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报告2016 1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69231 上传时间:2017-05-0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报告2016 1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报告2016 1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报告2016 1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报告2016 1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报告2016 1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报告2016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报告2016 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报告 2016 1同志们:中共 XX 镇第四次代表大会,是我镇“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一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全会精神,全面总结我镇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工作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 XX 镇第四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动员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全面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再造一个新 XX 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 XX 镇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2、,请予审议。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镇党委在高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团结镇人大、政府一班人,紧紧依靠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弘扬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老区精神,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和挑战,全力克服矿井关闭、煤矿资源整合重组停产,遭受百年不遇水灾、旱灾等不利因素,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完善思路,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呈现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经济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3、。回顾五年工作亮点纷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1、狠抓党的自身建设,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五年来,镇党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以提高素质为关键,以完善镇党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全面加强镇党委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创建“勤政廉洁、执政为民”的镇党委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一是抓班子成员的集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和健全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四全会精神以及党在各个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学

4、习,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抓思想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干部形象。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干部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的干部形象。三是抓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干部请销假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建立健全了镇党委议事规则,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班子成员讲党性 3646、讲大局、讲原则,能认真执行党委的决议,正确处理好责任与权力的关系,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

5、通过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了班子成员的沟通,增进了团结,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2、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五年来,镇党委始终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贯穿于党建工作始终,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2008 年冬,按照组织的安排,全面完成了全镇 24 个村支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通过依法民主选举,把一批政治素质好、廉洁奉公、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党员群众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优化了支村两委班子结构,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3、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提高了党员干部素质。一是抓

6、住市委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建设的契机,在全镇上下大打了一场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攻坚战,所有农村支部都按标准完成了综合阵地建设,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二是积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五年来,利用远程教学点全镇共组织学教活动 800 余次,参加的党员干部群众达 1.5 万人次,通过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了政策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鼓足了发展信心,增强了发展动力。三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的原则发展党员,五年来共发展党员 118 名,优化了党员结构,提高了党员素质。四是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对外出半年以上的党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名册,流动党员得到有效管理。

7、4、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机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一章一法两条例一准则” ,学习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播放党风廉政建设电教片,用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镇党委班子以及各支部每年召开两次以上民主生活会,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切实提高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

8、会审制度等,从源头上扼制了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四是镇里建起了阳光农廉网,办起了便民服务大厅,村里建起了农廉室,将镇村工作阳光透明,置于全镇人民的监督下,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二)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五年来,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战略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明确,工作举措有力,确保了全镇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2010 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产值10.85 亿元,比 2006 年增长了 0.6 倍;粮食生产在克服多种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稳中略增,粮食总产保持在 13378 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855 元,比 2006 年增长了 0.7 倍;2010 年实现工商

9、税收2860.74 万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 1172 万元。(三)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五年来,我镇以发展农村经济,就近就地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本着结构调优,规模调大的原则,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在养殖业上,全镇新增千头猪场 25 个,年出栏生猪 6 万头,存栏 2.5 万头;南杨兔业有限公司扩大养殖规模,年出栏獭兔可达 20 万只 ;生态养鸡已成为我镇又一新兴产业,全镇已建有 8 个 2000 只土鸡生态养殖场,年产生态蛋 2 万余斤。此外,养羊、养蜂、养牛、养蚕等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主渠道。在种植业上,充分利用立地条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

10、色种植和现代设施农业,全镇现已发展干果经济林 3000 余亩,老果园改造 1500 余亩,蚕桑 1000 余亩。在大 XX 村建起了全省最大的占地 2000 亩投资 1.8 亿元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推进了当地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目前,全镇已发展日光温室、春秋大棚 1000 余栋。在加工业上,南杨兔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兔制肉食品和皮毛制品已远销省内外,产品供不应求,并于去年建起了一个年生产能力 1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圪台小杂粮加工厂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土特产品,拓宽了发展空间,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工业项目建设上,新建扩建了大西沟、上 XX 两个洗煤厂生产规模;路家荣格新型材料厂生产的装

