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一面法计算基础实例——闰土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893650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线一面法计算基础实例——闰土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三线一面法计算基础实例——闰土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三线一面法计算基础实例——闰土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三线一面法计算基础实例——闰土出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三线一面法计算基础实例——闰土出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线一面法计算基础实例——闰土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线一面法计算基础实例——闰土出(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面积计算基数,三线一面,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方法,1、外墙中心线:是指围绕建筑物的外墙中心线长度之和 可计算外墙基槽、外墙基础垫层、外墙基础、外墙体积、外墙圈梁、外墙基防潮层 2、内墙净长线:是指建筑物内隔墙的长度之和。 可计算内墙基槽、内墙基础垫层、内墙基础、内墙体积、内墙圈梁、内墙基防潮层 3、外墙外边线是指建筑物外墙边的长度之和。 人工平整场地、墙脚排水坡、墙脚明沟(暗沟)、外墙脚手架、挑檐 4、建筑物底层面积:底层建筑面积。 人工夹带场地、室内回填土、地面垫层、地面面层、顶棚面抹灰、屋面防水卷材、屋面找坡层,第二章 建筑分项工程计量,第一节 建筑分项工程计量概述,四、工程量计算的步骤

2、 2计算“基数” 计算工程量时,有些数据经常重复使用,这些数据称为“基 数”,包括: 1)外墙外边线周长L外(根据外包尺寸计算) 2)外墙中心线长度L中(L中L外墙厚4) 3)内墙净长线长度L内(分楼层、墙厚、材质等的不同分别 计算,如L内1层370、 L内1层240、L内1层120、L内1层60、L内2层240) 4)底层建筑面积S1(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1.建筑面积(S建筑面积)和首层建筑面积(S首层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本身也是一些分部分项的计算指标,如脚手架项目、垂直运输项目等,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工程量都为S建筑面积。S首层建筑面积可以作为平整场地、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防水

3、层等项目工程量的基数,如北京市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曾经把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按S=1.4S首层建筑面积计算。 2.室内净面积(S室内净面积)。 室内净面积可以作为室内回填土方、地面找平层、垫层、面层和天棚抹灰等的基数。利用这个基数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如果地面是做块料面层时,地面面层的工程量S应在S室内净面积的基础上,加门口处的块料面积;二是,天棚若为斜天棚,则应在室内净面积的基础上乘坡度系数。,3.外墙外边线的长(L外墙外边线),。 外墙外边线是计算散水、外墙面(裙)装饰、外脚手架等项目的基数。 (1)散水的计算。按国家预算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散水是按实际面积计算,如果建筑物的外形是一种非四

4、边形的多边线,而我们仍按逐块累加的方法计算的话,则很难计算。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计算,如散水宽度为B,则散水面积工程量S散水=L外墙外边线B+4B2,这个公式不但适用于矩形的建筑外形,还适用于非矩形的建筑外形。 (2)外墙面(裙)装饰面积计算。如建筑物外墙面(裙)高度为H,则外墙面(裙)装饰面积S=L外墙外边线H。 (3)外脚手架的工程量计算。外脚手架的工程量S=L外墙外边线H,H为檐高。,外墙中心线,外墙中心线是外墙基础沟槽土方、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防潮层等项目工程量的计算基数。 (1)外墙基础沟槽土方,V=L外墙中心线S沟槽横断面积。 (2)外墙基础体积,V=L外墙中心线S沟槽横断

5、面积。 (3)外墙体积,V=L外墙中心线H,H为墙高,为墙厚。 (4)外墙基础防潮层面积,S=L外墙中心线,为外墙基础厚。,内墙净长线(L内墙净长线)。,内墙净长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计算内墙体积上,内墙体积V=L外墙中心线H,H为墙高,为墙厚。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像利用外墙中心线一样,把内墙净长线用在计算内墙沟槽土方体积和内墙基础体积上,原因是内墙净长线不等于内墙基础净长线,前者在数值上较后者大。,内墙面净长线(L内墙面净长线),内墙面净长线不同于内墙净长线,外墙的内面也称为内墙面。用内墙面净长线来计算踢脚线和内墙面抹灰工程量很方便。 (1)踢脚线L的计算。根据国家定额规定,踢脚线的工程量为室

