣 仪器:三角瓶、研钵、移液管、漏斗、铁架 台、容量瓶,滴定管、分析天平 试剂: 2%草酸溶液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0.2mg/mL) 0.02% 2, 6-二氯靛酚,4. 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称取1g枣,放在研钵中

3、,加入少许2%草酸溶液研碎,再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2%草酸定容至刻度,过滤,弃去初滤液,用干燥的烧杯收集滤液备用。,(2)2, 6-二氯靛酚溶液的标定:取1m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于100mL三角瓶中,加入9mL 2%草酸溶液,用2, 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且15s不褪色。记录消耗2, 6-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平行操作三次,取其平均,计算出1mL染料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另取2%草酸溶液10mL做空白。,滴定度T(mg/mL)=,T:每mL2, 6-二氯靛酚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 C:抗坏血酸的浓度,mg/mL V:吸取抗坏血酸的体积,mL V1:滴定抗坏血酸消耗染料的体积,m

4、L V2:滴定空白消耗染料的体积,mL,(3)样品溶液的测定:吸取滤液5mL于100mL三角瓶中,加入5mL2%草酸溶液,用已标定的2, 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且15s不褪色为止,记录消耗染料的体积,平行操作三次,取其平均。同时,取10mL2%草酸做空白实验。,5. 结果计算,T:滴定度(mg/mL) W:样品的质量(g) V1:滴定样品消耗染料的体积(mL) V2 :滴定空白消耗染料的体积(mL) V3 :滴定时吸取样品溶液的体积(mL) V4 :样品定容的体积(mL),6. 注意事项 (1)所有试剂配制最好用重蒸水。 (2)某些水果、蔬菜(如橘子、西红柿等)浆状物泡沫太多,可加数滴丁醇或辛醇。 (3)提取的浆状物如不易过滤,亦可离心,留取上清液进行滴定。,(4)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滴定过程一般不超过2min。滴定所用的染料不应小于1mL或多于4mL,如果样品含抗坏血酸太高或太低时,可酌情增减样液用量或改变提取液稀释度。,(5)若样品滤液颜色较深,影响滴定终点观察,可加入白陶土再过滤。 (6)若样品中含有Fe2+、Cu2+、 Sn2+、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等还原性杂质时,会使结果偏高。在提取过程中,可加入EDTA等螯合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