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6814539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陕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陕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陕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陕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纸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塑料 D. 淀粉【答案】A【解析】【详解】植物的秸秆主要是纤维素,纸的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故答案为A。2.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C.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用来杀菌消毒D.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

2、化【答案】D【解析】【详解】A. 碳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B.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从而发生“断路”,故B正确;C. 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能用来杀菌消毒,故C正确;D. 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答案选D。【点睛】化学科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更要用化学知识服务好日常生活。3.用化学用语表示 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N78 B. HCl 的电子式: C. NH3的结构式: D. Cl的结构示意

3、图:【答案】C【解析】分析: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B、HCl中只含共价键;C、NH3中含个N-H键;D、Cl-最外层有8个电子。详解: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可表示为N715,选项A错误;B、HCl中只含共价键,其电子式为,选项B错误;C、NH3中含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选项C正确;D、Cl-最外层有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侧重考查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和结构式,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如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区别、电子式与结构式的区别等。4.下

4、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解析】分析:A项,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详解:A项,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

5、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CaO用于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重要性质,理解性质决定用途以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让学生学习真实、有用的化学”的课程理念。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

6、I的Cl2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答案】B【解析】【详解】A、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错误;B、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确;C、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错误;D、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答案选B。6.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

7、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23 C. 32 D. 21【答案】C【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N4,根据元素守恒,C元素来自甲醛,N元素来自氨,所以分子中的C与N原子的个数比即为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6:4=3:2,答案选C。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B. 0.1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C. 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D.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答案】A【解析】试题分

8、析:A、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原子形成的单质,则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A正确;B、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则0.1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2NA,B不正确;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态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则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一定不是0.5NA,C不正确;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部分降低到2价,因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则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D不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视频8.下列指定

9、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u溶于稀 HNO3: Cu + 2H+ +NO3- Cu2+ + NO2+ H2OB. (NH4)2Fe(SO4)2 溶液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制 Fe(OH)2: Fe2+ 2OH- Fe(OH)2C. 用CH3COOH 溶解 CaCO3: CaCO3 + 2H+ Ca2+ H2O + CO2D.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制Al(OH)3: CO2 + AlO2- + 2H2O Al(OH)3 + HCO3-【答案】D【解析】【详解】A.方程式左右两边的电荷不守恒,故A错误;B.因NaOH溶液过量,NH4+也会与OH-发生反应,故B错误;

10、C. CH3COOH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故C错误;D.因通入的CO2过量,故反应后生成HCO3-,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在离子反应的正误判断时首先观察离子反应是否符合电荷守恒和物质的拆写是否正确,然后分析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反应物的用量与客观事实。9.已知反应KClO3 + 6HCl= 3Cl2+KCl + 3H2O,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Cl 中的Cl 全部被氧化 B. 失电子的氯原子是得电子的氯原子的5倍C. 反应中有6mol电子发生转移 D. 反应中KClO3 被氧化【答案】B【解析】【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表示如下:

11、,由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分析可得结论。【详解】A. 参加反应的HCl有56的Cl被氧化,故A错误;B.KClO3中的Cl得电子,HCl中的Cl失电子,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失电子的氯原子是得电子的氯原子的5倍,故B正确;C.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6mol,故C错误;D. 反应中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分析,注意氯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由归中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可知氯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1。10.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

12、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W) r(Z) r(Y)B.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D【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作答。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13、;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项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错误;C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项错误;D项,非金属性:O(X)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

14、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断,准确推断出各字母代表的元素是解题的关键,进而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递变规律作出判断。11.如下图所示,反应2SO2(g)+O2(g) 2SO3(g);Hp2)下达到平衡,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SO3)越大;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SO3)越小,与实际不符合,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SO3)越大;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SO3)越大,与实际不符合,故B错误

15、;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SO3)越小;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SO3)越大,与实际相符,故C正确;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SO3)越小;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SO3)越小,与实际不符合,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化学平衡图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2.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迷迭香酸不属于芳香烃B. 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6mol Br2的浓溴水反应C. 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D. 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6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迷迭香酸分子中除了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外,还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故A正确;B.由酚羟基邻对位氢原子易被溴原子取代和碳碳双键易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的性质可知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7mol Br2的浓溴水反应,故B错误;C.由分子中含-COOC-可发生水解反应,含-OH、-COOH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