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重庆交通大学(6)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888529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重庆交通大学(6)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道路勘测设计》重庆交通大学(6)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道路勘测设计》重庆交通大学(6)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道路勘测设计》重庆交通大学(6)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道路勘测设计》重庆交通大学(6)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重庆交通大学(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重庆交通大学(6)(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勘测设计 重庆交通大学,第七章 道路定线,第一节 实地放线,第二节 纸上定线,第三节 纸上移线,第四节 航测选线与定线,(1)道路定线的任务: 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定出公路中线的确切位置。,7.1 实地定线 1.道路定线任务与方法,(2)公路定线的方法: 1)纸上定线(技术等级高,地形、地质、地物等条件复杂的路线)。 2)实地定线(公路等级较低和地形条件简单的路线) 3)航测定线(利用航摄像片、影像地图等资料,借助于航测仪器建立与实地完全相似的光学模型,在模型上直接定线)。,7.1 实地定线

2、1.道路定线任务与方法,(1)一般情况下定线 1)控制点加密: 经济性控制点填挖平衡点 控制性的控制点受艰巨工程、不良地质、地物障碍、路基稳定性等因素确定,图7.1 横断面经济位置,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图7.1 横断面经济位置,图7.2 控制线位的因素,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2)穿线定点:根据技术标准和线性组合的要求,满足控制点,照顾多数经济点,前后考虑,用穿线的办法延长直线,交出转角点。 穿线定点要点: 平曲线间满足直线要求; 避免断背曲线,争取交点间距较长; 保持行车视距,避开山嘴或其它障碍物; 线性保持均衡;,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平纵线性相协调; 长下坡

3、避免急弯; 尽量少用或不用极限纵坡,越岭线避免反坡; 定线时注意横线地形、地质和地物的要求; 注意路线与桥涵或其它构造物的配合。,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2)放坡定线 1)放坡 按照要求的纵坡(或平均坡度)在实地找出坡度线的工作。,图7.3 放坡原理示意图,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2)作修正导向线根据上述坡度线,结合地面横坡考虑路基稳定和工程经济确定出的合适的中线位置。 A.地面横坡15:中线在坡度点下方,对路基稳定和工程经济影响不大; B.地面横坡=1512:中线与坡度点重合; C.地面横坡12时:中线宜在坡度点上方,以形成全挖的台口式断面为好。,7.1 实地定线 2.实地

4、定线,图7.4 中线与坡度点在横断面上的位置,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3)穿线交点反复插试,逐步修改,使、平、纵、横三方面恰当结合,定出合理的线位。,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1)单交点法用一个交点来确定一段单圆曲线的插设曲线方法。 适用:转角不大,实地能直接钉设交点时。,控制条件: A.外距控制(即曲线中点控制) B.切线控制(即曲线起、终点控制) C.曲线长控制(满足最短曲线长度Lmin) D.曲线上任意点控制(试算法选择半径) E.按纵坡控制(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合成纵坡标准值来反算出超高横坡,再按控制的超高横坡求得最小控制半径),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2)双交点法

5、即虚交点法 适用:路线偏角很大或交点受地形或地物障碍限制,无法钉设交点。,2)不切基线法(即圆外基线法),1)切基线法:选择基线使曲线与之相切。,图7.9 切基线的双交点法,图7.10 不切基线的双交点法,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3)回头曲线定线法 通常采用切基线的双交点定线。 大头回头曲线布设:主曲线及两条辅助曲线,图7.11 回头曲线定线(双交点法),7.1 实地定线 2.实地定线,(1)定导向线 1)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选择有利地形如平缓顺直的山坡,开阔的侧沟,利于回头的地点等,拟定路线可能方案,选定合适方案。,7.2 纸上定线 1.纸上确定路线,2)根据等高线间距h及选用的平均

6、坡度,计算出等高线间距,使两脚规的开度等于该间距,从某一固定点开始,沿各拟定走法在等高线上依次截取a、b、c等点,如最后一点的位置和标高均接近另一固定点D时,说明这个方案能够成立,否则修改走法或调整,从新试验直至方案成立为止。 3)将坡度线根据地形情况,移动线位,确定中间控制点,调整坡度重新放坡得到折线,该折线也称为“导向线”。,7.2 纸上定线 1.纸上确定路线,(2)修正导向线,定平面试线,7.2 纸上定线 1.纸上确定路线,实地放线基本方法: (1)穿线交点 (2)拨角法 (3)直接定交点法 (4)坐标法,7.2 纸上定线 2.实地放线,(1)穿线交点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导线的关系,将纸上