6、内净空周长,即房间内墙面的长度,即L=L内墙面净长线。不过,防腐耐酸章节的踢脚线,则不能按此方法计算。 (2)内墙面抹灰面积S。如前所述,内墙面不同于内墙墙面,如果仅仅用内墙净长线计算,则会出现工程量漏算的情况。利用内墙面净长线计算内墙面抹灰,则S=L内墙面净长线H,H为内墙面净高。 当然,我们在计算时,亦可几种基数交叉和配合使用。如我们计算出内墙面净长线,则可根据矩形面积计算公式,算出室内净面积S室内净面积,利用外墙外边线计算出首层建筑面积等。,1.训练目的 掌握砌筑工程的列项方法及工程量计算方法。 2.能力 能结合实际工程完成砌筑工程的列项及工程量的计算。 3.资料准备 某办公室平面图及其

7、基础剖面图如图所示,有关尺寸见表。已知内外墙墙厚均为240mm,室内净高3.2m;内外墙上均设圈梁,洞口上部设置过梁(洞口宽度在1m以内的采用钢筋砖过梁,洞口宽度在1m以外的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外墙转角处设置构造柱及砌体加固筋。试根据已知条件对砌筑工程列项,并计算各分项工程量。,能力训练,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门窗尺寸及墙体埋件尺寸,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4.步骤 1)分析 由上述资料可知,本工程所完成的砌筑工程再的施工内容有:砖 基础、砖墙、钢筋砖过梁及砌体加固筋。所以本例应列的砌筑工程定额项目为: 砖基础、砖墙、钢筋砖过梁、砌体加固筋 2)计算工程量 (1)基数 L中=(

8、3.6+4.8+3.6+2.7+2.1)2=33.6m L内=(2.7+2.10.24)2+3.60.24=12.48m 门窗洞口面积及墙体埋件体积的计算分别见表。 (2)砖基础 砖基础工程量=基础断面面积基础长度 由图及表可知: 外墙下基础:0.24(1.50.1)+0.0472533.6=12.88m3 内墙下基础:0.24(1.50.1)+0.0472512.48=4.78 m3 砖基础工程量=12.88+4.78=17.66 m3,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3)砖墙 V=(墙体长度墙体高度门窗洞口所占面积)墙体 厚度嵌入 墙身的柱、梁所占体积 外墙:(33.63.221.06)0.242.

9、94 =17.81 m3 内墙:(18.483.27.2)0.241.08=6.78 m3 (4)钢筋砖过梁 由已知条件可知: M1、C1、C2的洞口尺寸1m,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M2洞口尺寸为1m,设置钢筋砖过梁。 M2过梁体积=(1+0.5)0.440.24=0.48 m3,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1、某单层建筑物外墙轴线尺寸如图所示,墙厚均为240,轴线坐中,试计算建筑面积。,一 建筑面积的计算,解:建筑面积: S = S1S2S3S4 =20.349.243313.51.52.761.5 =154.552(),2、某五层建筑物的各层建筑面积一样,底层外墙尺寸如图所示,墙厚均为240,试计

10、算建筑面积。(轴线坐中),解:用面积分割法进行计算: 1、轴线间矩形面积 S1 = 13.812.24 = 168.912() 2、S2 = 30.122 = 0.72() 3、扣除S3 = 3.63.18 = 11.448() 4、三角形S4 = 0.54.022. 31= 4.643() 5、半圆S5 = 3.143.1220.5= 15.283() 6、扇形S6 = 3.144.622150/360 = 27.926() 总建筑面积: S = (S1+S2S3 + S4 + S5 + S6)5 = (168.912+0.7211.448+4.643+15.283+27.926) = 10

11、30.18(),。,第四节 建筑面积,L中=(0.9+5.1+1.8+0.5+0.6*2)+(0.6*3+2.7+3.1*3+3.4*2)*2=30.1 L外=L外+4*0.24=31.06 L内 A-F 5.1+0.9-0.24+2.1-0.24=7.62 L内 A-F 7.62*4+?= L内D-2.7+3.3*3+0.6=13.2 L内=13.2+A,第四节 建筑面积,例:计算下列图示五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解:建筑面积 S=(21.44*12.24+1.5*3.54-0.6*1.56*2-0.9*8)*5 =1293.32m2,例:某工程底层平面和二层平面尺寸如图所示,除特别注明者外,所有墙体厚度均为240mm。试求其建筑面积。 解: 底层建筑面积: S1=(8.5+0.122) (11.4+0.122) -7.20.9=92.25m2 二层建筑面积: S2=S1+7.21.5/2=100.65m2 建筑总面积 S=S1+S2=195.09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