11、饰材料已经上市,上 XX、乔家沟两个年产能力 6000 万块的免烧砖厂正在兴建中。(四)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五年来,全镇累计投资上亿元,新建了沟村至南杨外环公路,完成了五条乡村道路的维修改造、圪台十个自然村的村通公路工程和全镇 24 个村的户通任务,建起了杨界线沟村大桥,大 XX 至外环路连接线大桥;完成了三个联片供水工程;新建了 XX 中学公寓楼,对校园内外进行了绿化亮化;新建了杜寨小学公寓楼、餐厅; 建起了抗日战争高平纪念馆,王静波烈士纪念亭;建起了敬老院,镇综合文化站和 24 个村的农村文化大院,新建了 XX 中心卫生院,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站和 24 个村的甲级卫生所。新建了一座秸杆气化站

12、和 18 个阳光浴室,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五)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五年来,我镇按照市委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全民共建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势推进新农村“八大工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富民工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种” 、“三养” 、“三加工”发展思路,认真落实上级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并制定出台了“XX 镇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实施意见”,每年拿出 200 万元用于扶持发展特色种养,并对全镇涌现出的创业标兵给予了重奖,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创业的自觉意识,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健康工程。围绕“小病不出村

13、、中病不出镇” 的目标,建立健全了镇村卫生服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买药。积极推行初级卫生保健制度,狠抓了甲型流感、禽流感等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农民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了 100%;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为住院病人和慢性病人搞好补偿服务,连续五年来农民入合率逐年增多,平均达到 95%以上;深入开展了以“清洁 XX、美化家园” 为主题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村村建起了环卫保洁队伍,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实行了垃圾不落地,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希望工程。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小康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五年来,我镇先后用于教育的投资达 2000 余万元,全

14、镇 9 所中小学校舍分别进行维修、改造、新建后有了极大改善,各校都建起了图书室、微机室、安装了投影仪,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走进了中小学教堂。在狠抓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每年都拿出 10 多万元重奖优秀教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鼓励本镇学生积极上进,我镇设立了教育基金,每年对考取一本、二本的学生分别发放 2000 元和 1000 元的助学金,五年累计发放助学金 96 万元。户通工程。从农民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资 2700 万元,高标准完成了沟村至南杨总长 6.7 公里,路基宽度 1

15、2 米,行车道宽度 11 米的外环二级路。二是投资 200 余万元,完成了大西沟、杜寨、柳树底三个供水站建设,解决了涉及 12 个村 9500 余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圪台10 个自然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完成了东沟、南杨等村的水网改造,确保了饮水安全。三是投资 400 万元,完成全镇 24 个村的户通水泥路工程,面积达 60 万平方米。四是完成了圪台十个自然村总长 17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五是积极推行沼气建设,大西沟投资200 万元,建起了大型沼气站,有 500 余农户全部用上了秸杆气,在大 XX 等村完成了 1000 户秸杆气化炉安装工程,在李庄、沟南等村完成了 300 余户户用沼气建

16、设。生态工程。以“生态兴镇、绿色 XX”为主题,以“通道绿化、沿河绿化、园林村绿化”为抓手,着力打造生态 XX,取得了一定成绩。沿河绿化:投资 120 余万元,对沟村至西山煤矿段全长 4500 米的河岸进行高标准绿化。通道绿化:投资 80 余万元,一是完成了曲坪线、外环路全线 6.7 公里和杨界线 13 公里的绿化任务;二是完成了大 XX 至唐家山、上 XX 至乔家沟、沟南至圪台等 8 条乡村道路 24公里的绿化任务。园林村绿化:投资 500 余万元,乔家沟、路家等四个精品园林村建设,己高标准、高质量进行了进村公路绿化、环村林带、小游园建设,精品园林村已初具规模。河道治理:投资300 余万元,一是对 XX 河沟村至南杨段全长 6 公里的河道进行了打坝、清淤综合整治,共清淤 5.8 万方,打坝 2 万余方;二是对尹家沟、吴庄、北杨、乔家沟河道进行了打坝、清淤综合整治,共清淤3.6 万方,打坝 1.7 万余方,有效地提高了防洪抗洪能力。林权改制:认真落实林权政策,我镇有林地的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