7、路线的各条边独立地放到实地,延长直线即可在实地放出交点。 1)支距法(适用于地形不太复杂,地物障碍少,不需要用坐标控制,路线与导线相离不远的情况).,7.2 纸上定线 2.实地放线,步骤: 在图上量取支距。 在实地放支距。 穿线交点。,图7.14 支距法放线,7.2 纸上定线 2.实地放线,2)解析法(适用于地形较复杂,直线较长、线位控制要求较高的情况)用经纬距计算图上路线与导线关系,再按极坐标原理在实地放出各路线点的方法。 步骤: 计算路线与导线的夹角 计算距离l 放线,7.2 纸上定线 2.实地放线,(2)拨角法根据图上求得的坐标计算每条线的距离、方向、转角和各控制桩的里程,按此资料直接拨

8、角量距定出交点。 步骤: 内业计算:内业计算工作较多,其线段长度和象限角等关系的计算,均与解析法相同。 外业放线:根据内业计算资料直接定出转向角和距离。,7.2 纸上定线 2.实地放线,(3)直接定交点法地形平坦、视线开阔、路线受限不严时,路线位置可直接根据地物明显目标确定。,7.2 纸上定线 2.实地放线,(4)坐标法 1)先建立一个贯穿全线统一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一般采用国家坐标系统。 2)根据路线地理位置和几何关系计算出道路中线上各桩点的统一坐标。 3)编制逐桩坐标表。 4)根据逐桩坐标实地放线。,7.2 纸上定线 2.实地放线,(4)坐标法 本法的计算关键是坐标如何计算。由于直线型定线

9、法与曲线型定线法的定线过程和成果表达方式不同,坐标计算方法也有所区别。,7.2 纸上定线 2.实地放线,7.3 纸上移线 1.纸上移线的条件, 路线平面标准前后不协调,需要调整转角点位置、改变半径,或室内定坡后发现局部地段工程量过大时; 路线位置过于靠山,挖方边坡太高有害稳定,或过于靠外,挡土墙较高,砌石工程太大,移改线位后能省大量工程时; 增加工程量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平、纵线形标准时。,7.3 纸上移线 2.纸上移线的方法与步骤, 绘制大比例尺(一般用1:2001:500)路线图,注出各桩位置。 依据移线目的,在纵断面图上试定出合理坡度,读取各桩填挖值。 根据填挖,用路基模板在横断面图上找出

10、最经济或控制性的路基中心线位置,确定新的导线。 拟定R、Ls、计算。交点距离、转角、计算曲线要素、推算移线上的新桩号、算出断链长度。,7.3 纸上移线 2.纸上移线的方法与步骤, 按移距,在横断面图上给出移线中心线位置,注上新桩号,读取新老桩比高。 设计纵坡和竖曲线。 按移线的桩号、平曲线、坡度、竖曲线等资料编制“路基设计表”,表中地面标高仍为原桩标高,移线的平曲线起终点桩号填在“备注”栏里。 设计路基,计算土石方数量。,7.3 纸上移线 2.纸上移线的方法与步骤,7.3 纸上移线 2.纸上移线的方法与步骤,7.4 航测选线与定线 1.航测(aerial photogrammetry)像片选线

11、的程序,(1)研究路线方案 (2)收集资料 地形图 航测资料 其他资料 (3)制作航片镶嵌复照图,图,7.4 航测选线与定线 1.航测(aerial photogrammetry)像片选线的程序,(4)初选路线方案 根据总体规划,在图上将路线起迄点、主要控制点连接起来,即成路线的大致走向。由于控制点的选取有所不同,可能会有几条比较线出现。 按作业草图所注航片排列编号,用立体镜逐片观察沿线细部地貌,结合地质判释、桥位选择、路线标准等修改局部方案。 在镶嵌复照放大图上,取路线长度,主要点的高程,画出路线的准确位置,统编里程,点绘路线的概略纵断面图和有代表性的横断面图,试拉纵坡度,估计土石方数量。

12、当有几条比较线时,可根据各条线的工程数量和路线标准决定取舍,初步选出最佳路线方案。 (5)现场调查核对 (6)纸上定线,图,7.4 航测选线与定线 2.定线的方法,(1)多倍仪立体模型定线 (2)精密立体测图仪测图定线,7.4 航测选线与定线 3.实地定测放线,直接放线 间接放线 利用明显地物、地形相关位置放线,7.4 航测选线与定线 4.影像地图(photographic map)在定线中的运用,立体光学模型虽然有形像逼真的优点,但它毕竟是要有“光”才能有“像”,欲将所定路线送交有关部门审批或请专家评议都得重新挂灯在暗室中进行。加之在模型上量测高程或用测绘器“卡”导向线,操作起来也不十分方便,故多倍仪定线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影像地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点。在影像地图上,既有在摄影时记录下来的全部地物地貌信息,又有用等高线表示的高程,为纸上定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