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906846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 展 心 理 学,主讲:王金丽,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广义: 动物心理学,又叫比较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个体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中最核心的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基本成熟(018,19岁)这段生命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的种系发展 心理的种系发展: 1.动物的原始性心理进化 进化和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刺激感应阶段:网状神经系统, (2)感觉阶段:梯形神经系统,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

2、(3)知觉阶段:脊髓和脑泡,相对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4)思维萌芽阶段:类人猿,初级动物思维,2.人类心理的发展 (1)人类的进化 (2)人类心理的产生 特点:有意识的心理(意识客体和意识自我) 社会性心理(区别于原始人) 有语言功能的心理(概括、调节行为、传递经验),(二)心理的个体发展,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品质、道德、价值观、信念等,三、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规律 (一)儿童时期的主要特点 儿童时期: 儿童时期的特点:社会环境 本质特点与成人同,发展水平不同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内容是什么?) (1)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

3、题 (2)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问题 (3)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问题,(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系,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的;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着不平衡性。,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一)近代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二)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四个阶段,简述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及其发展演

4、变的过程。 (1)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1882年普莱尔的儿童心理。 (2)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之前,准备时期。19世纪后期诞生儿童心理学。 第二阶段: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时期。一些科学家开始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 第三阶段:第一次大战和第二次大战期间,分化和发展时期。儿童心理学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飞速发展。 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演变和发展的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是理论观点的演变;二是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的变化。,二、从儿童发展到生命全程发展的研究 (一)霍尔:年

5、龄扩大到青春期;开始老年心理研究 (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生命全程的发展率先进行研究 荣格: 艾里克森 (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和研究 何林渥斯,1930年,发展心理学概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德伊洛弗,1935年,发展心理学。,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 关于成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 对成人思维发展的研究:里格(Riegel),用辩证运算来扩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对成人记忆的研究:记忆的终生发展,特别是中老年记忆的研究。 对成人智力发展趋势的研究:西彻(Schaie)等,提出成人智力发展阶段的模式。 对成人道德发展的研究:艾若蒙(C.Armon

6、)在科尔伯格(Kohlberg)理论基础上,研究了5-72岁被试道德认知,提出了三种水平七个阶段。 对成人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伦维纳格(J.Loevinger)”自我是个过程,努力去控制、去整合、去弄懂经验并不是自我的某种功能,而是自我本身”。,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 三、矛盾性原则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一、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一)纵向研究-追踪研究 在一个

7、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个体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研究。范围是儿童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或某几方面的综合性发展特点。 优点:可较系统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阶段性特征 缺点:持续时间长,有些变量不易控制,纵向研究设计图解,(二)横断研究 对某几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持续时间短,易于控制有关因素;且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不同年龄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 缺点:由于是对不同儿童的比较,看不到同一个个体在发展上的连续性;,横断研究设计图解,(三)聚合交叉研究 是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研究方法。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

8、许多长处; 优点:既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也可从纵向的角度谅解儿童岁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心理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聚合交叉设计,n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n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n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n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n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n 1 2 3 4 5 年级,聚合交叉设计图解,二、整体研究

9、和分析研究 (一)整体研究-系统研究 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个面貌。可以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概况。 缺点:由于这种研究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因此要有较精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二)分析研究 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一个别的、局部的、比较小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集中于儿童某一细微的心理现象,便于在某一点上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容易与儿童整体的心理状态相分离。 优点:集中于儿童某一细微的心理现象,便于在某一点上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缺点:容易与儿童整体的心理状态相分离。,三、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一)个案研究: 对一个或几个被试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优点:比较精细深入,自然程度较高

