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69096 上传时间:2017-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2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支持 X 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及国家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重大历史机遇,以改革创新精神,更加注重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着力推进精准扶贫进程,为我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贫困对象、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人群,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把加快发展与扶

2、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合理安排、量力而行。坚持从我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3、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坚持直接面向全市农村贫困群众,以贫困人口受益为基本出发点,使全市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包括在受益范围内,做到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协调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我市精准扶贫工作。4、明确责任、相互配合。各自明确责、权、利关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努力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二、总体目标到 xxx8 年,全市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社会

3、就业较为充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发展基础明显夯实。到 2020 年,实现全市 1419 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或接近乡(镇)平均水平,贫困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或接近县(市、区)平均水平,11 个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或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缩小,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三、工作任务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在项目数量、投资补助标准和项目安排时序上

4、向贫困地区,特别是向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贫困村倾斜。力争通过“九大工程”的实施,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提升贫困村发展后劲,确保贫困对象都能住上“安全房”,喝着“放心水”,走上小康路。1、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程。会同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切实做好 xxx5 年 2、82 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指标追加争取工作,落实好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标准户均增加 1000 元,力争 xxx5 年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全面解决我市农村居民住房问题。争取国家尽快下达我市提前实施的 17 万户土坯房改造指标。2、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做好农村

5、安全饮水拾遗补缺工作,解决偏远地区和新出现的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饮水安全以及农村学校饮水困难问题;启动全市70 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改造,完善水质检测和供水净化消毒工作,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不断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效益,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联网升级,对有条件的现有小规模供水工程合并联网,实现规模化供水;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3、以工代赈工程。力争每年争取国家以工代赈资金 8000 万元以上,加快实施节水型农田水利工程,山区水源工程和田间配套工程,开展老化失修、因灾损毁的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及

6、节水灌溉、农田防洪除涝工程建设;重点推进乡村公路互联互通,根据各县具体情况,安排 60%以上的资金量用于 25 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和小型桥梁建设。罗霄山片区县每年安排一个以上以工代赈示范项目,重点实施连通多个贫困村的乡村公路或出省出县的断头路;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等。以工代赈项目要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农民参加工程建设,尽量提高劳务报酬占总投资比重,并在相关合同文本中予以明确,切实增加农民收入。4、农村电网改造和光伏扶贫工程。继续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提高电网性能和用电质量。到 2020 年,支持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

7、发工作重点县内已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5、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以工代赈异地扶贫搬迁计划指标,计划平均每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 1500 户,6000 人以上,力争到 2020年使有搬迁需求且符合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迁出。探索建立差别化资金补助标准和住房建设标准,加强安置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土地调整变更、户口迁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与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的搬迁方式,实现“总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6、农村清洁工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扶持资金,加快乡镇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有效处

8、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高标准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大中型沼气项目,探索沼气产业化的路径,提高沼气普及率和稳定性。加强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纠正乱堆、乱放、乱倒现象,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水源地保护等工作,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7、农村文教卫生工程。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周转房、村卫生室等卫生项目,村卫生室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大幅提升乡镇、贫困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切实阻断因病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项目,

9、优先支持改善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保障贫困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项目,完善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网络,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等。8、农村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工程。将农村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快实施农村养老、社区服务体系项目,到 2020 年,每个乡镇建有一所敬老院,解决孤老病残特困群众集中供养问题,提升社区服务水平。9、农村就业保障体系工程。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街道乡镇公共服务平台的整合力度,重点实施安 XX、XX 等 8 个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项目,加快实现县级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10、平台全覆盖,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提高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发改委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市发改委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等工作。委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委副县(处)级以上领导任副组长,委内各业务科室科长及委“三送”工作队队长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地区科。各县(市、区)发改部门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加强项目的申报、争取、跟踪与调度,争取项目尽快落地,早日发挥效益,推动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上新台阶。(二)加强沟通配合。一方面,发展改革系统内部之间要加强沟通,形成定期信息反馈和情况交流机制,及时通报精准扶贫工作动态,分析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与市委农工部、市卫计委、市教育局等市直相关部门间要相互配合,在项目申报、资金争取、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后评价等环节密切沟通,形成合力。(三)加强项目管理。对于争取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县两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检查指导,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争取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四)注重实际效果。精准扶贫工作是我市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要结合工作实际,注重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力戒形式主义,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