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6814634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新部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66分)1. 三种水循环在各自的运动过程中都具备的环节是()A. 蒸发和降水 B. 蒸发、降水和径流C. 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 D. 蒸发、蒸腾和降水【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水循环的类型、环节的理解及记忆。海上内循环没有径流、蒸腾环节。三种水循环在各自的运动过程中都具备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选择A。2. 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这一天是A. 7月1日 B. 1月1日 C. 10月1日 D. 4月1日【答案】C【解析】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与极昼极夜幅度相同,移动2326用三个月,即90天,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开始向

2、南移动过程中,从北极点向南出现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2326,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用时间约90天*1/10=9天,日期为9月23日+9天,为10月2日,故C对。3. 下图为太阳系中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此时()A. 是北极科考的黄金季节B. 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C. 我国从南向北白昼越来越短D.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答案】A【解析】从图中看地球的北极出现极昼,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极气温高,有光照,是北极科考的黄金季节,A对;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B错;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向北白昼越长,我国从南向北白昼越来越长,C错;北京

3、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D错。4. 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是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雨水 D. 季节性积雪融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河流的补给形式。中国东部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C项正确。湖泊水和地下水所有的河流都存在的补给形式。A项、B项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河流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明显。D项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河流的补给形式【知识拓展】河流的补给形式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径流量的变化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时间集中;不连续;水量变化大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径流量与降水量正相

4、关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冰雪融水春季有时间性;连续性;水量稳定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河流春季有汛期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主要在夏季有时间性;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水量较稳定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径流量与气温的高低正相关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全年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量的大小径流量稳定普遍地下水全年稳定;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径流量稳定普遍5. 下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该日,甲地的昼长是A. 6小时 B. 12小时 C.

5、15小时 D. 18小时【答案】D【解析】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日界线有两条分别是0时和180,甲位于35纬度,与AB为晨昏线相交不可能是0时,而是180经线, B为0时(24时);从图中的经度差可以判断甲为21时,甲点位于晨昏线上,所以21点也是其日落时刻,其昼长为(21-12)X 2=18小时。或者是24-(24-21)X 2=18小时。6. 该图中的线段为某条经线,S、N为南北极点,P为晨线和此经线的交点,假设某日观察到P点沿该经线由南向北运动。据此回答问题。某日,P点沿经线向北移动到最北位置时 ( )A. P点出现极昼现象 B. P点就是北极点C. P点的纬度可能是60N D

6、. 该经线为12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某日观察到P点沿该经线由南向北运动,说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则北极地区出现极夜,故当P点沿经线向北运动到最北位置时,位于晨昏线的最北纬度,由于北极地区出现极夜,故晨昏线的最北纬度所在的经线为12时。7.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气候干旱 毁林开荒A. B. C. D. 【答案】D【解析】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荒漠化类型为流水侵蚀形成的“石漠化”,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该区荒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对;南方属于湿润地区,风力侵蚀弱,错。8. 当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开普敦处于温和多雨季节 B. 坦桑尼亚热带草原上的长颈鹿向赤道以北迁徙C. 尼罗河河水上涨,进入汛期 D. 刚果盆地高温多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当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环流时,即洋流自东向西流,为北半球的冬季,开普敦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夏季,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A错误;坦桑尼亚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夏季,热带草原地区此时草木茂盛,B错误;尼罗河流域此时为冬季,枯水期,C错误;刚果盆地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D项正确。9. 下列等温线图中示意南半球有暖流经过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性

8、质。根据温度判断南北半球,南半球水温向南降低,所以A和B为南半球,暖流为有水温高往水温低的地方流,所以B为暖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0. 下列有关气态水在地球上的数量和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 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B. 数量最多;分布最广C. 数量最少,仅分布在高纬地区 D. 数量最多,分布于高空大气层中【答案】A【解析】大气水占0.001%,分布在大气圈底部,所以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A对B错;分布在整个大气圈底部,C错D错,选择A。11. 下列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是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 “生物钟”现象C. 长江右岸较左岸冲刷显著 D. 昼夜现象【答案】D【解析

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昼夜现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生物钟”现象、长江右岸较左岸冲刷显著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选择D。12. 下列关于地月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月球两个天体系统组成的B. 是最低级的天体系统C. 太阳是这个系统的中心天体D. 月球是中心天体【答案】B【解析】地月系是由地球和月球两个天体组成的,地球、月球它们不是天体系统,A对;地月系是最低级的天体系统,B对;地球是这个系统的中心天体,CD错,选择B。13. 读太阳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是由于黑子增多引起的,黑子主要出现在图中()A.

10、甲处 B. 乙处C. 丙处 D. 丁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故A正确。考点:考查太阳活动及太阳大气分层。14. 某军舰在(20W,29S)的海面上,沿20W经线方向南发射炮弹,射程为90km,落弹点将在( )A. 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 东半球低纬度地区C. 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 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答案】B【解析】隔纬度1,经线长约111(110)km。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100Km,飞行纬度不足1,降落点约位于28S,属于低纬度。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不断左

11、偏,落地点应位于20W以东,属于东半球。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与经纬度相关的地理计算以及东西半球的划分。15. 夏季,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是一种:( )A. 形成于热带大陆上的气旋 B. 形成于热带大陆上的反气旋C. 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气旋 D. 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反气旋【答案】C【解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夏季,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就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气旋,不可能是大陆上,也不会是反气旋,选择C。16. 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000mm以上,但严重缺水,主要原因是A. 用水量大 B. 年径流量小C. 污染严重 D. 河流流程短

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新加坡为岛国,地域面积小,虽然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但是河流流程短,所以水资源短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7.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 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 B. 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C. 地球自转偏向力 D. 盛行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D正确。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形成密度流,但不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考点定位】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18.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

1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B. 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 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 气流温暖湿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季风环流。若图示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近地面的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判断丙为陆地,丁为海洋;陆地由于降温快,故气温较低,而形成高压。故AB项错误;表示冬季风,则寒冷少雨,故D项错误。选C项。19. 关于太阳大气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及成因对应关系正确的组合是( )A. 光球耀斑光球能量释放B. 色球黑子色球局部温度低C. 日冕太阳风受太阳引力小,温度高D. 日珥太阳内部高温高压【答案】C【解析】光球层太阳活动是黑子,色球层

14、太阳活动是耀斑,日冕层太阳活动是太阳风,主要原因是受太阳引力小,逃离太阳束缚容易,C对;日珥发生在色球层,D错。20. 下图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相关联系示意图,图中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各种外力作用形式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是相互有过程,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就是这一过程的联系网络。岩石可以同时受到风化和侵蚀,风化和侵蚀作用相互促进,所以AB是风化和侵蚀作用,E是固结成岩作用,D是堆积,C是搬运。21.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 软流层 B. 下地幔 C. 图中H层 D. 图中G层【答案】A【解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A正确;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