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907423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2019/1/6,1,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概念: 劳动力(Labour-Power):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者(Labourer,Labour-Force):即经济活动人口(统计),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劳动(Labour):劳动力的使用。,2019/1/6,2,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2、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到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019/1/6,3,马克思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决不是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而单是这一历史条件就包含着一部世界史。因此,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 马克思:资本论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2019/1/6,4,(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商品

3、的特点: (1)价值的特点: 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包括三个部分(见下页),2019/1/6,5,(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劳动力价值的三个构成部分: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各构成部分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019/1/6,6,(2)使用价值的特点:,劳动力商品:,一般商品,苹果,使用价值 ,价值 ;,布,使用价值 ,价值 .,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

4、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2、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劳动力是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剩余价值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2019/1/6,8,二、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家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的根源:资料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1)含义: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

5、过程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2019/1/6,9,二、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家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的根源:资料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1)含义: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将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2019/1/6,10,二、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家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的根源:资料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2)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反映着经济利益的意志关系,2019/1/6,11,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二)资本主

6、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1、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奴隶社会:以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 (2)封建社会: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 (3)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雇佣劳动(基于劳动者完全的人身自由),2019/1/6,12,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2019/1/6,13,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

7、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2019/1/6,14,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2019/1/6,15,三、 (一)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含义:即劳动过程 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过程(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工人在

8、资本家监督下劳动,其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劳动成果或产品归资本家所有,2019/1/6,16,三、 (一)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价值增殖过程: 含义: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劳动者(通过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 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2019/1/6,17,例: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2019/1/6,18,工 人 劳 动,进入生产过程,元 12小时,生产资料,27元,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

9、24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12小时,创造新价值6元,劳动力价值,24元,布4米 20元,辅料2套 4元,商品价值30元 =,24,+ 3,+ 3,三、 (一)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价值增殖过程: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 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2019/1/6,19,工 作 日(12小时),0,6,1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三、 (一)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它是雇佣工人剩

10、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019/1/6,20,三、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2、资本的本质: (1)含义: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本质:“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 “资本不是物质的和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资本是已经转化为资本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资料本身不是资本,就象金和银本身不是货币一样”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48章,三位一体的公式,2019/1/6,21,三、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

11、生产中的作用,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2019/1/6,22,生产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三、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 含义: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 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2019/1/6,23,厂房,原材料,机器设备,三、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2)可变资本: 含义: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资本

12、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6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2019/1/6,24,劳动力,三、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3)划分意义: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

13、价值的唯一源泉。 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用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2019/1/6,25,三、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4、剩余价值率( m ): (1)含义: 物化劳动的形式: m:剩余价值 v: 可变资本 活劳动的形式: (2)意义: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019/1/6,26,三、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2019/1/6,2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三、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含义: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

14、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变相手段:提高劳动强度,2019/1/6,28,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小时,4小时,100%,=,0,4,4,2,10,8,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m,6小时,=,4小时,150%,=,三、 (二)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2)工作日的界限 最低界限:必要劳动时间 最高界限: 劳动力的身体界限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等 道德界限(即社会界限)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 工作日变动范围:在身体界限和社会界限之内,2019/1/6,29,0,24,社会界限,身体界限,三、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

15、法,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含义: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019/1/6,30,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小时,4小时,100%,=,0,4,8,必要劳动时间2,剩余劳动时间6,2,工作日(8小时),0,4,8,三、 (二)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前提条件: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实质:劳动力价值降低(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涉及的产业部门: 生产必要生活资料的部门 为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提供不变资本物质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材料)的部门,2019/1/6,31,三、 (二)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形成动因:资本

16、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主观动机) 超额剩余价值: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追逐手段:改进技术、改善管理,2019/1/6,32,一般企业:8小时/双,个别企业:,社会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即个别劳动时间,4小时/双,提高劳动生产率,三、 (二)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4)形成过程: 形成机制: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客观结果: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2019/1/6,33,追求剩余价值 激烈的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产生,个别资本家,全社会资本家,三、 (二)3、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自动化的剩余价值生产,(1)生产自动化的表现: 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代替工人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 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应用:减少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 (2)生产自动化的本质: 本质: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