10、。 缺点:样本的代表性小,难以用此结果去说明更大的群体。 (二)成组研究: 将相对多的被试作为一个组群进行研究。 优点:取样范围大,被试具有代表性,所获的结果更具统计学上的意义,在实验结果的推断上更具科学性; 缺点:在自然程度和精确性上不如前者,四、个人研究与成组研究 (一)个人研究: 专业工作者以个人为单位所进行的研究。 优点:运作较简单,主试效应较恒定。 缺点:研究规模有限 (二)成组研究: 由多个专业工作者组成一个研究组所共同进行的研究。 优点:研究人力充足,研究规模相对较大,取样范围可相对广泛,适合于做较大规模的与中小学教育实际相联系的研究。 缺点:由于参与的人多,具体实验的操作上不易

11、统一,在研究结果的分析评定等方面也不易把握。,五、常规研究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研究 (一)常规研究: 采用一般研究技术的研究,如观察、谈话、测验等传统方法。,(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研究: 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 优点:实验的精确性保证; 缺点:可能失真,导致儿童表现不自然。,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观察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仪器,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 (一)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长期观察 定期观察 (二)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全面观察 重点观察 优点:现场观察,资料更客观、全面、准确 缺点:观察质量的高低决定于观察者本人的专业水平,二、访谈法 访谈

12、法: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搜集有关心理特征资料的方法。 访谈法在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根据访谈内容和过程是否有统一要求和结构: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 根据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优点:较针对性地收集证据,情境自然 缺点:访谈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受到访谈者自身条件的限制,费时多,对访谈结果进行量化的难度也较大,三、问卷法 是研究者用同一设计的问卷来搜集儿童心理和行为资料的方法 问题是问卷的核心。 优点:更具目的性,内容更加完整,设计更加严密,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资料,所得数据也便于定量分析。 缺点:问卷设计最关键。如果不当,会达

13、不到预期效果,对被试有书面语能力的要求。,四、测验法 测验法:通过测验量表来测查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方法。编制测验量表需要经过编制测验题目、预测、项目分析、合成测验、取得信度和效度资料,建立常模等标准化过程。应用经过标准化测验量表进行测量,将其得分与常模分数进行比较,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儿童在某方面的发展水平。 如中国比内测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测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 优点:测验量表的编制严谨,结果处理方便,由于一些常模的存在,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 缺点:受被试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的限制,不能用于测查低幼儿童。,五、实验法 实验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和控制某些实验变量,

14、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方法。 (一)实验室实验:是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所进行的研究,关于儿童的各种认知能力,如感觉、知觉、已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多用实验室方法进行。 如对婴儿颜色知觉的研究 被试:3、4个月的婴儿 过程: 对480毫微米蓝波形成习惯化; 呈现450毫微米蓝色510毫微米绿色 结果:婴儿对绿色表现出去习惯化,但对蓝波没有。 结论:婴儿和成人一样,是按颜色的不同类别做出反应的。,优点:能够严格地控制和操纵变量,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客观、准确,利于定量分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 局限:与儿童的实际生活

15、相脱节,使儿童的表现易带上非自然性色彩。,(二)现场实验:是在现实的真实环境中,对儿童心理发展状况所进行的研究。现场实验的整体实验情景是自然的,但又对某些因素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 优点:保证了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和外部效度。 局限:由于这种研究在环境上的开放性,因而很难对有些无关变量进行很理想的控制,样本的代表性也不易控制。 在具体的研究中,究竟采用实验室实验还是采用现场实验,要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来决定:对那些不易受场景影响,又需要对其过程进行严密控制的心理过程,用实验室实验的方式比较好;对于儿童的某些社会行为的研究应用现场实验法更合适。,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发展观

16、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发展观 第三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第四节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五节 现代认知学派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六洁 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核心思想: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发展观 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 “本我” “自我” “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二)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以“性”为划分依据,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下面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吸吮本能 (2)肛门期,13岁; (3)前生殖器期,36岁;亲子依恋(恋母情结) (4)潜伏期,61l岁;平静时期 (5)青春期,从1113岁开始。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 在上述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分别与当时性生理的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的。,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个体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 任务: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